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明

《霸明》

第180章 一条路走到黑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唐通看到周围几个仆人各自捧了一个沉甸甸的红绸包袱过来,心里已经明白,他暗暗掩饰住心中的喜悦,故意装出诧异的表情问道:“这是什么?”

那几个仆人将包袱放在了桌子上,立刻退了出去,吴三桂也命人继续斟酒,他笑着打开其中的一个红绸包袱说道:“这次老唐千里迢迢赶来,一路上实在是辛苦了,我特意准备了这五千两纹银,聊表寸心,还望老唐你笑纳。”

唐通虽然知道包袱内是白银,却没想到吴三桂居然这么大方,心里惊喜交加,将面前的酒杯一饮而尽,笑道:“那真是却之不恭,受之有愧了!平西伯,你若是有什么需呀帮忙的地方,请只管说,我老唐一定会尽心尽力去办,哈哈……”

吴三桂见他的表情开始缓和,也赶紧说:“老唐啊,你这就见外了,咱们可是生死之交,还分什么彼此呢?事情是这样的,归顺王一凡的事情,我明天还打算召集关宁的文武官员商议一下,看看大家的意思。”

唐通笑着说:“吴老弟啊,我唐通是个粗人,说话一向都很直。俗话说家有百千口,主事在一人,现在是否投顺晋王,我看决定权也在老弟你的手里,是不是?”

吴三桂见唐通老奸巨猾的样子,心里暗暗骂了一句,面上却不动声色地说:“老唐啊,话可不能这么说,虽然我现在是军中领袖,但也不能搞一言堂啊。明日不单要和文武百官商议,更要和重要缙绅商谈,才能得到最终的决定。”

唐通惊讶地问:“怎么?还要和地方豪绅商谈?现在降与不降不都在老弟你的一句话么?与这些地主豪绅何干?”

吴三桂忙摆摆手道:“老唐,你这话可就错了。这一次关内百姓有十几万随我入关,就驻扎在附近的县内,倘若我一意孤行,不和当地士绅商量,一旦要是决定归降,那么这些百姓岂不是会产生变数?我看啊,还是必须和这些乡绅商议为好。”

唐通心知这是吴三桂的托词,但也不便当面点出,就笑着说:“吴老弟啊,你思虑周详,看起来我恐怕真的需要在此留宿二、三日了。”

吴三桂也笑着说:“老唐说的极是,如此重要之事,绝对不可以操之过急。”

唐通只得苦笑地点了点头,勉强同意在山海关停留几天。

他忽然正色道:“平西伯,你我可是松山战场上的生死之交,又都是崇祯帝敕封的伯爵,咱们俩的感情非比寻常。这次奉晋王命前来劝降,还带着令尊的一封书信,但平西伯你自从和我见面以后,就一直咬死牙关不松口,这不是明着让我为难么?”

吴三桂见他一脸严肃的样子,心里不免有些为难。

但唐通却在此刻将话锋一转,笑着道:“平西伯啊,你想得太多了,但有一件事情你却是大大失策了。”

吴三桂忙问:“不知道老唐你说的是什么事?”

唐通凝神注视着吴三桂,一字一句道:“明朝其实气数早就尽了,这一点大家心知肚明,可你出关之前,却将全家老小都留在京城,这还不是大大失策?若是你不降王一凡,他一怒之下将你的全家老小杀个一干二净,那么世人将如何说你?老弟啊,你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吴三桂想到京城里的亲眷,也是愁眉不展地叹了口气:“老唐啊,我问你一句,我的家人现在在京城里可好?”

唐通见吴三桂为之动容,就故意挑拨道:“我没有入京,因此对这些事情并不清楚。但看你现在为了博取大明忠臣的虚名,就要牺牲老老少少三十多口的性命,难道你真得忍心?”

