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小爱

《人工智能小爱》

138垂直农场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随便科技给员工加福利的消息也很快传到了网上,有些网友开始担心会不会造成一些经济问题。

有些学经济学的网友发言:“随便科技这样做不仅不会出现经济问题,反而对市场经济是很好的举动,第一,他让更多的人有了不错的收入,第二,更多的人有了更多的时间,有了时间当然就是花钱,花钱的人多了,就有更多的货币流通起来了,钱只有在流通的情况下才会有价值。”

“楼上说的对,如果每天十几个小时在上班,每天除了上班就是睡觉,赚再多钱也没时间花,那活着太累。”

“而且大家如果时间富裕起来了,有些比较勤奋的人还会利用这些时间学习,或者学一些技术。”

“真是羡慕随便科技的员工,不说了现在就去辞职。”

“楼上的晚了,人家每个岗位都已经满员了,就算你想去工厂做普通工人都没位置了,厂门口大把人在排队呢。”

“可惜,看来只能先在原来的公司混混日子,等待随便科技招人了。”

“现在的结婚率不是很低吗,不是一直提倡多生吗,有了时间,有了钱大家也有时间找对象了,随便科技这一举动可能还可以提高新生率。”

“对啊,以前经常刷到一些大博主发催婚类的视频,说来说去都没有实际意义,有钱有时间才是王道,说一大堆鸡汤有什么用,道理谁不懂。”

“对,我也刷到过很多类似的视频,有条件我们自然就结了,还等你说。”

“结了婚,生了娃,每天在工厂打工十几小时,带娃的时间都没有,谁想生,一个人打工养一家人又不够。”

“现在我跟我老婆在随便科技错开时间上班,每天每人四小时,收入也有了,时间也有了,已经打算要二胎了。”

以前张伟在工厂打工的时候就幻想着什么时候能有这种福利,实际上这应该是所有打工人的幻想。

以前虽然没能享受到这么好的福利,但是现在却能让更多人享受到,也算是了却了以前年轻时自己的一个小小遗憾吧。

就在张伟看着网友评论的时候小爱这时候说道:“现在工业的福利非常好,短期不会有问题,不过长期后会对农业有所影响。”

张伟:“怎么说。”

小爱:“工厂福利太好,种田还不如打工,这样愿意种田的人就会越来越少,粮食也会越来越贵,不仅粮食,还有一些蔬菜水果肉类也是,到时候大家伙食开销可能就要占用工资一半以上。”

张伟:“有什么好的办法解决吗?”

小爱:“现在农村几乎每家都有地,很多人几乎都是不种地闲置的,如果有农场想租的话他们就会租出去,不过更多的地比较分散,或者位置不太好,农场也不愿意租走。”

“而且农村几乎都是老人居多,他们有的也会去种地,但是几乎都种不完,我们可以将这些分散的地租下来,然后建设垂直农场。”

张伟有些惊讶:“垂直农场的概念我听说过,目前我们的技术能实现吗?”

小爱:“当然,我们还可以做到半自动,如果需要甚至可以实现全自动,不过介于你的性格,肯定是想能够提供一部分人工作岗位,所以我们可以做成半自动的。”

张伟:“我们为什么不直接买下来?”

小爱:“估计肯卖的人很少,现在大家都知道土地的价值了,宁愿空着闲置也不会卖,他们的想法是现在没用以后可能有用。”

张伟:“垂直农场我们能盖多少层?”

小爱:“这需要看当地的地质情况,地质允许的话十几二十层都是没有问题的,就算地质不好只盖2层,长期来看我们都是有的赚的。”

张伟:“这是个大工程啊,安排下去先让李亮派人去农村初步了解一下情况,小爱你现在开始设计垂直农场方案。”

“我们不能亏了这些农民,土地租到后他们除了能按照土地面积拿到相应的租金,第一层收获的粮食都归他们,他们可以自己吃,吃不完可以拿去卖,或者直接卖给我们。”

“还有虽然是半自动农场但是尽量安排一些比较清闲的岗位看看有没有人想在农场里工作的,工作是另外给他们发工资,还买社保,节假日还有礼品,福利按照随便科技的其他员工福利来。”

小爱有了超级计算机的加持设计出垂直农场也是分分钟的,而且这些技术都是现有的,并没有超出理论的科技。

很快第一块地被租了下来,这是在乡下一个比较偏僻的农村,每人都有一小块地,但是都不是很大。

村里基本只剩下老人,和少数中年人,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回来,这些地也闲置着没多少人种。

