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乱世搞基建(女穿男)

《穿到乱世搞基建(女穿男)》

第200章 第 200 章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京城

登基为帝的英国公已是年过花甲, 须发皆白。

年岁大了,精神不济,加上刚登基, 既要忙着收拢各郡, 还得盯紧东西两侧的强敌, 诸事繁忙,劳累不已,如此一来,身子就不太挺得住, 时常咳嗽, 偶有低热, 也只能强撑。

如今东安关失守引起的连番变故,亦是令他头疼。

战事嘛, 不外乎就是怎么打的事。可他想到柴绪, 只能深深地叹息。

若说柴绪没本事, 倒也不至于。他一手教出来的儿子, 文韬武略还是过得去, 太子萧彰跟陈王萧显兄弟对决同归于尽, 便是柴绪隐在后面推波助澜促进的,连杀光沐弦母子三人都是他派去的人,就是要让沐真逼宫, 跟萧赫对上, 引得萧赫跟成国公府斗起来, 悄无声息地收拢了禁军。

派人暗中引导赖瑛谋清郡, 又将赖瑛的外室子女护送到赖敬忠身边, 引得沐氏跟赖氏、赖敬忠跟沐真、沐瑾反目成仇, 最终让成国公府也成为过往云烟, 这些都是柴绪的手笔。

可要说起用兵打仗,通过柴绪打长岭关,英国公已然看出柴绪缺少敢冲敢拼敢不要命的气势。柴绪的顾虑多,要事事算好再动,没那份敢以性命相搏的拼劲,豁不出去,在带兵上,就差了许多。

英国公甚至怀疑,柴绪是不是见多了萧赫杀儿子,以及柴绚被擒后,他不赎不救,在堤防他?

要不然,长岭山兵败之后,就该立即收整兵马直奔东安关。京城的守城粮再是不能动,要等南边的粮到,真到这种战事紧急的关头,他当亲爹的,能不调给他吗?

柴绚被擒后,直接就被送到淮郡,押送他的人连口气都没歇,进城后直奔萧灼华的府邸。萧灼华见到柴绚,话都没一句,当胸一剑捅进去,柴绚当场没了声息。之后,又令人一把火烧成灰,洒进了河里。

老三落得挫骨扬灰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他做亲爹的岂能不痛心,可事成定局,他又能如何?怎么赎?怎么救?

柴绪接到招他回京城的诏书,匆匆赶回,进殿就见到老爹在叹气。他上前行了一礼,唤道:“父皇。”

老英国公压住喉咙和胸肺间的不适,闷咳几声,问:“东边七郡想效仿清、尚二郡往西边撤,你打算怎么做?”

柴绪道:“绝不能叫沐瑾继续壮大下去,眼下正是取长郡的好时机。先放一批人过去,我们趁机把探子插进去,之后,假意追截实则趋赶,趁着东边诸郡的人进关的功夫,趁机夺关。东边七郡全部迁完,又都是老弱妇孺走得慢,队伍长得极长,进关会很慢。这给了我们充足的夺关时间。”

老英国公沉默不语。

柴绪瞧见老父亲的反应不对,道:“还请父皇赐教。”

老英国公沉沉一叹,道:“沐瑾要是有兵出长郡的实力,早就打出来了,何至于走迁人清野的路线。打沐瑾,攻临江郡岂不比攻长岭山更容易,离淮郡还更近。”

柴绪想到十几万精锐全军覆没在临江郡横断江畔,并不认为攻临江郡会比夺长岭山更容易。

老英国公沉声道:“沐瑾打通西边诸郡,其势已成。这时候再夺长岭山,已然得不偿失。你不夺长岭山,他现在也没力量出兵,反而因为东陵齐国打进来了,乐得见我们跟东陵齐国斗,趁机养兵囤粮壮大自己。你夺下长岭关,便会面临同时跟东陵齐国和沐瑾两面开战的局面。”

柴绪沉默了。

老英国公说道:“从南边调战船到临江郡一带巡逻,想办法烧掉沐瑾的造船厂。沐瑾要是跟东陵齐国夹击我们,就攻他临江郡。临江郡离淮郡太近了,又无险关可守,只要临江郡一日有遭袭的危险,他驻扎在临江郡的兵就不敢动。他的兵力分散在草原、临江郡、长岭山,合不了兵,就没有攻京城之力。”

“东安关已然丢了,这时候你当火速率兵直奔清郡。从清郡牵制东安关!清郡的城墙坚固,攻清郡并不比攻东安关容易多少。你囤兵在清郡,就能牵住东陵齐国进攻的脚步。等到南边的钱粮兵马一到,便能重新夺取东安关。且不说能不能夺得回来,至少能将东陵齐国进攻的脚步按在东安郡,确保京城不会遭到袭击。”

柴绪道:“阿爹,儿子认为,当务之急是保粮道,不能再让沐瑾的骑兵在平野县附近来回扫荡了。”

京城现在的存粮只够吃到明年夏季。京城少了十几个县产粮,又连续征招好几波青壮,少了那么多人种粮食,粮食产量比起打仗前少了三成。那时候的京城,尚且要靠从各方调粮养兵,更何况是现在,如果南边的粮到不了,别说东边,连京城都撑不住。

沐瑾五万大军就能把十几万精锐挡在临江郡上不了岸。长岭山有三万骑兵和好几万驻军,离京江口又近,沐瑾必定会打的。

他带兵去了东安关或清郡,沐瑾出兵占下京江口堵了粮道,让六十多岁的老爹亲自带领禁军出来接应粮草吗?

