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

《《孝经》

第40章 为母捐肾 感动中国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讲到身体发肤,夫子的教诲意思很深很广,可以开解得很细致。我们的身体既然是受之于父母,就跟父母是一体。当父母需要的时候,我们是可以连自己的身体都贡献出来的。所以我们常听到古人割股疗亲,为了给父母治病,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作为药引。现在,同样也有这种感人的事例。

2005年,国内评出了十大感动中国的人物,其中有一位孝子,当时三十八岁。他的母亲在2004年患了尿毒症,只有换肾才能够让他母亲康复。可是找肾源很不容易,所以他就决定把自己的一个肾捐出来贡献给自己的母亲,并且没有告诉他母亲。为什么?因为母亲都很爱儿女,如果知道子女要为她献肾,他说他妈妈宁愿跳楼都不肯接受。所以就瞒着母亲,在医院里做了换肾手术。手术也很成功,后来母子两个人都康复出院了。到出院的时候,他母亲还不知道自己身上这个新的肾来自于儿子。

医院的医生深受感动,后来就把这件事情报告到了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委员会。当评委会记者来采访还躺在病床上的这位孝子的时候,他说,像奥运冠军,还有二十多年出生入死的缉毒警察,还有艾滋病的防治专家等等,这些人当选,都是对国家做出了很大贡献,我只是为母亲、为家里做了点事情;母亲生我养我,我所做的这一点点还不到她给予我的万分之一,真想不到大家给我这么高的荣誉。

孝子的孝行,启发了多少人的孝心,所谓“慈母身上肾,孝子一片心”。孝心就是跟父母一体的观念,自己的身体当然就是父母的身体,把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回报给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所以他本人不觉得有什么值得表彰的,这叫道。道是什么?自然的,本来就该这么做的,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没有人教,他本来就是这个想法,就是一体的观念。

四、立身行道扬名显亲

经文:【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邢昺《正义》说:“哀公问》称孔子对曰:‘君子也者,人之成名也。百姓归之名,谓之君子之子。是使其亲为君子也。’此则扬名荣亲也。”

这是《正义》引用《哀公问》中孔夫子说的一段话。“君子也者,人之成名也”,一个人他的德行达到了君子,大家都敬仰他,所以人就成名了。这个成名是所谓实至名归,不是他自己想贪图这个名誉,是自自然然人家对他有这份敬仰、爱慕、尊重,即“百姓归之名”;百姓都仰慕他,自然称道这位君子是某某人的儿女,其父母也都被称为是君子,即“是使其亲为君子也”。

阅读《孝经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