随便科技就将整个村的地一起租下来了,总共5亩地左右,这块地将用于第一个垂直农场的建设实验。

经过勘探这块地能够建10层的农场,产量可以直接翻10倍。

要致富先修路,为此随便科技还免费帮这个村修了一条路。

路修好后各种大型的货车就可以进出了,无论是运送建筑材料,还是后期运送粮食都方便很多。

小爱设计的垂直农场建筑主体还是采用模块化的方法,垂直农场几乎只需要建4面墙,不像居住楼那么复杂所以速度也是很快的。

然后就是将大量的泥土运到各层,半自动化配套的一些机械也开始安装,只用了1个月时间10层的垂直农场就建设完成了。

因为这个是全球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垂直农场,所以参观的人非常的多。

张伟也非常好奇这传说中的垂直农场是什么样的,也到了现场参观。

经过了一个简短的剪彩仪式后,工作人员宣布垂直农场正式启用。

除了到场的参观人员外,还有随便科技的官方直播,可以让没有到现场的人也能参观全国甚至是全球首个垂直半自动农场。

直播间主持人:“接下来我们可以看到现场半自动设备的翻土和播种的演示过程。”

画面切换就看到从顶上降下来一个奇怪的机械臂,机械臂插在土里然后直线移动,经过之处地上的土地都被翻的松软后顺便就将种子种下去了。

按照这个速度一亩地根本用不了多少时间就能种完,因为是演示所以只是用了一小块地而已。

主持人:“这就是自动翻土播种的过程,接下来是施肥浇水。”

这个过程当然也是自动的,肥料从顶上自动洒下,喷头也均匀的喷着水雾。

主持人:“这个室内的农场是可以保持温度,湿度,充分的紫外线照射,还有合理的二氧化碳浓度调节,在里面种的菜能达到作物的最理想化状态,简单来说就是生长周期更短,产量更高,质量更好。”

有个网友惊讶的说道:“我去这太方便了吧,完全不需要人的吗?”

主持人好像看到了他的弹幕回道:“这属于半自动农场,当然还是需要人的,不过人工主要就是做一些检查和操控设备的工作,将肥料和种子添加到一个集中的容器里,然后操控机器自动的播撒。”

网友:“会自动收割吗?”

主持人:“当然会自动收割,接下来就会给大家演示自动收割的过程。”

这一块地是特别准备好的,一片成熟的作物,用来演示自动收割的。

同样还是从顶上降下来一个奇怪的机械臂,然后完美的将作物收割并且通过顶上专门的传送装置,送到专门打包分类和储存的地方。

顶上的设备集成度非常的高,半自动全靠它,除了顶上的高科技设备以外,地上实际上跟普通的土地也没有区别。

主持人:“刚刚给大家演示的就是自动收割的过程,我们有幸邀请到参与垂直农场设计的一位工程师刘工,接下来工程师会对大家详细讲解一下垂直农场的一些技术问题。”

主持人:“你好刘工。”

刘工:“你好主持人。”

主持人:“我们看到整个垂直农场其实就是一栋楼,垂直农场的概念实际上很早就提出了理论,但是以前为什么没有实现,而现在就能实现了呢?”

刘工:“是的,这个垂直农场跟我们平时看到的楼房结构其实没什么区别,至于为什么以前有了理论去一直没有实现,主要是因为建筑材料的强度还不够。”

“普通楼房的承重主要就是钢筋水泥,平时住人和放家具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想要放那么多的泥土还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土的重量非常重,平时我们还要浇水施肥,掺了水的泥土那就更重了,一般的建筑材料是承受不了的。”

“现在我们用于建设垂直农场的建筑材料,都采用的是碳纳米材料,结构强度大幅度提升,已经可以达到建设垂直农场的标准。”

主持人:“这个碳纳米材料能不能简单的给我们说一下他的强度和普通钢筋混凝土的区别。”

刘工:“碳纳米材料其实就是大家熟悉的石墨烯材料,这么说吧这种材料的重量轻,强度大,韧性也强,说一些专业数据大家可能不能直观的了解,简单来说这种材料甚至可以运用于太空电梯的建设,这样说大家应该都知道这种材料的强悍之处了吧。”

网友:“我去,太空电梯都来了。”

“什么时候能移居太空啊。”

“我有种预感,我们这代人有生之年就能实现。”

主持人:“我们刚刚看到了小麦的自动播种和自动收割的过程,是因为我们只能实现小麦的自动化吗?”

刘工:“当然不止,我们上面自动化集成模块都是方便替换的,可以根据当前种植的作物来配合专用的工具来实现自动化,像小麦,玉米,青菜等等我们都有专门配套的自动化工具的。”

主持人:“我们这个垂直农场是不是温度都是可以控制的,是不是意味着以后反季节的食物或者水果都可以实现全年收获?”

