枕水而眠

《枕水而眠》

第19章 小马宝莉和伯乐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PART 19

永远不要和聪明人比聪明,要让聪明人觉得他最聪明。

——《眠眠细语》

半小时后,许眠洗漱完毕,她打开手机,叮咚叮咚地跳出二十条微信消息,清一色都是晏初水发来的指令。

“带上你的画去瀚佳拍卖行,地址在淮海路76号中海大厦。”

“王随的办公室在十楼,先去九楼前台登记访客信息。”

……

哦,这下许眠明白了,难怪他一早来叫她起床,原来是要带她去瀚佳,结果一番操作猛如虎,自己把自己吓跑了,只能让她一个人去了。

许眠打开衣柜,里面挂着半排整齐的连衣服,大多是全棉质地。春夏季节,她几乎每天都穿连衣裙,理由很简单——不必花时间搭配。她今天选了一条藕色的衬衫裙,是上个月才买的,还比较新,适合穿着去面试。

至于画,她挑了去年清明回檀城时,在云眠山写生创作的两张写意山水,一张是纯水墨,另一张稍有着色,算是一幅浅绛山水。

她将画卷好收进画筒,单肩背上,再穿上一双浅口单鞋走出家门。路线她已经提前搜过了,在小区门口坐地铁2号线再转3号线,正好就是中海大厦楼下。

不过在搜路线的时候,她还发现了另一件事,就是小区隔壁的那栋高端写字楼,便是墨韵拍卖行的所在地。

难怪晏初水会买这个小区的房子。

四十分钟后,许眠走进中海大厦,坐电梯到了九层,果然是瀚佳的前台。她报上自己的姓名,又说明是来见王随的,前台接待登记后,就让她坐在一旁等待。

没过一会,王随的秘书就下来接她了,许眠是第一次来拍卖行,一路上不免左右张望。瀚佳与墨韵不同,拍卖业务除书画外,还有古董珍玩、陶瓷器皿、珠宝首饰,是一家标准的艺术品拍卖公司。

在拍卖机制被引入到艺术品交易之前,国内千百年的艺术品市场或是地摊式交易,或是门店式交易,随着社会发展的状况盛衰兴亡。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期,国际旅行业开始兴起,不少外宾来华观光购物,文物商店兴盛繁荣,画廊业应运而生,一时间大小画廊鳞次栉比,例如北京的琉璃厂文化街,鼎盛之时整日车水马龙,顾客熙熙攘攘,是导游带团必去的一站。

可惜好景不长,到了九十年代西风东渐,拍卖闯入艺术市场,短短几年就把辉煌一时的画廊业逼向窘境。其实这种冲击也是必然的,旧模式下的艺术品市场收藏圈子很小,普通老百姓觉得画廊过于高端,进去压力太大,而逛地摊又显得低俗,买回的东西也难登大雅。

艺术品拍卖就不一样了,这是一个没有上流与平民分界线的投资场所。在拍卖会前,所有人都可以通过拍品预展一睹成百上千件艺术品的风采,吸引民众对艺术品收藏产生兴趣。再者,拍卖会上互相叫价的热烈气氛,又会感染和刺激更多人投身艺术品收藏的大军。

以上种种,都是画廊与地摊所无法企及的。

因此,一批“国字号”、“老字号”的文物商店在震荡之下难以维系,幸存者不得不尝试机构分工,在保留部分画廊业的基础上,另外组建艺术品拍卖公司。其中,瀚佳的前身就是一家老字号文物商店,因为转行及时,得以老店新生,利用代代积累的历史商誉和新兴的拍卖潮流,跻身十大拍卖行之一。

而墨韵却是一匹从天而降的黑马。

虽然晏家曾经拥有檀城首屈一指的宣纸厂,也算涉足艺术相关行业,可实际上,在艺术品交易市场中,这点关联什么也算不上。

没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也没有丰富的艺术人脉,墨韵踩点入行,异军突起,凭借晏初水的天赋杀出一条捷径,光靠书画拍卖这一项就能取得令人嫉妒的成交额。

这就让瀚佳很尴尬了。

一个是百年老字号,一个是行业新贵,尤其两家拍卖行还同处一市,最容易被人拿来比较。

不仅如此,晏家的老一辈都甩手退休,直接把拍卖行交给晏初水打理,而与他同龄的王随碍于副总身份,还时常受制于人。

从某种意义上说,王随讨厌晏初水,是有历史根源的,再加上去年《墨竹图》的事,完全是你死我活的关系。

所以听闻许眠主动上门,王随喜不自胜。

***

在瀚佳的一众拍卖业务中,王随负责的主要就是书画拍卖,所以墨韵一闹出赝品风波,他就构思了三步骤反击,第一步是买热搜、买通稿,敲锣打鼓地昭告天下;第二步是寻找赝品的来源,打破晏初水从不走眼的神话;至于第三步嘛……

他还没想好。

不过,许眠愿意和瀚佳合作,那第三步完全可以随机应变嘛。

王随之前买过她两张画,也对她抛出过橄榄枝,但既然是正式合作,就必须详细了解她的履历。

从年龄上看,许眠属于青年艺术家,是近几年比较受市场欢迎的画家群体,一是创作题材新颖、有创意,符合当下审美;二是作品价格适中,在大众可承受范围内,纵然卖不出天价,可胜在成交率高。

