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7世纪当首富

《在17世纪当首富》

第42章低调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事实上也如陈策所说一样,一个没有资格继承阿隆索家族的私生子对于阿隆索家族的继承人没有任何威胁。

这并不是说靠着阴谋诡计和武装力量夺权就能够抢来的,因为真的那样做只会让陈策成为整个欧洲继承体系的破坏者,陈策是没有那个能力的。

大家族不会轻易干掉一个成长很快,又没有继承资格的族人的。因为核心利益没有冲突,还能在某些角度给家族留下一份香火情,这种事情其实很好理解。

至于陈策个人的报复也并不需要太担心,因为没有了利益冲突,哪怕陈策并不是穿越者,而是本时空的原住民,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也是很小的。

要知道大家族对于利益的理解可比普通人要强很多,没有利益的冲突,单纯的报复或许会制造一些麻烦,但是陈策真要是成为了那样的人,追随陈策的人只会越来越少。

或许这也是大家族的傲慢才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更多的还是当前这个世界并不是后世的地球村,彼此之间的联系还没有到后世那种地步。

一个在中美洲的墨西哥,另一个在亚洲的马尼拉城,放任二者成长,一辈子的时间也很难让二者之间直接发生利益冲突。

即便陈策是个执着的复仇者也是一样,因为人家在墨西哥不是毫无还手之力的。甚至从发展潜力来说,掌握家族资源远比陈策这种单打独斗来的更快。

所以人家更不需要担心陈策成长起来之后会阻止一支庞大的舰队远征墨西哥,那是不现实又毫无意义的事情。

从码头回来的陈策第一时间便去了怀特老宅,从那栋老宅里陈策找到了彼此通信可以认可的印章,也见到了科尔多年航海的海图复制品和一些目前只掌握在贵族手中的资料。

这些东西对于目前的陈策来说非常有用,毕竟航海不是记得世界地图就行的,很多水文资料可不是记得季风带的大致运行模式就足够的。

航海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有了这些航海家族积累下来的资料才能加快陈策的航海进程,至少也能让陈策在招募船长的时候不会被人家骗到海盗们的埋伏圈里去自投罗网。

除了这些东西之外还有那些马尼拉城的贵族合作契约也很重要,别看都是一些庄园和小生意,但这是一份复杂的关系网,足够影响和联系到很多城内的贵族家庭。

陈策没有去亲自拜访那份关系网上的人,尽管陈策很清楚怀特会提前打好招呼。

理由也很简单,身份认同方面是自己无法逾越的鸿沟,贸然前往只会让那些贵族感受到冒犯,甚至因此而彻底葬送这份关系。

这也是怀特留下的一颗地雷,如果陈策冒失的直接去拜访关系网上的贵族,那么不需要怀特再为他的外孙担心什么,马尼拉的贵族便会一起抵制陈策,就算不能完全打压陈策,双方的矛盾隐患也会因此而保留下来,谁也不知道未来这样的矛盾会在什么时候彻底爆发。

做法其实也很简单,陈策让莱尔给关系网上的人都送去了一份礼物,不是很贵重,就是一般的正常交际的小礼物。

这是一个小小的试探,如果有贵族愿意接受这份礼物,那就算是愿意保留一份合作的机会和可能。

后续只要慢慢的保证相互送一些小礼物的基本交际,等陈策的地位再提升一些之后,才可以正式开启合作谈判。

西方人总给人一种做事直接的感觉,但实际上很多家族做事的逻辑和东方那些大家族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或者更准确的来说,能够在一个时代成为大家族的利益群体,做事逻辑大致上都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自从科尔的大帆船离开马尼拉之后,陈策就开始故意让自己变得低调了。

没有了之前赚钱时的那种招摇过市,也渐渐的在暗中出手了自己手里的股票和产业份额,总体给人的感觉就是陈策在慢慢退出马尼拉城一般,贵族和官员们在不知不觉间就掌控了期货交易所和股票交易所。

这种隐藏式的权利交割让陈策在马尼拉城过的很舒心,越来越多的贵族开始不再排挤陈策,甚至绝大多数时候已经开始有人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而替陈策说话了。

所以拿到大头利益的费尔南德斯总督很顺利的就给陈策弄到了一个少尉军官的头衔,挂名在总督府护卫队中,算是接受了陈策融入马尼拉贵族圈子。

赶在自己的第一艘大帆船下水之前,陈策顺利完成了资产隐蔽,不仅套现了数十万枚银比索,还顺带着通过交叉控股的方式保留下了期货交易所百分之十左右的股份,也保留下了股票交易所百分之二十左右的股份。

这些股票都是干股,只参与分红,并不参与决策,所以商人们并不知道陈策已经退出了这两个地方的掌控权,目前是在以两个地方出钱雇佣的形式担任顾问式的管理者。

在一般人眼中看来,陈策如此退让是在自寻死路,因为没有了拿捏马尼拉经济的实力只能成为待宰的羔羊,人家随时随地都可以对他下手。

可是陈策很清楚,这样做不仅不会让自己更加危险,至少短时间之内自己反而会更加的安全。

原因也很简单,一个主动交出权利的人已经对那些利益集团构不成威胁了。要是这个时候还对陈策下手,利益集团自身就得考虑一下他们自己的未来了。

交出权利尚不能自保,那么是不是未来所有权利和利益的交割都一定要血腥对抗,任何一方都不存在和平交割了,大家一定要打生打死才能确保安全呢!

