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好爱卿,带朕一起赚钱!

《大明:好爱卿,带朕一起赚钱!》

第68章暴风雪1场瘟疫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这可不是什么愉快的事情。尽管我和那个疯狂的女孩,哦,不对。虽然和杨菁菁相处的时间不长,但江夏还是很喜欢她天真的样子,还有她的倔强。

江夏每每想到杨菁菁,都觉得她就是一个生活在天真中的精灵,没有半点私心。

与杨菁菁告别,两人离开了永定门。

杨一清对着江夏拱了拱手,说道:“多谢江先生指点迷津,我能说动陛下,以后有缘一定好好报答。”

江夏颔首:“杨先生所行之事,皆为天下苍生着想,真是让我敬佩。杨先生过奖了。”

“告辞。”杨一清微微颔首。

“告辞。”江夏拱手回了一句。

杨一清坐在了车上,车子继续前行,杨菁菁从车窗里探出脑袋,对着江夏说道:“江哥哥,你可别忘记我们之前的承诺,一定要去甘肃看看。”

江夏:“一定!”

杨菁菁却是忽然说道:“我对满福饭店的那个大肉包很熟悉,一定会尽力的。”

江夏嘴角的微笑顿时僵住了。

………………

河南,跨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一千五百条大河,纵横交错。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纵横家等都是从这里开始的。但就是在这个曾经风光旖旎的土地上,却一直都是天灾人祸,时而干旱,时而洪水泛滥。

河南虽然被很多人诟病,但因为这里地处中国的中部,所以又被称作“中原”,“逐鹿中原”就说明了它的地理位置,“征服中原,向四面八方蔓延”,就是历代政客和商人们立足的根本。

商、周君王经常在感慨“天保未定”之后把首都设在河南,可见那时的人也相信此地是世界的心脏。

经历了这么多灾难,河南人养成了一种与生俱来的坚强,一种与生俱来的坚韧。

正德五年,再遇大旱。经过一段时间的耽搁,朝廷的粮食总算是运到了,河南到处都是粥铺,县府也纷纷出台了一套措施来保证百姓的正常生活。河南人民总算看到了一丝希望。

一个多月后,在粥铺的帮助下,人们终于停止了饥饿。随后,各州继续制定水利工程,分发粮食,让民众继续耕作。

偏偏在这个炎热的夏天。今天早上,太阳很大,但太阳却越来越热。中午时分,天空忽然暗了下来,“嗡嗡嗡”作响。

一开始没有人在意,有些人更是激动的像是要下雨一样。

“我的上帝,大蝗虫!”

铺天盖地的蝗群,铺天盖地而来,让人毛骨悚然。平民们捂着脑袋四处乱转,有些人还在拼命地挥动手中的物品,但很快就承受不住了,尖叫着四散奔逃。

“老天爷要断了我们的生机。”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师哀嚎一声,倒在了地上。

这场瘟疫就像是黄河一样,一发不可逆转。不久,河南的土地上到处都是飞蝗。

这样的事情,当然是以最快的速度发往京,锦衣卫和东厂的信使更多。比起以前,刘瑾的速度要比锦衣卫早了一日。

一封简短的字条,上面只有寥寥几个大字:“这是一场百世罕见的蝗虫之祸。”

言下之意很明显,此次的蝗虫灾害,可谓是百年罕见。刘瑾将那张纸一把捏碎,就往宫里走去。朱厚照与高凤、谷大用在皇宫中与乾清殿内的蟋蟀玩耍。

刘瑾匆匆来到乾清殿,看到朱厚照,连忙跪下,“陛下,河南发生了一场瘟疫。”

朱厚照正打着哈哈,突然站了起来,他对着刘瑾沉声问道:“这是真的吗?是不是很大?”