对一家拍卖行来说,一年买断几张名家古画,资金就被套牢了,再不慎买到赝品,简直是雪上加霜,而青年艺术家的作品既不积压资金,可操作性又大,随着名气日增,价格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是极为值得开拓的新市场。

然而作为知名拍卖行,如果大拍时没有如雷贯耳的大师级作品做招牌,又难以吸引买家,没有买家就没有一切,所以在金字塔结构的众多拍品中,名家字画依旧是各大拍卖行角逐的重点。

再从名头上看,许眠是国艺国画系的学生,可谓根正苗红,就是这个休学……王随皱眉陷入困扰。

在拍卖交易中,艺术家的身价除了要看作品本身,往往还需要身份加持,或是学历,或是职位,又或是参加过多少次展览,而这三样许眠统统都没有。

王随面露难色,许眠反倒从容自若,因为这与晏初水的预判一样,在他发的二十条指令中,就写到王随一定会对她的履历提出质疑。

“我觉得休学不是什么问题。”她一边回想晏初水交代的话,一边不卑不亢地转述,“陈丹青老师当年被清美聘为博导,可是整整三年,他没有招进一个学生,因为他想收的学生画技一流,却都因为政治和英语成绩不合格而落榜,于是他愤然辞职,认为这样的教学制度会把真正的艺术人被拒之门外。”

“所以我中途休学,不代表我画的不好,也不代表我不是一个合格的画家。”

“……”

王随惊愕了几秒,重新打量起眼前的许眠。

上一次找她买画,她欢喜雀跃,俨然是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如今说出这样一番话,着实令他惊讶。

而且,她说得好有道理!

一个离经叛道的画家,难道不比中规中矩的画家更有趣、更有噱头吗?

“那……”王随主动问她,“与瀚佳合作,你的预期是什么?”

许眠单手托腮,继续照搬晏初水的指令,“我想上瀚佳下个月的夏拍,可以吗?”

一般情况下,拍卖行一年只有两次大拍,因为规模大,又耗时耗力,需要足够的资金运转,所以大拍不易组织。在这种情况下,小型书画工作室大量涌出,与年轻艺术家签约,给保底、收作品,搞线上微拍、快拍。

为了不被瓜分市场,不少拍卖行在春秋两季的大拍之间,会穿插一些中小型拍卖会,虽然拍品整体价格不高,但人气十足,时常座无虚席。

而瀚佳的中小型拍卖会定在每年七月末八月初,也称之为“夏拍”。

晏初水在指令中是这么说的,因为墨韵只做书画拍卖,拍品数量不多,所以大拍之间并无其他中小型拍卖,眼下春拍刚结束,距离秋拍还有小半年时间,与其白白浪费,不如先去瀚佳的夏拍走一场。

王随思忖了一番,夏拍确实是个不错的机会,从时间上看,既能延续之前的风波,又能承接之后的秋拍,完全符合他反击计划的第二步。

只是,他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墨韵的晏总也找过你,你怎么不和他合作,反而来找我呢?”

许眠眨眨眼,诚恳地回答:“因为他没有买我的画,而你实实在在给了钱啊。”

关于这一点王随完全相信,晏初水那个家伙又自负又臭屁,向来是艺术家讨好他,他才不会向别人示好。

“啧啧……”他嫌弃地咂舌,同时夸奖了许眠一句,“你很有眼光,我们瀚佳可比墨韵的实力强多了。”

许眠不好意思地低下眼,也问了他一个问题,“其实我也不明白为什么你们都来找我,我觉得自己的画也没有特别好呀……”

她那双大大的小鹿眼在此刻分外单纯,仿佛是对他们突如其来的青睐手足无措,才会在之前拒绝合作。

王随一时语塞。

就画论画,他没有晏初水那么厉害,却也能看出她画技不俗,只是想合作的理由,除了画得好,自然是为了报复墨韵。

王随从不掩饰自己对晏初水的敌意,但是……

两人四目相对,一个天真懵懂,一个心思复杂。

有点心虚啊。

“欣赏!”王随稍稍挪开目光,摸着良心说,“我纯粹是从一个艺术经纪人的角度,发自内心地欣赏你!”

欣赏你的才华,也欣赏你一箭双雕的用途。

王随觉得自己简直是伯乐中的伯乐!

小马宝莉果然信了,开心地笑起来。

有一种姑娘,长得不一定美若天仙,但莞尔一笑时眉眼弯弯,光是看到她的笑容,就有一种被抚慰心灵的感觉。

王随心头一动,不由自主地问:“你上次说你想结婚,那……结了吗?”

他的长相与晏初水截然不同,没有拒人千里的冷漠,看起来更圆滑、更世故一些,问这句话时他低头点了一根烟,朦胧中他抬起眼睑,竟有几分难得的真诚。

许眠一怔,想起晏初水最后一条指令——千万不要告诉王随我们结婚的事!

她下意识咬起手指。

似乎是察觉到自己过于八卦,王随旋即改口,“是我糊涂了,这才过去多久,哪可能那么快结婚。”

许眠没作声,只静静地望着他。

像一朵纯洁无瑕的小花,寂寂开放。

阅读枕水而眠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