答案很明显不是大家愿意看到的,这其实就是真实的世界。并不是阴谋家想象中那种为了争夺权利一定要致对方于死地的状况,毕竟大家都不是皇子,又不是为了争夺皇位。

谁敢保证一次失败过后对手就一点成长机会都没有,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道理其实在利益集团中也是存在的,尤其是在一些小势力之间其实也很有市场。

当然陈策也不是完全天真的就信了这一套鬼话,毕竟这套鬼话本来就是为了欺骗底层人而设计出来的,所以他更相信自身实力,相信后世那一套枪杠子里出XX。

维持关系网络,增加对武装力量的投入,退出对其他利益集团有着巨大威胁的行业,小范围和更多利益集团合作,这才是发展的本质,也是安全成长的核心。

如今围绕在陈策身边的水手们也不在意陈策那些败家行为了,以为大家都赚到了钱,也都在马尼拉城有了属于自己的产业,所以大部分水手更希望过上一种他们向往的自由生活,所以当陈策订购的第一艘大帆船下水时,所有水手都来参加了下水仪式。

穿越到马尼拉的第四个月,排水量在500吨左右的三桅帆船顺利在马尼拉造船厂下水。从澳门卜加劳铸炮厂订购的32门火炮也在当天吊装到了帆船上。

效率看起来有点惊人,有点不符合这个时代的正常速度。但实际上了解内情的人并不会感觉到惊讶,因为陈策为了这个效率花费了太多的钱财。

卜加劳铸炮厂本身就有少量火炮储备,正常的商业交易他们也不会有什么阻拦的想法。更何况陈策订购一艘排水量超过3000吨的超级风帆战列舰的消息早就传到了澳门,人家很清楚在亚洲这边还有100门火炮的订单在等着他们。

这样的情况下卜加劳铸炮厂自然要把陈策这个大客户维护好了,不然真让陈策把订单交给西班牙的铸炮厂,按照那艘船的进度来说,陈策一样能够顺利在大船下水时拿到火炮,反倒是卜加劳铸炮厂会错失这么大一笔订单。

船有了,水手也有了,唯一尴尬的就只剩下船长这个核心岗位还没有人的问题了。

陈策一直都有让莱尔和比利亚招募船长,但问题的关键是招募一个驾驭过百吨左右帆船的船长容易,想要招募一个有驾驭500吨三桅帆船的船长就只能靠运气了。

别看船型一样,远洋经验也没有太大的差别,但真要说船长的要求标准一样,那就纯粹是扯淡了。

风帆船看似都是一个模子里翻倍扩大的东西,但无论是操作难易度和吃水深度都绝对不是一种东西。

小船弱风可以随便操帆,大船弱风胡乱操帆就只能原地打转。

小船强风靠信仰和运气,大船强风靠操作,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这个时代那些贵族航海家的不传之密,还真就不是随随便便哪个船长都能来玩的。

尴尬的陈策只能任命比利亚担任船长,然后招募了一位曾经驾驭过200吨三桅帆船的船长来给比利亚当副船长。

帆船在马尼拉港内先行训练,然后等水手和船长相互熟悉一段时间之后,再考虑在一些风浪较小的海域继续适航。

陈策的计划是等水手和船长们都适应了这艘新船之后前往澳门,然后一路顺着大明海岸线北上,逐步探索泉州和松江以及北边登州朝鲜和倭国的航线。

这些航线尽管已经成熟,但终归还是需要自己一步步探索,也需要尝试一下打通北方登州的贸易。

陈策很清楚未来的历史进程,更清楚北方粮食价格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所以这一条航行是一定要探索出来,商路也需要在萨尔浒大战之前逐步建立起来。

想法很简单,陈策准备适当干涉一些萨尔浒大战的结局,不是奢望自己这么点力量就能够真的阻碍满清的崛起,而是希望在辽东一片泥泞的时候救出更多的大明百姓,用这些失去家园的百姓来给自己开拓海外领地,也用他们大明人的身份来制衡自己身边已经成型的西班牙水手体系。

想法很美好,但现实却告诉陈策,一步步的训练发育并不现实,以为陈策这边还在安排计划的时候,一个不得不让自己提前出海的理由就已经出现了。

阅读在17世纪当首富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