吴三桂心中酸楚,忍不住泪流满面,他悲切地说:“先帝一向不辞劳苦,励精图治,绝非亡国之君。但只可惜他秉性多疑,动不动就诛杀大臣,松山败亡之后,宁远早就是关外孤城,我舅父祖大寿因为粮尽援绝,也不得不降。皇太极也派人送来两次书信劝我投降,可是都被我严词拒绝。但崇祯帝对我依然不放心,下旨调我的全家老小移居京城,这才算放了心。我虽然身为边镇大将,但这种事情岂敢和崇祯帝争执,也只能听之任之,谁想竟然酿此大祸!”

唐通见吴三桂一脸悲痛的样子,心里也暗暗有愧,就赶紧劝说了几句。

吴三桂擦了擦眼泪,又和唐通说了一会话,就安排他住在了收拾一新的行馆内。

他立刻派手下的亲信将行馆严密封锁起来,不让一个人进出,名为保护唐通的人身安全,实际上却是将他软禁起来。

唐通虽然心知肚明,却也只得无奈就范。

吴三桂回到家中,想着现在的纷繁事务,竟是彻夜难眠,此刻,一个细作从关外回来,给他带来的北方满清的具体动向。

他立刻召集将领和幕僚展开会议,将清兵不日就要南下的消息说了出来,大家听到清兵有意出关,就对王一凡的威胁的更加有恃无恐,会议上不时有人慷慨激昂地向吴三桂表达决心,更激动地挥舞着拳头,以示绝不投降的信心。

吴三桂见将领们个个都抱定了不降的决心,心里也慢慢坚定起来。

中午,他在行辕中设宴款待唐通,说明他同麾下文武百官最终商议决定,打算继续效忠大明,誓死不降,若王一凡率军前来进犯,他就会率关宁将士在山海关外和王一凡决一死战。

虽然唐通心里也早就做了最坏的打算,但这个结果还是让他大为失望。

唐通见吴三桂如此坚决的样子,就试探地问:“平西伯,是不是已经得到了满清鞑子兵即将南下的确实消息?”

吴三桂故弄玄虚地说:“这个我可是一点消息都没有,自从我率军入关以后,和关外就断绝了联系,满清的动静我根本一无所知。”

唐通一脸为难地问:“那我这次岂不是无功而返。不如这样吧,吴老弟,你替我着想,就干脆和王一凡写封回信好了。”

吴三桂义正言辞地说:“我是大明的平西伯,所谓正邪不两立,官贼不相交,这个书信我不能写。至于你们带来犒军的财物,我已经命人写了一个收条,让你们带回去。”

唐通叹了口气,说道:“好吧,既然吴老弟你决心誓死尽忠,那我也就不多劝了,今日午宴之后,我下午就启程,向晋王报告这里的消息。”

吴三桂点头道:“老唐你既然有使命在身,我也就不便强留,为防一路上你们有危险,我已经派了一百骑兵拿着我的令旗准备护送你们回去。”

唐通叹道:“你想得如此周到,真是让老哥我汗颜了,咱们虽然这件事上谈不拢,但过去的交情毕竟还在。”

吴三桂便命人立刻摆开宴席,将菜肴和热酒端了上来,唐通喝了一口酒,忽然道:“吴老弟啊,你虽然已经下定决心,但目前却依然人少势孤,而且山海关也是弹丸之地,我看你意态如此坚决,势必是得知满清就要南下,才敢与晋王对抗,你说我说得对么?”

吴三桂心里一惊,暗想这个唐通也不简单,却见旁边一阵香风扑面而来,却是陈圆圆和几个丫鬟又来斟酒了。

这个陈圆圆一进厅内,顿时满室生辉,唐通见了陈圆圆的以后,也是忍不住心中一动,暗暗惊叹吴三桂的艳福不浅。

却见陈圆圆从一旁的丫鬟手中接过酒壶,笑盈盈地上前给唐通斟酒,同时温言软语地说:“祝唐大人官运亨通,节节高升。”

唐通看着陈圆圆那握着酒壶的白皙小手上,惊叹不已地喝完了杯中酒。

只见这个陈圆圆带着青春靓丽的笑容,举手投足之间更有一股娴静秀丽的气度,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她替座上的唐通和吴三桂倒完酒后,就转身走了出去。

