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一甲子,我修炼成仙

《看书一甲子,我修炼成仙》

第1章拦腰峰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元真界。

南蛮,越国境内。

乙等233号宗门,乾灵山驻地。

十数座或雄奇,或险峻。

或钟灵毓秀,或气势磅礴的山峰交相辉映。

透过晨雾,那山峰间亭台楼阁若隐若现。

细细望去,云雾之上似有道道毫光闪过。

不少人影盘坐在山间空地,或是面朝大日呼吸吐纳,或是迎着朝霞腾飞舞动。

连绵一片的山峰呈拱卫之势,围着那隐入云雾间的乾灵山主峰。

这乾灵山可是越国境内有数的修仙大派之一。

端的是一派名门仙山气象。

可。

独独有一座山峰,与这幅仙人道场的奇景图格格不入。

那座像是被人拦腰砍断,凭空比其他山峰矮上一大截,与其说是山峰,不如说是小山包的矮峰,倒是有个极贴切的名头。

拦腰峰。

不同于山门内各处雕梁画栋,气派非凡的仙家景象。

这拦腰峰倒是显得更加简单,朴素,也倒别有一番生趣。

要不是在那山腰处灵湖旁,有着一处灵田和两座结伴的草庐,很难让人不怀疑这只是一座野山罢了。

说话间。

那座稍小的草庐中缓步走出一位手捧古籍的年轻道士。

那道士看面相约莫十七八岁,身上穿着松松垮垮的玄色道袍,一头黑发被随意扎成发髻,其上插着一根黑檀木簪,脚踩白袜云履。

长相倒是颇为清秀不凡,只是那眼窝处淡淡的黑眼圈着实有些破坏形象。

那少年轻车熟路的走到灵湖边,恋恋不舍的将古籍放到一旁,像是变戏法一般,双手一翻,几样物事出现在他手中。

一条干爽洁净的棉布方巾。

一把顶部插着短硬猪鬃毛的长条柳树枝。

一罐浅绿色散发着淡淡薄荷香气的膏状物事。

只见他用柳树枝上的鬃毛沾上薄荷膏,掬了一把灵泉。

一边洗漱,眼睛还时不时望向那本名为“土行遁术真解”的古籍。

“季无忧!”

忽地。

一道中气十足的怒吼声,响彻在山林之间,惊得灵禽走兽奔逃飞驰。

话音落下。

稍大的草庐中冲出一位满脸怒色,发髻凌乱,不修边幅的邋遢老道士。

老道士号“清虚真人”,是这小道士的师傅。

别看他一副邋里邋遢,毫无道门高人风范的做派。

其实他的身份还真不简单。

乾灵山第四代真传弟子,拦腰峰现峰主,预备役长老。

别的不说,至少在越国这一亩三分地,清虚真人的名头还是有点分量的。

至于他口中的“季无忧”,自然是小道士的姓名。

或者说,是他在此间的姓名。

季无忧,幼时被双亲丢弃荒野,幸得清虚真人带回乾灵山,七岁正式拜师清虚真人,成为乾灵山第五代真传弟子。

天资非凡,根骨极佳的他,七岁开始修道,九岁便跨入第一境,静心境。

十三岁灵气入体运转七十二大周天,静心境圆满后正式踏入第二境,塑胎境。

十七岁灵气贯通十二正经,迈入第三境,守元境。

不过十年,便走完了守元三境的季无忧被山门上下视作最优秀的“修道种子”,乾灵山第五代弟子的领军人。

可谁又能想到。

曾被乾灵山宗主断言,不出意外,百年内可破蕴灵三境,窥视通神三境风光的季无忧。

出意外了。

在他十八岁那年,也就是一年前,下山游历三月有余的季无忧回到宗门后,闭关修道时不慎走火入魔,全身灵气暴动,十年苦修片刻间付诸东流。

不仅如此,突逢大变的季无忧一时间难以接受,未能及时将暴动的灵气排出体外,导致气血攻心,心魔入体。

也正是此时,他的脑海中开始持续不断的浮现出零碎,模糊的记忆片段。

高楼大厦,火车,飞机,手机,电脑,网络,游戏….

以及在那个世界双亲俱在,成家立业,生活美满,跟他相貌如出一辙的年轻人。

或许这就是,庄周梦蝶?

亦或是,穿越?重生?

连他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

不过这些都已不重要了。

现在的季无忧,只想在这方号称三千道门,道法高人如过江之鲫一般的元真界好好活下去。

若是能活的更长久些,那自然再好不过。

可由于走火入魔,灵气暴动,不仅让他全身修为尽散,还造成了经脉断裂,若是没有九转金丹重塑根骨经脉,或是七境以上大修士倾力施为替他接续经脉,那他此生都再难踏入仙道了。

