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之万钧之势

《隋末之万钧之势》

第二百六十五章 迁就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李世民又不是傻子,后宫的嫔妃最喜欢捧高踩低了,从她们对待秦王妃的态度便可反映出父皇的真实态度。

表面上说最倚重他,事实上暗地里肯定没说他好话,否则那些嫔妃不可能是这种态度。

有人劝他自立,说实话,李世民动心过。

如果他当了皇上,父皇,太子,齐王,还有他那些弟弟们,都不会有事。

相反,一旦太子成为了皇上,他恐怕是活不成了。

“拖得越久,最后死的人越多。”

这是一个老和尚和他说过的,可他终究还是没有迈出那一步。

后悔吗?

李世民也不知道。

李世民攥着手上的信,信是从长安送来的,出自房玄龄和杜如晦之手。

看过之后,李世民有点后悔上一次没有和那位宁皇好好谈一谈了。

哪怕互相之间是敌对的关系,李世民也不得不承认,宁皇姜万钧有器量。

大唐的考生在长安并没有遇到什么麻烦,连出行都是自由的,房玄龄和杜如晦还出长安去难民的安置点去看过。

可惜,是敌非友。

到是那位密公李密,李世民有点拿不准。

杀不得,又留不得,只能就这么拖着,这么下去恐怕非把人给逼反了不可。

“二哥?”李秀宁发现李世民不知何时已经魂游天外去了。

“什么事?”

“再有几日,大宁的抡才大典就要开始复试了,二哥府上有几人晋级了?”

“你不是不关心这事吗?”

“秀宁就是问问。”

“哦,只有四位,房玄龄,杜克明,薛伯褒,许延族……”李世民略有些得意,四个人晋级,说明他的眼光好。

在李世民和李秀宁兄妹二人说起这四个人的时候,姜万钧也在翻阅这四个人的试卷。

房玄龄就不用说了,杜如晦字克明,同样是如雷贯耳。许敬宗字延族,这家伙可不简单,姜万钧还是才知道,许敬宗原来是李密的人。

让姜万钧比较陌生的是薛伯褒,薛收字伯褒。

不过他不认识的人多了去了,也不差这几个。

再有两天,抡才大典的复试就要开始了。

一百位晋级的考生均在紧张的准备着,而未能晋级的考生只有一部分选择了回归乡里,许多人都留了下来。

李纲和褚亮两人来见姜万钧有些尴尬,当初是他们意气用事了。

如果他们将晋级的名额增加到五百人,不仅可以提高抡才大典的影响力,也省去不少麻烦。比如现在,逗留在长安不愿离去的考生如何安置?

初试都没过,总不好给他们一个官身吧?

那岂不是说明大宁什么人都收留,已经到了“荤素不忌”的程度?

可如果不管,眼看着这些读书人整日里不务正业,流连忘返于烟花之地,李纲和褚亮又觉得可惜。

没办法,两人只能找皇上来拿主意。

得知李纲和褚亮求见,姜万钧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去告诉他们,朕累了,没有重要的事,明天早朝再说。”姜万钧猜都能猜到两人是来找自己干什么的。

当初来参加抡才大典的考生均由少府提供食宿,如今落榜的这些人已经不能再算考生了,自然也就无法再继续享受免费食宿的待遇。

李纲和褚亮找过来,八成是希望少府继续供养那些读书人的。

实话实说,姜万钧还真不差这点钱。

但事没有这么办的。

钱没省下,事没办成,惹一堆麻烦,到头来他这个皇帝当了冤大头,别人反而皆大欢喜。

外人也就算了,内阁宰相若全都是这么办事的,这内阁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李纲也好,褚亮也罢,两人的身份首先是大宁帝国的内阁宰相,然后才是读书人,才是文人。

不能认清楚自己的身份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所谓的党争是怎么来的?就是因为他们在身份认同上,把主次给颠倒了,哪怕当了宰相,也是派系在前。

这是姜万钧绝对不允许的,如果他们想不通,那么只能说明他们没资格担任内阁宰相。

眼下在大宁的朝堂之上还看不到党争的苗头,但有一种不太好的现象是姜万钧不能忽视的。

作为内阁宰相,如果脑子里只想保证读书人的利益而忽视了其他百姓的利益,这能行吗?

别人鄙视商人,姜万钧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内阁也鄙视商人,姜万钧差点没被气死。

没有了商人,就靠百姓交的那点赋税,李纲和褚亮用什么建图书馆?用什么去开展免费教育?用嘴吗?

经商的不如做工的,做工的不如种地的,种地的不如读书的,这种鄙视链的存在是有历史原因的,姜万钧也知道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

朝堂之上出现不和谐的声音,姜万钧已经很不满意了,内阁不去制止,反而玩起了清高,都想当名臣名留青史,要置他这个皇帝于何地?

哦!你们全是伟光正,那是准备让他这个当皇帝的去给你们当背景板吗?

笑话。

“等一等。”长孙叫住了准备出去传话的宫宁。

宫宁放缓了脚步,等待皇上那边新的旨意。

“臣子们有错,陛下给他们指出来就是,何必凉着他们呢?”以长孙对姜万钧的了解,把人凉在一边这已经是表明很大的不满了。

要不然以姜万钧以往对臣子的态度,肯定不会如此落臣子面子的。

迄今为止,还没有内阁宰相求见被拒的。

让姜万钧这么一弄,两位老大人搞不好会直接挂印辞官,到那时候岂不是更难收场?

“让他们回去好好想想,就没一个让朕省心的。”姜万钧态度也软化了不少。

“就因为臣子们难免会有疏漏,所以才需要陛下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啊!”长孙小小拍了姜万钧一个马屁。

长孙有时候也觉得怪有意思的。

皇帝年轻,人们往往觉得,应该是当臣子的多迁就迁就皇上才是。

可是在大宁却不一样,当皇帝的总要迁就臣子。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姜万钧这个皇帝才会被人信服,被人所敬重。

“哼!让他们去两仪殿,朕等下回去和他们好好谈一谈。”

阅读隋末之万钧之势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