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国子监:铸就无上圣朝

《大秦国子监:铸就无上圣朝》

第十二章 法之天下,儒之教化!【求鲜花评价票】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法之天下,儒之教化。”

胜七咧嘴道:“我必不负王上的期望,以及与相邦的赌约!”

“哈哈哈,好!”

吕不韦大笑几声,尔后他又认真的询问道:“胜七先生,夜已深,但本相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胜七抬手:“相邦请说。”

吕不韦深吸一口气,缓缓道:“本相用时八年方才编撰而出的吕氏春秋,在先生眼中,真的就错漏百出嘛?”

此言一出!

嬴政剑眉微挑。

盖聂的坐姿变得更加端正。

焰灵姬则缩了缩她的小脑袋。

很显然。

这个问题,很敏感,也很危险。

也可见胜七今日连续指出吕氏春秋的十一处错误,的的确确伤了吕不韦的八年心血。

“相邦误会了。”

胜七组织了一下语言,缓声说道:“吕氏春秋共计二十余万字,仅有三十二个错意之字,这只能算微不足道的小小瑕疵,绝难说是错漏百出。”

胜七身为穿越者,他总体对于吕氏春秋相当认可。

因为当下的诸子百家,多少有些泾渭分明。

法就是法。

儒就是儒。

墨就是墨。

道就是道。

但以胜七后世的眼光来看,诸子百家的思想有精华,也有糟粕。

身为传承者,自当要不断的融合百家思想之精华,再祛除封建糟粕。

而吕不韦的杂家,从某种角度来说,便是首度开创出了这个先河。

在文化传承方面有着相当积极的意义。

吕不韦略显无奈的道:“瑕疵……可笑本相白天还向王上自吹自擂,说吕氏春秋完美无瑕。不过今日让胜七先生挑出错误,总比未来误国误民要好!如此,本相对于先生,还是颇为感激的!”

说完。

吕不韦十分严肃的向胜七拱手郑重一礼。

嬴政见状微微眯眼,他明白,就目前的气氛来看,未来无论胜七的学府开办成功与否,似乎自家仲父都有意想要将其收归麾下了!

“相邦胸怀宽广,在下惭愧。”

胜七略一思索,转而开启了商业互吹的模式。

“白天我在相邦的吕氏春秋中看到一处新政措施,现在还记忆犹新,编撰如下……”

“入于敌之境,则民知所庇矣,黔首知不死矣,至于国邑之交,不虐五谷、不掘坟墓、不伐树木、不烧积聚、不焚室屋、不取六畜。”

“得民虏奉而题归之,以彰好恶,信与民期,以夺敌资……若此而犹有忧恨、冒疾、遂过、不听者,虽行武焉亦可矣!”

……

这段话是吕不韦在秦国开展的新政落实举措!

大概的意思就是,秦军以后再也不是虎狼之师的代名词,需要成为代行天道的正义之师!

秦军开入敌国境内以后,再不能像以前那样破坏敌国的耕地,随意砍伐林木……更不能掘毁敌国士人和贵族的宗庙陵墓!

另外对于平民百姓的房屋、六畜、以及财物粮草,都必须着重保护。

秦军要尽可能树立“不拿广大民众的一针一线”的优良形象。

最好民间再自发传个歌谣:杀牛羊,备酒浆,欢天喜地迎秦王……

如此一来。

中原便会有越来越多的士人与百姓明白,秦军的到来并不会损害到他们的利益,也不会伤害他们的生命。

大秦唯愿一统华夏,四海凝一。

在此基础之上。

吕不韦首先就得废除曾经商鞅变法所确立的斩首记功之法!

还需改变尚首功的秦军共识!

只有这样,才能推行优待俘虏,绝不坑杀的军法!

综上!

便是吕不韦所提出的“义兵”新法!

这里的义兵,可不是义气的义!

而是顺天意,应民心!

倘若秦军把大义的旗帜贯彻成功以后,敌国依旧有人负隅顽抗……

那到时候就不能怪秦军代表正义、大势、天道消灭你了!

并且在消灭以后!

大秦还要对敌人一顿审判定罪!

“遥记秦孝公时期,魏武卒五万攻破秦军五十万,大秦举国震恐,百废待兴!”

胜七回忆往昔的道:“好在孝公遇到了商鞅,商君根据当时秦国所处的局势,制定了一系列的全耕全战的新法,甚至连货币都直接废除了,全面打压商业,强行把秦国彻底变成了一台战争机器,以应对霸魏与强赵的步步紧逼!”

“然!今时不同往日,赵国自长平之战以后,至今没有恢复到巅峰时期。魏国在兵神吴起以及纵横家庞涓以后,魏武卒的战力急转直下。”

“反观大秦,破义渠,可得源源不绝的战马良驹。握蜀地,蜀中粮仓天下闻名。秦国再也不是当初那个西北的边陲小国,大秦锐士之名更是横压赵边骑与魏武卒!”

“因此!吕相在成为相邦代行军国大事以后,便致力于重塑大秦的统一旗帜,比如建造郑国渠以图未来吸引六国流民,提出义兵军法制度,推行吕氏春秋……吕相这一系列举措便是想要兼霸道,再推行天道!”

“吕相此等格局,依在下之见,已然直越商君,可比周公!!”

……

阅读大秦国子监:铸就无上圣朝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