柴绪知道阿爹对他不满,觉得他不够血勇,打仗怕死,瞻前顾后。可也不想想,要是京江口让沐瑾给堵了,京城跟南边可就断了。

老英国公的额头突突猛跳,气急败坏地叫道:“你等到南边的粮到再动,连清郡都得丢,到那时,东安关、清郡二地形成犄角之势,你再过去,你过去挨打吗?”他气得一阵猛咳嗽,只觉心力交瘁。

这要换成沐瑾,都够他从东安关跑一趟来回了,早就在东安关击退姜祁的进攻,回来守粮道了。好好的战机,就这么给贻误了。你带着大军,怕个屁的没粮!

老英国公懒得跟他费劲,道:“趁着卫国公府还没撤完,你分兵十万给柴复,让他直奔清郡。”

柴绪的心头猛地一颤,急声叫道:“复儿从来没有带过兵,叫他去扛姜祁,这……”那是他的嫡长子,折不起的!赖瑭、卫国公父子都没挡住姜祁,让柴复去?柴复才二十,只在北卫营当过两年千总,便派去当郡守,眼下作为皇太孙,正在朝中学习处理政务,派出去扛姜祁?

他说道:“儿子去清郡,让柴复去京江口接应南边大军。”

老英国公抬眼望着柴绪,一字一句地说道:“要是清郡再丢,这京城千里平原之地,可就保不了。你必须赶在姜祁的前头占下清郡。”

柴绪应道:“是!”他面上不显,心里打定主意先到楚郡劫了他们的粮草,再奔清郡。

没粮,莫说他心慌,军心也不稳。守城,没粮,守什么?要是姜祁围城,大军饿都能饿死在里面。

老英国公闷声咳嗽,看着柴绪快步走远的身影,暗自思量。他老了,满身的老人斑都起来了,身体状况亦是一日不如一日,不知道还能撑多久。

他除了柴绪,再没别的继承人可选。柴绪今年四十一,正值当年,孙子柴复还有点嫩,需要历练,这位置只能传给柴绪。如果柴绪这波扛不住,便只能选择划江而治。

老英国公不舍地摸着身下的龙椅。这椅子都还没坐热呢,柴绪还没坐过,若是要撤的话,真舍不得。

萧氏皇族没了,成国公府没了,昔日的对头都烟消云散了,皇位到手,却偏偏出了个沐瑾,还叫姜祁攻进了东安关。

以他的家底,扛不住东陵齐国和沐瑾么?扛得住!可子孙……立不住啊。姜祁和沐瑾那样的天纵之才,数百年都未必能出一个,偏偏叫柴绪给遇上了。

……

沐瑾窝在马车上,一边剥桔子投喂萧灼华一边琢磨:“立国的话,国号叫什么比较好?”

萧灼华避开沐瑾把桔子直接送到她嘴里的动作,接过桔子,把这个问题扔回去:“你认为呢?”心里却真闹不懂,沐瑾喜欢给她喂食物的毛病从哪学来的。她见得最多的是他父皇懒洋洋躺着时,后妃们跪坐在身侧侍奉给他喂食。那时只觉腻烦得慌。

可如今沐瑾却是这个好吃你尝尝,多吃水果补充维生素身体好。

沐瑾说:“不知道啊。我要是知道起什么国号,就直接告诉你啦。”

萧灼华问:“可有心仪的?”

沐瑾摇头,对萧灼华说:“要不你想一个?”

萧灼华拒绝:“国号只能由你定。”

沐瑾说:“可以给参考嘛。”

萧灼华默默地吃桔子,还自己上手剥了一个递给沐瑾。

沐瑾把起国号这么烦心的事情扔到脑后,说:“反正还有一段时间,以后再想。”又琢磨起长岭关的事。那边一团乱,局势发展有好多个方向,无论往哪个方向发展都改变不了他的兵力最弱的事实。

精兵路线,数量不够,装备来凑。

用石油制作燃烧罐的成本,除了运输成本,其它的都还好。烧陶罐都是成熟工艺,又不需要多精美的陶罐,最粗糙的就行了,外面再裹上稻草防撞裂,打仗点火的时候还容易点着。

就是要深入草原去开采,还要运回来,很麻烦。

草原风大,冬天更是连刮风带下雪,有时候还会有暴风雪,是真能冻死人的。这个季节派人去开采运输石油,很可能有去无回,只到等到开春。

不过,可以先准备起来,等到天气稍微回暖就可以把开采队派出去,到时候直接装罐运送到前线和横断江防线,省得再另外耽搁时线。

再就是开销大,税收还不太跟得上开销,他现在又没有外快可以赚了,经济压力还是有点大的。

沐瑾想起一事,说:“青山、青阳、广庭、平川几郡的豪族都是铲光了的,他们的宅子、商铺现在还空着的吧?”

刚刚还在想国号的事,现在又想到宅子商铺上来了?萧灼华对于沐瑾脑子的跳跃都习惯了,只扫了他一眼,说:“是。”

沐瑾说:“东边几郡的豪族要安置,没地儿住可不行,可以卖一些给他们。”这样又能有一大笔进项。

萧灼华思量道:“那么多人迁来,若是只派当地郡守、县令们安置,怕是会出乱子。”

沐瑾扭头看向萧灼华,跟她的视线对上,读出一句话:最好你亲自去一趟。

这番担忧并不是没道理。且不说旁的,就连贸易城都是靠大军震慑加锤过好几遍,再加上诸多安抚政策才稳下来的。

可治理各郡县的事情,不可能绕过萧灼华。他顶多负责去捶人和安排,到后面还得萧灼华接手,最好就是萧灼华跟他一起去。他略作思量道:“等回淮郡,把积压的事情处理完,我们一起去。”

阅读穿到乱世搞基建(女穿男)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