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如练

《她心如练》

第102章 恭请陛下登基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第102章 恭请陛下登基

众人循声看去, 便见祝从浓字人群后穿行而来。

长公主殿下前些日子不是被陛下软禁在公主府了吗?

现在又是怎么一回事?

不过想到辛如练都能“死而复生”,官员们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或许是被先前那一系列事给镇住了,事到如今, 再发生些别的事他们也能坦然接受了。

辛如练看着来人,眼底忽然有些酸涩。

这个时候, 阿姊还站在她这一边。

就如同她当初说的一样:“不用在意我, 若真有那么一日, 阿姊不会后悔对你好,也不会觉得你是白眼狼,更不会恨你, 阿姊只希望你好好的,其余的什么都不重要。”

祝从浓大步上了台阶,站到辛如练身旁,对她笑了笑, 无声做了个“放心, 有我”的口型。

随后转身,对众官员道:“当日大福寺批命的事,诸位不会都忘了吧?”

官员们不料她会提起这件事,一时愣愣。

不过要说忘, 他们是没忘的。

大福寺方丈批命难得, 更何况是掌金銮、殒丹陛这样的批命,他们就是想忘也忘不了。

不过长公主殿下这个时候提起这个是什么意思?

祝从浓继续道:“正如大福寺方丈批命所言, 谢景谙殒丹陛, 辛如练掌金銮,这是天命所受。”

她一说完, 场中官员立即闹了起来。

“长公主殿下怕不是搞错了,这批命批的是韶宁帝姬和辛如练, 不是陛下和辛如练。”

哪有这样解释批命的,把一人的批命强加到另一人身上,这是什么道理?

那人说完,又有人接着。

“我等都知道长公主殿下疼爱辛如练,但事关皇权,兹事体大,长公主殿下倒也不必如此强词夺理。”

众人连连点头。

这个解释太过牵强。

“搞错了?强词夺理?”祝从浓忽地笑了,“本宫当然知道这批命是给辛如练和韶宁帝姬批的,本宫可曾说过它不是?”

众人这下是听不懂了。

既然如此,那长公主殿下的意思是……

不等他们开口问,祝从浓便朗声道:“本宫的意思是,因谢景谙昏聩而殒丹陛,辛如练顺天命掌金銮,又因瑾王无能而殒丹陛,所以韶宁帝姬应天时掌金銮,先有因后有果,我这样说,诸位可能听明白?”

众人一愣。

这个解释……

他们都默认这个批命是一人一句,不管是济杏林的佘九仓,还是握吴钩的赵断鸿,又或是禄万钟的宋阁老,他们的批命都是一人一句,还从来没有出现两个人共用两句批命的。

不过这个解释似乎也说得通。

前不久瑾王和韶宁帝姬在大齐双双身死,他们还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了,结果韶宁帝姬转头就死而复生,带着人打过来了。

现如今大乐帝后就只有韶宁帝姬这么一个孩子,将来皇位必然传给她。

这掌金銮和殒丹陛还真是没有说错。

不过一说到死而复生,众人不由得想起高台上的辛如练。

这位好像也是死而复生。

山崖上这么大的动静她都没死,看来大福寺方丈的批命确实是受过佛祖指点的,不能不信。

见众人脸上神色各异,祝从浓笑了:“当然,我知道这样说只是我的一面之词,未免有些空口白牙,难以服众,既然诸位大人要名正言顺,那我们就来名正言顺的。”

说着,她走向一旁的宫婢。

那宫婢是跟着她一起来的,手里还呈着一个匣子。

他们一开始就注意到了,只是还没来得及问。

现在见祝从浓要打开盒子,不由得伸长脖子瞧。

盒子打开,祝从浓从中拿出一样东西,也不展开,就这么拿着在高台上一晃,给底下官员看个颜色和样式。

“诸位大人不会不认得这是什么吧?”

底下人齐齐一惊。

虽然长公主手里的东西并未展开全貌,但他们入朝为官多年,怎么会不识得这东西。

这明黄卷轴,除了圣旨还能是什么?

祝从浓走到辛如练跟前,拉着她的手一起高举圣旨:“本宫手里有先帝留下的一封旨意,父皇在上面明确表示,若我胞弟他日行为有差,致使大齐国之不国,她可取而代之。”

她说的是她可取而代之,而不是辛家如练可取而代之。

她当时虽然不在场,但也多多少少听说了一些褚谦是怎么死的,她这么说,若有朝一日事情被捅破,她家练练也有转圜的余地。

不光是嘴上这么说,她在圣旨上也是这样写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场中官员立即炸开了锅。

谁能想到圣旨上写的居然是这个。

这怎么可能?

要说传位给祝从浓他们还有几分相信,莫名其妙传给辛如练?这算什么?

不光是底下的官员,就连辛如练也是一惊。

阿姊竟然为她做到了这个地步。

“诸位要是不信,可将圣旨拿去查验真伪,是真是假,一看便知。”说着,祝从浓便把圣旨交给韩自方,让他拿去给官员们过目。

韩自方捧着圣旨下了台阶,原本是要先递给宋培印的,但一旁的宣首辅直接抢了去。

宋培印也没说什么,等着他先看。

宣首辅拿到圣旨立即打开,扫了一遍上面的内容,确实如长公主殿下所说的那样,若谢景谙行为有失,辛如练可取而代之。

也确实是先帝的字迹,就连墨迹也是十几年前留下的,还是先帝最爱的龙香御墨。

宣首辅视线下移,落到盖了玉玺印章的左下角。

对着光看,可以发现上面有一个类似水滴形状的花纹。

这也是他们先帝的习惯,怕有人伪造圣旨,所以做了这么一个标记。

这件事仅限于他和先帝信得过的几位大臣知道,就连宋培印都不知道。

宣首辅只觉得脚下莫名的软,怎么也站不稳,就连手也开始发抖,感觉手里的圣旨仿佛有千钧之重,他都差点儿拿不稳。

宋培印从他手里抽走圣旨,也学着他的样子看了又看:“如何,宣首辅觉得这道圣旨可是伪造的?”