“是啊,这是近百年来最罕见的一次。”刘瑾道。

朱厚照倒抽一口凉气,低声呢喃:“果然来了。我还以为你猜错了,原来他说的都是真的。”朱厚照将一株特殊的蒸馏物丢在了地面上,对高凤、谷大用道:“都退下吧。”

高凤和谷大用连忙将蟋蟀和陶碗放好,躬身告了一声,朱厚照登上了王座,正襟危坐,“刘瑾,你去通知七位大臣。”

“是,属下明白。”刘瑾应了一声,转身离开。

此时,李东阳已经将《中庸》传授给了江夏,此时他正在山庄的一间私人书房之中。

跟江夏相处的时间越长,他发现江夏的潜力很大。他的天赋极高,经常可以通过学习来进行思考,而且他的记忆力也非常的好,甚至可以说是过目难忘。这让李东阳很是高兴,他有信心,用不了多久,江夏就能参加一次的府考。

不过比起江夏的智商,江夏的性格让李东阳很满意。经过这两个多月的相处,李东阳已经确定,江夏绝对不是一个狡诈的人。相反,他看得出来,江夏是个很讲义气的人,平时说话大大咧咧,但骨子里还是很善良的。总之,李东阳对江夏还是很满意的,这让李东阳把江夏当成了自己的亲传徒弟。

江夏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李东阳的关心和关心。他从一开始就是个孤儿,老师每天都在传授他各种知识,如果他记不住,那就是被困在一个黑漆漆的房间中三天,没有食物,没有水源。在这样的压力之下,江夏的实力也是突飞猛进。

但也有很多人无法成为真正的强者,因为与他同龄的一百多个孩子,最终只有三个人进入了千家。剩下的,大部分都被丢在了街上,成为了孤儿,也有几个失踪了。

江夏从未体会过这样的关爱,但李东阳给他的感觉就是这样。

江夏正在闲逛,他知道李东阳很爱喝茶,特意去丰宝斋买了一件极品的茶水。

就在这时,李东阳的书房之中,君阳走了进来,他单腿跪倒在了李东阳的面前,恭敬的说道:“陛下,请陛下入宫。”

李东阳的脸色有些难看,按理说,朱厚照应该不会将他召进宫,但他还是问道:“就我一个人?”

君扬道:“内阁六位。”

李东阳低头拍了拍桌子,摇了摇头说道:“这里面肯定有猫腻,但愿河南那边不会发生什么事情。”

李东阳站了起来:“我们去皇宫吧。”

李东阳上了逍遥山庄的后院,换上了一身官袍。走进了宫殿,李东阳在左侧的侧门看到了另外六个内阁成员。六个人早就等在这里了,看到李东阳,六个人连忙上前行礼,对李东阳说道:“李先生,你可知道陛下找我们有什么事情吗?”

李东阳摇了摇头,继续朝乾清殿的方向行去:“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这是一场灾难。既然已经到了这里,那就顺其自然吧,等进入了乾清宫,自然就知道了。”

“好。”六人应了一声,便随李东阳进了乾清殿。

七人来到乾清殿后,齐齐向朱厚照躬身一拜。朱厚照让七个人站起来之后,并没有让李东阳和靳贵赐坐下,朱厚照看了七个人一眼,冷冷地说道:“两个多月前,我告诉你,河南会发生一场瘟疫,你不相信。”

七位大臣的表情都有些变化,只有李东阳还算镇定,只是他微微一笑,闭上了双眼。“终于来了。”李东阳喃喃的说道。

似乎是为了验证李东阳的说法,朱厚照继续道:“河南的东厂的番人,用信使向京,到了京和河南,已经发生了一场瘟疫。如果不出意外,三天之后,河南八百公里将进京。现在,我要问的是,该怎么做?”

在明王朝,哪里有对付这场蝗虫的好方法?就连新中国建立之初,在这场瘟疫之中,也是元气大伤。

朱厚照看着七人一言不发,也不再多言,整个乾清殿陷入了长时间的寂静。

朱厚看着李东阳,问道:“太傅,这件事情,我们应该怎么处理?”

朱厚照点出一个名字,就已经说明了一切。其他六位大臣也明白,皇帝陛下对李东阳的不满。

李东阳抬起头来,目光落在朱厚照身上,此人也是他的徒弟,但李东阳只是教了他三年而已。李东阳双膝跪倒在地,沉着脸,沉声道:“陛下,我没有办法。”

阅读大明:好爱卿,带朕一起赚钱!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