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小兵

《回到明朝当小兵》

第二百五十九章 由醋而说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醋?离开兵马司?”杜修明夹了鱼肉,在半空停了一下,接着又将鱼肉送入口中,回到:“听说鲥鱼价值千金,下官是错过了,可又没错过。阁老既然说下官是点睛提鲜的醋,那下官也愿意成全阁老的一盘鱼。只不过鱼也好,醋也罢,阁老既然想用,那用就行了,何必问醋坛子呢?”

“呵呵呵,修明啊,你的话让老夫颇为惭愧啊。兵马司是在你的手中起死回生的,离了你,可就转不动了。就好比这鲈鱼的醋,就得用镇江的香醋,旁的可不行。”杨廷和面容和蔼,给杜修明夹了一块鱼腹,这是最肥美的地方。

此刻的杨廷和,还不清楚杜修明和朱厚熜见面聊出来的成果,自然也不知道杜修明已经在做准备前往江南,只见杨廷和接着道:“修明啊,你于朝廷有大功,可也不能一直在兵马司。不然的话,误了你的本事,也是朝廷一个大的损失。请你过来,就是问你一下,你走之后,谁能接手兵马司。”

只见杜修明吃了鱼腹,心里在想,朱厚熜叫他过去,问了谁能接手大明投资钱庄,杜修明举荐了陈言金。兵马司的接手人,就只有杨弘了,可去了江南之后,杨弘得跟在身边,但杜修明确实有个人选。

杜修明笑着回道:“人选我有一位,就不知道阁老能否重用了。”

杨廷和掰着手指道:“杨弘,任磐,或者是哪个锦衣卫,或者军中的朋友,总不能是唐胜和你家那个福贵吧,就算是重新启用你爹,朝廷也可以考虑。”

“严嵩,阁老认得吗?”

“严嵩?”杨廷和的脑海里出现了片刻的空白,京城内外凡是实权五品以上的官员,他都有印象,三品以上者,他都能说出履历。而严嵩现在却在南京翰林院当侍读,一点实权都没有,而且还是冷板凳,杨廷和记得住才怪。

“不错,严嵩。弘治十八年乙丑科进士,为二甲第二名。选为庶吉士,后被授予编修,后因得了一场大病,退官回籍,现任南京翰林院侍读。”

“弘治十八年,严嵩……想起来了,弘治十八年正是杨某任左春坊大学士充日讲官的时候,当年的会试正是杨某主持的。这位严嵩,有一点印象。修明,你和他什么关系?”

杨廷和不由得惊讶,若是杜修明举荐身边的人,他早已有了对策。什么杨弘、唐胜、任磐,没了杜修明,那就是一盘散沙,他想如何拿捏都行。可杜修明突然举荐一个和他毫无关系之人,杨廷和猜不到杜修明的想法。

只见杜修明忽然正色道:“为国举贤,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嫌,我觉得这个严嵩就是个人才。”

“何以见得?”

“名字取得好,严嵩字惟中,一看就能当好兵马司都督。杨阁老,他上任兵马司都督,我放心离开,若是别人,我可不放心。”杜修明的语气中,多了一丝不容商量的味道。

“呵呵,此事再议,再议。修明回去之后,将兵马司都督人选以及五城兵马司推官人选,列一个名单给朝廷再议。”杨廷和身为首辅,自然不会让自己成为信息缺失的一方,他还得去查一查严嵩,方能定夺,接着他又道:“兵马司的事情,还是小事,只算一盘鲈鱼,而老夫要议的,却是一桌大席。”

“下官冒昧,阁老是不是想问大明投资钱庄的事情?”

“不错,大明投资钱庄,于国库可成互补之势。依老夫来看,大明钱庄就大明钱庄,不用投资二字,如此便有了官家衙门的气象。你不用说,朝廷也知道,钱庄里有军户的产业、天子的私房钱和你杜修明大大小小的铺子。不论是军户还是天子还是你,都不愿世人知道有这一笔钱,通过钱庄这一变,就能化腐朽为神奇。若能为国所用,必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杨廷和似乎早已是知道了这一切,先把钱庄捧了起来,又道:“修明既然知道老夫找你商量这件事,那应该也猜到了,朝廷要在钱庄之中,占据一席之地。”

杜修明则是问道:“那朝廷为何不自己办一个?”

这下问得杨廷和愣了片刻,才回道:“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杨某以及朝廷无一人懂得办钱庄,办不了钱庄。故而只能借你那钱庄,一边办一边学一边改。修明,你是有大志的人,建立这个钱庄,你也是要发扬光大。可你要知道,没有朝廷的支持和认可,钱庄是推行不了的。”

杨廷和说这话,算是推心置腹了。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杜修明也不再藏着掖着了,道:“阁老之言,振聋发聩,若钱庄能为朝廷立微薄之功,下官又怎么舍不得。但下官却有三个条件,请阁老要答应。”

“你说……”

“大明钱庄不同于民间那些票号,这钱庄真正运营之法,只有我懂。条件之一,就是大明钱庄的总督大臣,只能是我,任期是终身。钱庄日常运营管理,由我任命的人管辖。”

“能者居之,老夫可以答应。只要老夫为首辅一天,钱庄就是你杜修明说了算。朝廷、军户要在钱庄办事,要守你的规矩。”杨廷和十分诚恳地说到,在这一方面,他是十分有魄力的。

“户部可设主事,专管钱庄,制定钱庄的章程。但这位主事和下面官员,都不能是那种酸臭老儒,更不能是贪墨小人,要挑选清廉之人,慎重灵活之人。章程的修订,也要听下官的,大家商量着定。”杜修明给出了第二个条件。

“可以,只有你懂,当然听你的,但前提是为大明的江山社稷和百姓着想。户部主事的人选,老夫找你商量,其余的从新科进士之中挑选。新科进士,一般是较为清廉的,学东西也快。”

“最后一个条件,这钱庄说一千道一万,乃是天子的,钱庄的一切,宫里派来的督办要说得上话。朝廷更不得挪用、查明私人的钱,这里面可牵涉很广,一旦查下去,那钱庄就办不成了。”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老夫只管朝廷的这一部分。”

说到这里,二人相视一眼,又纷纷笑了起来。杨廷和精心设计这么久,就是想对杜修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用尽全力说服他。可现在却出乎意料,两人不过是交换了意见,便已是达成了共识,钱庄的事情,这会儿已是能定下来了,这不禁让杜修明和杨廷和都有些惊讶。

沉默了片刻,杜修明笑道:“下官来时,本是不愿将钱庄让给朝廷的。可刚才杨阁老一番话,打动了下官。这钱庄只有杨阁老支持,才能利国利民,故而就没阻拦了。”

杨廷和拈须笑道:“老夫本以为你是那种见利忘义,目无天下之人,绝不会轻易给朝廷办事。可刚才却发现,修明虽然处处打着自己的算盘,可又时时顾着天下百姓的算盘。”

“阁老过誉了,下官仍是无利不起早的小人,只是顺便顾及一下天下苍生罢了。”杜修明摊摊手,有些厚脸皮的说到。

“真小人……修明,这里有一块牌子,可以进出内阁值房。兵马司的事情闲下来了,你就到宫里走一走。老夫有些事情推行不下去,倒想请教一下你这真小人会如何做。”

杨廷和递过来一块腰牌,言外之意,就是要杜修明参与中枢决策!

阅读回到明朝当小兵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