可九转金丹这种堪称生死人,肉白骨的灵丹,别说是乾灵山这座不上不下的乙等宗门,哪怕是南蛮境内第一道门,甲等3号宗门玄阴教也是不可能拥有的。

这等灵丹便是放在中州那三座圣地中,想来也是不亚于镇教之宝的神物。

暂且不提没有这一茬。

就算真有,也不可能用在一个只是小有天赋的小道士身上吧。

前者完全是天方夜谭,至于后者嘛…

传闻中乾灵山倒是真有一位七境大修士,可别说季无忧了,就连宗主本人也很久没联系过这位大前辈了。

说句难听的,这位前辈还在不在世都得挂个问号。

两条路都走不通的情况下,季无忧也就只能认命了。

大不了等再过两年,便找个由头下山去,凭他的脑子挣大钱不敢说,混口饭吃肯定是没有问题,就这么当个普通人好像也还不错。

不过,就在季无忧准备“躺平摆烂”之际。

转机出现了。

他忽然发现自己竟拥有了一种奇怪的能力。

他将其称作为“知识就是力量”。

他居然可以通过阅读书籍,修复经脉,提升修为,等等一系列的增强。

当然这里的书籍,可不是说什么书都行,至少凡间的书籍并不起效,只有能称得上是“道藏”的道门古籍方可奏效。

比如说乾灵山的入门心法“乾灵吐纳心法”,季无忧每阅读一个时辰便可修复少部分经脉,增益灵力。

直到将整本心法完全领悟后,可修复更多经脉,增益的灵力也更加纯净。

但完全领悟后,再重复阅读也就没了效果。

再比如说,阅读道术类古籍,可提升灵力运转速度,减少施术所耗费的灵力。

阅读遁术类古籍,可提升遁速,并增加持续时间。

阅读道门高人讲义,可提升根骨五行,增强灵觉。

总之,在发现自己看书就能变强之后。

季无忧彻底魔怔了。

一天十二个时辰恨不得能掰开,揉碎,分成一百二十份来用。

洗漱时看书,吃饭时看书,如厕时看书。

要不是修为太浅,灵觉不够用,他巴不得连觉都不睡了。

饶是如此,他每日也只是维持两个半时辰的睡眠时间,用来恢复灵觉。

哪怕都熬出黑眼圈了,也在所不惜。

就这样,他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不仅看完了自己的所有藏书,甚至连自家师傅,清虚真人的书架都被他扫了个彻底。

直到整座拦腰峰上,就连石头上刻着的前辈所留真言都被季无忧看了个遍后。

他彻底没书看了。

这可怎么办呢?

没关系,去道宫借书就好了。

怎么说,乾灵山在南蛮也算是有头有脸的道门之一,山门内的藏书虽不能和那些甲等大宗相比,但经年累月的积攒,也足以称得上一句收藏颇丰了。

别的不说,至少足够季无忧不眠不休看上个十年八载了。

可,道宫毕竟不是自家山头,清虚真人也不是掌教宗主,藏书不是他季无忧想看就能看的。

想看可以,拿贡献值来借。

根据藏书价值,珍稀程度判定,每次借阅需花费最低200,最高无上限的贡献值。

要知道200贡献值在宗内都够换一块“微瑕灵玉”了。

虽然微瑕灵玉并没有无暇灵玉中蕴藏那般精纯的灵气,可也足够守元三境的修士吐纳个三五日了,要知道山门内普通弟子每月也就能领到2块微瑕灵玉而已。

但别人在乎这些,季无忧可不在乎。

对他而言,什么贡献值,什么灵玉那都不重要。

看书才是头等大事。

于是他将这么多年“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所有灵玉全都拿去换了贡献值,再加上原来的贡献值,合共8000贡献值。

这么一大笔贡献值哪怕是宗门长老也不一定能一次性拿出,可季无忧却丝毫没把这笔“书钱”当回事儿,第一时间就跑去道宫,将能借的书借了个遍。

种类囊括了道法,道术,遁术,奇门,攻伐之术,讲义真解等等。

这件事也引起了山门内的议论,大家都说,季无忧是仙路无望,彻底疯魔了,想通过看书找到重新修道的可能性。

起初,清虚真人也并没有把这些流言蜚语放在心上,毕竟只要季无忧平安无事那就比什么都好。

不就是爱看书吗?

清虚真人一咬牙,一跺脚,把自己入宗三百年来积攒的贡献值全都换成了典籍,扔给了季无忧。

可谁成想,又是不到半年的光景,季无忧把所有自己借来的书加上清虚真人给的全都看完了。

于是他便盯上了清虚真人的“私房钱”,时不常的从自家抠门师傅身上坑点“书钱”,久而久之,别说私房钱了,清虚真人连“棺材本”都搭进去了。

“我床板底下的那两枚灵玉呢!”

“那可是你师傅我的棺材本啊!”

清虚真人气的一张老脸都绿了,颤颤巍巍的指着“罪魁祸首”季无忧。

季无忧好像没听见似的,拿着棉巾擦去脸上的水珠,随后将清洁用品收回了储物袋中,一手拿起那本“土行遁术真解”,回头朝老道士露出灿烂笑容,扬了扬手中古籍:“喏,两块微瑕灵玉,换了一本遁术真解,这买卖不亏。”

清虚真人望着那本遁术真解,霎时间老脸变得灰白,神情恍惚,眼冒金星,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一息后。

老道士一边双手拍地,一边声泪俱下的控诉着“不孝弟子”季无忧。

“老天爷,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啊。”

“这个小兔崽子连棺材本都不给我留下啊。”

“老道我孑然一身,满心向道,好不容易收个徒弟,还是个“败家子”,这可让我怎么活啊。”

听到这话,季无忧也是脸色一沉。

别误会,他倒不是良心发现,愧疚难当。

不过是,意识到他没有“看书钱”了,以及整座拦腰峰即将揭不开锅的窘境。

得想办法“挣钱”了。

他沉吟片刻后,眼神微微亮起。

随手将古籍插入腰间,季无忧走到老道士面前,将他扶起。

“别担心,师傅。”

“我想到一个法子,要是可行的话…”

“别说你的“棺材本”了。”

“我的“书钱”也有着落了!”

阅读看书一甲子,我修炼成仙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