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古道

《诸天万古道》

第两百五十九章帝王心思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父子不得相见也。”

“啧啧,我就知道,哪有什么禅让制,孟老夫子就会瞎骗人。”

韩非啧啧有声,放下手里的竹简,掂起兰花酿喝了一口。

“知道你还说?你自己不也说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人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其中一位白须老者很没好气瞪了他一眼,似乎因为被打搅了思路有些不爽。

如果田赐在此,一眼就能认出,这位老者正是昔日咸阳城外追杀他的天人大宗师,秦国大宗正樗里疾。

“那是老师说的,尧舜禅让,是虚言也,是浅者之传,陋者之说,我也深以为然也!”

韩非无奈赔笑,这位老者,他得罪不起啊!

“哎,樗里子老兄,你不会想悔棋吧?自己棋力不济,反而赖起年轻人?”

另一个老者脸上挂着疑惑,上上下下打量着对方。

他一双白色剑眉狭长,面带兵戈之气,显然年轻时也是带兵之人。

只是比起樗里子来,又年轻了少许。

“要不然他提起帝尧,让老夫联想起围棋,焉能走神?”

“算了,老了不中用了,尉缭,这把剑是你的了。”

他解下腰间的佩剑,一把扔给对方,脸上浑不在意,心中却心疼的要死。

这把剑对他来说意义非凡,是当年他的兄长惠文王赢驷赐给他的。

几十年来,他一直奉若珍宝,除了杀人,他平时都舍不得拿出来。

尉缭子接过,拔出长剑,却不见半分寒光,剑身古拙雄浑,如天然塑成。

俯视剑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渊,飘渺而深邃,仿佛有巨龙盘卧。

他仔细端详,剑指抬起,轻轻一弹,一声脆响,如沧海龙吟,剑鸣久久不绝于耳。

“七星龙渊,好剑!好剑!”

连声赞叹,收剑回鞘,重新扔给樗里子。

“君子不夺人所好,您还是自己留着吧。”

樗里疾心中暗喜,脸上不动声色,一挑眉头,“怎么?以为老夫输不起?老夫一言九鼎———”

“咳”

一声咳嗽声响起,二人同时看向韩非,只见他讪讪笑道:“为了一把剑争执,反而不美,也伤和气,不如舍小弟如何?小弟替你们保管些时日。”

七星龙渊,诚信高洁之剑,他也想要啊,不要了给他啊。

“滚”

话刚说完,二人偏过头去,不去理会他。

樗里子捧着七星龙渊剑,眼中满是感慨和沧桑,前尘往事蓦然浮上心头。

不知不觉中,已经,过去那么多年了啊!

手轻轻在剑身上划过,叹了口气,最终却将其抛给韩非。

后者一脸诧异的接过,不是说不给吗?

“既然想要,那就赠予你吧,也算是,物归原主了。”

“呃?前辈何出此言?”

韩非有些莫不着头脑,不知何来物归原主之说?

“你知道这把剑的上一任主人是谁吗?”

樗里疾盯着韩非,眼中闪烁着不怀好意的光芒。

还没等他回答,樗里疾接着道:“人无信不能立,法无信不能行,这把剑,百余年前,由一位法家大才带入秦国。”

“这是法家的剑?”韩非瞪大了眼睛。

“对,是那位大才游历越国之时带出来的,最后流转在我秦国。”

“可是百余年前主持秦国变法的商君?”

韩非立马就猜到了那人的身份,顿时兴奋不已,卫鞅是法家学术的集大成者和践行者,正好与自己一脉相承,这算是承了他的衣钵。

“然也。”

樗里疾轻抚长须,眼中的光芒更加诡异。

“但是,也是老夫出手杀的他。”

“什么?”韩非瞳孔一缩,怔怔看着他。

“当年是老夫亲率罗网杀手,在函谷关截住了他,然后,用这把剑,插进了他的胸膛。”

韩非咽了咽口水,结结巴巴道:“为……为什么?”

樗里疾缓缓道:“因为兄长要他死,众宗族大臣要他死,先王,也要他死。”

“孝公也要商君死?”

韩非有些不可置信,变法是孝公一力主张的,他与卫鞅的关系那么好,怎么会想着杀他呢?

“是了,是了。”

他想了片刻,仿佛又明白了什么。

当着儿子的面对家臣说,若不行,汝可取而代之,这意思就很明白了。

前有秦孝公,后世还会再出一个刘备,这些青史留名的帝王们,哪一个是易与之辈?

“罗网也是那个时候出现的。”樗里疾又说了一句。无广告网am~w~w.

“为了保证法令的畅通,所以需要采取非常规的手段,来监察天下黎民和世族大臣。”

“也包括商君在内。”韩非补了一句。

樗里疾哈哈一笑,“老夫就喜欢和聪明人说话,不然你以为商君堂堂法家大成的大宗师,为何逃不出一座函谷关?”

“罗网势力遍布天下,休说一个商君,就连七国天下不也没逃出大秦的手掌心吗?”

韩非想到了自己,不禁嘲讽了一句。

“小子你能不能不要这么阴阳怪气的?”

一直沉默寡言的尉缭子忍不住道:“紫女是你主动招惹的她,她是我黑冰台的人,论身份还是西周公的孙女,配你绰绰有余,怎么?还有怨言?你觉得委屈了?”

“没有没有,哪里的话。”

韩非赶忙笑道:“韩非心甘情愿,哪里有委屈之说法。”

“哼!说了那么多,老夫只想告诫你一句,大秦安危系于你我几人,计划完成前,你敢有二心,老夫就用这把剑,插进你的心脏。”

樗里疾剑眉一横,警告了他一句。

“樗里前辈小看韩非了,韩非早已与始皇帝陛下休戚与共,生死同舟,若非陛下出手搭救,韩非早已是冢中枯骨了。”

韩非珍重将七星龙渊剑系在腰间,伸手向嬴政拱手一礼,神色肃穆而庄重。

“如此最好。”樗里疾冷哼一声。

韩非再次面向嬴政,拱手道:“皇帝陛下,眼下关中大军尽出,咸阳空虚,臣下有些担心,扶苏公子那边,是否再多派些兵力?”

“没有必要。”

嬴政放下手里的《归藏》,闭目沉思了片刻。

“骊山,蓝田大营虽动,但各郡守兵朕未调动分毫,又有李信和李由两位大将驻守在关中,朝堂之上还有冯去疾冯劫夫子主持,若连关中都镇不住,日后还镇什么国?”

“陛下所言极是,是韩非孟浪了。”

“只是,韩非至今也想不明白,五十万大军行军,人吃马嚼,劳民伤财,所耗钱粮不可计数,意义何在?”

樗里疾与尉缭子相视一眼,又看了一眼韩非,莫名一笑,像是在笑傻子,让他更加疑惑。

嬴政也看着他,悠悠道:“这件事,你不是一直在做吗?”

韩非身体一僵,用几乎不可置信的目光看着嬴政,却见他的神色没有丝毫变化,好像在说一件在平常不过的事情一样。

时间就在这么消磨中,慢慢溜走,仅用了两天左右,东巡大军,就已经出了函谷关。

阅读诸天万古道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