这都不用问了,看宣首辅的神情和表现也知道错不了。

圣旨传了又传,从一个人手里接过,又从一个人手里递出,有的没来得及看就被人给抢去了,知道防伪标记的看门道,不知道的就看个热闹。

宋培印也不管其他人如何,率先拜了下去:“恭请陛下登基,解我大齐之祸。”

他一拜,便有不少宋派的官员也跟着拜。

见自家老爹还愣着,宣青檀拼命给他使眼色。

哎哟喂我的老爹啊,别愣着,拜啊,荣华富贵再向你招手,谢景谙那狗皇帝都要害死你女儿了,你还跟着他做什么?你跟着他没前途,还不如跟着我如练姐干。

你不是最是忠君吗?看,君在你面前,忠啊!

宣首辅被她女儿那絮絮叨叨的眼神吵得头疼,眼一闭心一横也拜了下去。

这上有大福寺方丈批命,下有先帝圣旨,前有谢景谙为了一己之私导致大齐成了如今的局面,后有九州其余四国联合客路阁集体讨伐。

辛如练称帝顺天应时。

更何况他的宝贝女儿还是第一个跪的,他要是不跪说得过去吗?

这朝中两个说话最有分量的官员一拜,其余持观望态度的官员也跟着拜了。

不一会儿就全都跪了下去,万人齐呼:“恭请陛下登基。”

高台之上,祝从浓牵着辛如练的手,二人相视一笑。

不管你做什么事,阿姊永远站在你这边。

字迹是她仿的,这也是父皇允许的。

许是觉得亏欠母妃,父皇待他极好。

小时候父皇就经常手把手带着她写字,时间一长,她和父皇的字也越来越像,像到她的字和父皇的字混在一起时,就连大臣也分不清楚是谁写的

当然这件事没有人知道,因为她从不在人前展示字迹。

至于圣旨做旧,这就更简单了。

她虽然不喜欢这些争斗,但只要她想做一件事,那就没有做不成的。

年关前一天,辛如练顺利登基称帝,追封生母阮良桐为仁德太后。

此后大御、大燕、大乐、大魏以及客路阁纷纷撤兵。

原本以为四国围剿,这会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恶战,但到最后似乎除去死了一个皇帝,并没有带来任何伤亡。

四国征讨就这么兵不血刃地化解了。

辛如练登基后半个月,褚楚回到大乐,受储君印,于开年春继承大统。

大乐帝后来看过辛如练,也知晓了当年粗心抱错,致使两个孩子与亲生父母骨肉分离的事。

对于辛如练和褚楚,他们满心亏欠。

辛如练觉得事已至此,过去的事就过去了,像现在这样,对她和楚楚都好。

佘九仓在知道阮良桐被害后,毫不犹豫跟着去了。

辛如练追封其为圣德大夫,与仁敏太后合葬。

江书改守着佘九仓和阮良桐的丧葬事宜结束后,也回了大魏继承皇位。

赵断鸿原本是要把豹将绑了来给辛如练赔罪的,可豹将也是个硬气的,宁可自杀也不愿到辛如练跟前来谢罪。

于是赵断鸿便以管教属下不力的名头留在了辛如练身边,美其名曰为豹将赎罪。

辛如练不止一次给他说过不用这样,但耐不住赵断鸿脸皮厚,说什么都要赎罪,也就由着他去了。

佘九仓死前把解药交给了宋培印,宋培印却说不用了,以前他或许还有反了整个大齐的想法,但现在,他不会再对大齐有不臣之心。

对于每个人来说,好像什么都圆满了。

只有一个人再也没有出现。

明明夺位的时候他的存在感那么强,可是真告诉辛如练,这个人早就不在了,她自己都有些恍惚。

大御帝后也知道了晏行舟和辛如练的事,因为丧子悲痛不已,无心理政,便把大御所有事宜都交给了辛如练。

辛如练每日除了处理大齐的政事,还要亲自审阅大御的事务,总是忙到深夜。

她习惯性地把自己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很满,因为只有这样,她才不会去想别的。

就这样持续一段时间后,祝从浓来找辛如练,说她见不得她这般辛苦,便想着眼不见为净,打算去大魏玩玩。

辛如练再问,这才知道江书改昨天给祝从浓寄了一枝牡丹花来。

是在大魏那种冰天雪地里盛开的,很是稀奇,是以刚开花,江书改就让人八百里加急送到了祝从浓手中。

然而也仅仅送了这么一枝牡丹花,其余的什么也没说。

祝从浓说她想去看看雪地的牡丹是什么样的,辛如练也不再拦着,拨了人手送她去大魏。

临行前祝从浓拉着她,嘱咐了她许多,什么天冷了要添衣,口渴了要喝水,事无巨细,说了很多。

尤其让她好好休息,不要为了政务拖垮了自己的身体。

以往阿姊也不是没有这般嘱咐过她,但这一次辛如练总觉得有些不太对,感觉她更像是在交代遗言。

阅读她心如练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