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父亲是崇祯

《大明:我的父亲是崇祯》

第209章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第211章

史可法以侵吞官田的理由,撤换掉了淮扬六个卫所指挥使,十四个副指挥使,三十一个千户。

这等同于,淮扬军镇卫所里的武官,从上到下,被齐齐换了一遍。

同时,淮扬巡抚路振飞的动作也是极快,史可法的公文到南京半日之后,路振飞的公文也随后就到。

虽然两人有意错开了半日,但明眼人都看的出来,在上报公文之前,两人定然有过密切的来往。

在路振飞的公文中,也毫不掩饰他和史可法的来往。

除了淮安府知府刘大才上报的情况之外,还上报了扬州府近日清查的状况,并根据史可法在军中的清查,挖出了好几个大户出来。

原本军所里的军户无地可耕,只能给卫所官或者大户做帮工。

这一下子多出了上万顷的地,两地的军户根本种不过来。

除了供驻军屯田之外,一大部分土地以卫所的名义,租给了邻近的百姓耕种。所产出的收入,除了税赋之外,向卫所上缴三成,其余均由耕种者支配。

路振飞还在淮扬下发了政令,凡淮扬境内的流民,愿意在淮扬安居的,可到各县登记,由官府给每人拨付十亩土地,统一配发种子口粮和公用农具,每年必须种植粮食,收成留三成做口粮,其余上缴官府。

凡连续耕种三年以上者,则土地为自有,但不得转卖与他人。

连忙朝廷也没想到,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的人尚未到扬州,那边以风卷残云之势,将清查军屯的事情处理的七七八八。

至于原本担心的民乱,则根本不可能发生。

百姓和流民得知官府出了这样的好处,个个喜出望外,恨不得清查出更多的隐田出来。

即便是一些大户闹出了一些风波,在史可法驻军的威压之下,根本成不了什么气候。

史可法和路振飞这样的举动,等于是完全抛开了内阁和六部,独自下了决定。

同时,淮扬的安稳局势,无疑也给那些担心着国家大乱的朝臣一记响亮的耳光。

鉴于史可法的地位和名声,不论政敌与否,朝臣们都不愿意去得罪一个这样的人。

而路振飞也是东林中的名人,于钱谦益、瞿式耜等人皆有恩德,虽遇到了御史们的质疑,当即就有其他的言官驳斥了回去。

御史们见无从下嘴,便将火力放在了淮扬的两个知府刘大才和熊开元身上。

左右这两个知府来历寻常,没什么背景,最适合拿来出气。

因事情自淮安府而起,刘大才那边,承受了更多的质疑和攻讦。

朱慈烺对此着实心烦,一开始,还会将御史言官们的参奏压着,索性来个置之不理。

直到几日之后,淮安府那边传来了消息,说是当地因清查军屯闹出了人命,朝堂之上顿时炸开了锅。

一个淮安府的大户因为担心自家的财产被官府籍没,于淮安府的大牢之中自缢身死。

临死之前,这大户还花了些钱将遗言送了出去,说是自家根本没有侵占官田,只是受了刘大才的诬陷,这才屈打成招。

登时朝野一片哗然,立即就有御史上疏弹劾,要求刘大才停职待参,到南京城中说明情况。

更多的人则是借着这个由头,攻击前期的清查军屯一事,要求朝廷彻查淮扬两府,将收回的土地归还到大户的手中。

更有甚者,认为自淮安府到淮扬巡抚、再到吏部,统统都有问题,应该一齐换上一遍。

不得已之下,朱慈烺只得下旨,将刘大才召回南京。

对于被抓捕入狱的大户,要善加对待;未抓捕入狱的,暂时拘禁在家中,待查实之后再做处罚。

同时派户部右侍郎何楷,会同吏部考功司郎中夏允彝和吏科都给事中章正宸,一同前往淮安府,确认前期清查军屯没有纰漏。

待刘大才进了南京,朱慈烺直接派人将他召到了宫里。

奉天殿中,不待刘大才施礼后起身,朱慈烺便开门见山问道:“刘大才,朕急急召你入京,你可知是什么原因?”

“臣一时不察,给人留下了话柄,以致于损了皇上的圣名,辜负了皇上所托,还请皇上治罪。”

“哼,圣名什么的,朕还真不在意,朕所在意的,唯有路振飞、熊开元你们这些忠臣而已。要知道,你们的对手,他们都是混迹官场多年的人精,若是想找话柄,你做的再滴水不漏,照样也能找到你的错处。”

听了朱慈烺的话,刘大才显然是颇有所感,脸上全是懊悔。

“皇上说的是,臣为官的日子短,还没弄明白官场的这一套,以后一定和朝中的先生们多加切磋,务求面面俱到。”

“朕让你回来,没有责怪你的意思,实是想保全于你。”

刘大才不由一愣,眼中突然就有了光亮,问道:“皇上,您是说……”

“你在淮安,揭开了隐田里的猫腻,不但为百姓伸张了正义,也为我大明立下了一件天大的功劳。可对于许多人来说,无异断了他们利益和根基,依眼下的形势,若是你再不回来,怕是就要命丧淮安了。你是我大明的忠臣,日后还要为我大明、为黎民百姓作更多的事,岂能以有用之身,去和他们耗在淮安府这一片方寸之地?”

这一番话,刘大才听的热泪盈眶,哽咽着说道:“皇上如此体念臣,臣感戴莫名。”

朱慈烺笑着点了点头,显然对刘大才如此的反应甚是满意,任由着他酝酿一番情绪,这才道:“你是难得的能臣,可眼下时事所迫,你的位置,只好动上一动了,希望你莫要因此动摇,秉持为国为民的初心。”

“臣理会得,皇上但有差遣,臣赴汤滔火,在所不辞。”

“也没你说的这么凶险,眼下有个紧要的去处,正好你也来了南京,朕就是想征求下你的意见,若是不愿意,朕再另择他人。”

“不次皇上说的是什么地方?”

“山东兖州府,不知你可否愿意上任?”

小孩发烧住院了,今天就一更,这两天更新可能会比较随缘

阅读大明:我的父亲是崇祯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