刘工:“是的,一般来说我们的自动化播种和收割工具是可以根据种植不同作物来进行更换,但是更换其实还是比较麻烦的,我么的规划是每一层一年四季就种一种作物,就像刚刚你说的我们可以实现控温来模拟四季的任何一个时间的气候,所以可以将一种作物实现全年种植,这样也可以减少对设备的重复拆卸工作,减少不必要的劳动力浪费。”

主持人:“我想问一下竟然垂直农场都可以实现了,那垂直牧场是不是也有实现的可能。”

刘工:“是的,完全可以,实际上我们也已经在做了,可能在过几天吧,全球第一个垂直牧场就可以正式运行了。”

主持人:“好的,感谢刘工对我们的解答,观众朋友还有没有什么问题想提问的,趁着刘工还在都提出来。”

网友:“里面是全自动的吗?需要工人吗?”

主持人将网友的问题读出来后看向刘工。

刘工:“我们目前是半自动的,农场里还是需要一些工作人员的,比如说肥料的添加,需要工人操作叉车或者一些辅助机械从仓库里将一包一包的肥料都到入专门的容器里,像种子也是一样的,还有就是收获的时候需要工人将自动分类打包好的成品运到仓库里,其实都是一些简单的工作,而且我们的工作时长都是按照随便科技标准工作时间来的,每个班只有4小时,福利待遇也是相当好的。”

网友:“以后是不是能实现太空农场呢?”

刘工:“这位网友的想法很有意思啊,在太空种菜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重力的问题,以目前的技术其实也能实现,就是通过滚筒旋转的方式模拟重力,重力有了理论上在太空上种田也是可以的。”

网友:“这么说也可以在太空养猪咯。”

刘工:“这个当然也都是可以的,不过除了重力问题需要解决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运力问题,那么多的泥土物质我们要怎么运上太空呢,目前我觉得最有可能实现的就是太空电梯了,毕竟我们也掌握了碳纳米技术批量制造了,估计这一天也不远了。”

网友:“我去,这好像是我老家啊。”

刘工好像也看到了这个网友的弹幕。

刘工:“这位朋友如果在外面工作不顺利的话,不妨可以回家帮忙种田,现在的种田跟以前的不一样了,你在垂直农场里就像上班一样,待遇也是非常不错的,最主要的是有时间陪陪家人。”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去参观一下需要人工的地方吧。”

刘工:“好的。”

主持人跟刘工来到了一个像是监控室的区域。

刘工:“这里是我们的一个监控室,每层楼都有,有5个工位,每人负责1亩地的监控,比如某个喷水口堵塞,某个机械臂故障,温度湿度是否正常等等都会反馈到这里,发出报警提醒,虽然监控系统大部分都能监控到但是人员还是需要巡逻通过肉眼检查的,主要就是检查肥料洒的军不均匀,喷水系统有没有出现不喷水或者喷不均匀的情况,相当于二次确认。”

“工作起来还是非常轻松的,每个班4小时,如果发现一些大问题,比如喷水口堵住或者机械臂不工作的情况需要联系维修人员,我们每个垂直农场都配了几组维修队,确保24小时都能到场维修。”

接下来去参观的是原材料仓库。

刘工:“这里主要就是存放肥料,和种子的仓库,可以看到这里基本都是机械化作业,是不需要人工亲自去搬运重材料的,工人主要就是操作这些机械来进行工作,这样不仅能让工人更省力还能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接下来一行人又去了成品仓库参观。

刘工:“这里就是作物收割后的存放点了,根据作物的储存条件我们还可以添加冷库和干燥的库房。”

“分类和打包也是机械完成的,员工只需要将打包好的产品拉到仓库存放等待运走就行了,当然也是通过操控机械完成的,非常轻松,效率也非常的高。”

黄力是一个在外地打工的农村人,在一家小电子厂里打螺丝,这个小厂是仅剩不多的黑煤窑式工厂,就是靠着因为随便科技已经满员而被迫留下来的员工残活的。

每天都要加班2小时,算上正常班8小时,一天就要工作10小时,然后中途吃饭2小时左右,来回宿舍一小时,一天13小时几乎都在工厂。

每天除了上班回到家就是睡觉,虽然也加了一点工资,但老是以赶订单的名义要求再延长加班时间,每天上班时间反而变长了,现在每天都要在多加班2小时,一天要在工厂里15小时左右。

就在今天他接到了爷爷的电话,也就是普通的聊聊日常。

聊着聊着他爷爷就说到村里正在建设什么垂直农场。

黄力听了后原本昏昏欲睡的一下子就精神起来了,在询问了爷爷一番后大概了解了一些情况,老人家年纪大了有些事情也说不清。

等跟爷爷聊完后,又立马打电话回去给在村里的伯伯询问。

阅读人工智能小爱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