唐通原本很关心满清入关南下的消息,但被陈圆圆这么一打乱,也就不再追问,而是端着酒杯对吴三桂笑道:“吴老弟,你真有眼光,可令我羡慕死了。幸亏这次王一凡让我带来陈圆圆给你,若是她留在京城,恐怕也很难保全。”

吴三桂心里暗怪唐通的失态,但却不好明说,只得也举杯和他碰了一下,说道:“俗话说明人不说暗话,我看老唐你虽然投降了王一凡,但他也不会拿你当自己的真正心腹。咱们是历经生死的患难之交,情分非比寻常,现在你就要走了,我也斗胆说一句肺腑之言,还望你不要见怪。”

唐通忙道:“吴老弟何必如此客气,我们俩的关系那自然是不用说了,有什么话你只管说出来,愚兄听着就是。”

吴三桂微笑着喝完了杯中酒,信心满满地说:“虽然现在我兵力不多,但却并不担心,随我进关来的百姓中有不少都是年轻丁壮,只要我一声令下,凑出一支十万大军并非难事。”

唐通点了点头,继续问道:“这个我相信,可是你这些兵马的粮草何来呢?”

吴三桂继续说道:“我的粮草也至少可以支持半年,就在我入关之时,早已将关内的粮草从海路运到了山海关的附近海边。现在我手里有精兵十万,而且个个都怀着效忠明朝的必死之心,足以以一当十,另外,粮草也足够支持半年,再加上我现在是以逸待劳,还有那些火炮火器,王一凡不来就罢,他一旦前来,必然讨不到好。”

唐通听他说得理直气壮,心里却不以为然,他突然问:“莫非吴老弟真的打算向满洲借兵么?”

吴三桂摇了摇头:“我是明朝的边关大将,和满清早有不共戴天的血仇,虽然大明已亡,但这种投靠外虏的事情我绝不会做,此刻,我打算为大明守此孤城,并号召天下勤王之师共起反抗王贼。”

唐通越是看吴三桂不肯承认和满清勾结的事情,越是相信满清的鞑子兵已经做好了准备入关南犯,但他也不愿多问,希望和吴三桂继续保持着目前的朋友关系,说不定日后自己可以用得上,想到这里,他笑着问:“既然如此,那吴老弟,咱们相交一场,这次我很快就要和你分别,不知道你还有没有什么地方需要老哥帮忙?”

吴三桂赶忙说:“有,正有一件事情需要老哥你鼎力相助。之前我对你说出我不愿投降的意思,那是因为相信你是我的真朋友。可是你这次回到北京之后,可千万不要这么直接告诉王一凡我不肯投降,不如说得稍微婉转一点。”

唐通笑道:“那依老弟的意思,我该怎么说呢?”

吴三桂沉吟道:“还望老哥这次回去以后,不要直说我拒绝投降的事,就说我还在犹豫不定,之后自然会写一封书信带给我的父亲,将我宁愿粉身碎骨的消息告诉父亲。”

唐通听他说了这句话,心里一阵胆寒,他也以为王一凡不是自己之前认为的开国立业之主,现在看到吴三桂如此坚决,再加上满清即将入关的消息,心里也开始动摇起来。

唐通试探地问:“虽然老弟你如此坚决,但在信里是不是要委婉一点,免得家人替你受过?”

吴三桂坚决地说:“我之前也曾为此犯难,但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我自幼熟读圣贤之书,更是责无旁贷。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只是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做。”

唐通想了一下,就出主意道:“有了,吴老弟你不妨效仿楚汉相争时刘邦的计策,在信内毫不留情地斥责令尊不能尽忠殉国,将他狠狠斥骂一番,或许王一凡就因此不会伤了你全家老小的性命,也未可知?”

吴三桂暗暗在心里骂了唐通出的这个鬼主意,暗想唐通站直了说话不腰疼,这实在是拿着自己全家老小的性命去赌博,万一王一凡要是恼羞成怒,自己一家三十余口都死无葬身之地。

但此刻,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写了这封信,让唐通带着上路。

阅读霸明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