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

《《孝经》

第60章 地方领导 孝亲爱民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我们看到在2005年元月,中国评出了“十大孝子”,其中有一位叫李世同,他是河南省杞县的政协副主席,一个地方的领导。

◎爱心功臣敬老孝老

这位政协副主席是一位孝子,对父母爱敬,而且能够对全县的老人都尽到爱心和孝心。多年来他深入到本县的五十多个行政村进行调查,了解老人们的生活状况。他发现村里的老人,生活愉快的占百分之二十,一般情况的占百分之二十,而受委屈、遭嫌弃的有百分之四十,受虐待、受遗弃的有百分之二十。也就是说,超过半数的老人心情都不愉快,都遭到委屈、嫌弃,甚至虐待。而这些老人家们,百分之七十的都是靠自己劳动养活自己的;一半靠自己、一半靠子女供养的只有百分之二十;完全由子女养活的只有百分之十。这种情况说明大家爱亲、敬亲做得不够,李世同决心要改变这种状况。他就在县里面发起组织成立了“敬老孝老志愿者活动协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敬老爱老活动。比如说,亲自做敬老爱老的教育报告会六十多场,听众达到七万多人。这是“德教加于百姓”,在他直接关怀、帮助下解决的老人和子女的纠纷案件,达到两百多件;他还发动开展“敬老爱老思想教育进万家”的活动。通过办这些活动,启发大众的孝心,达到教育的目的,所以大家称赞他是“老年人的贴心人”。

他是爱心功臣,是敬老孝老的楷模。

◎孝心广大重在落实

孔子在《孝经》中说:“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于德义,而民兴行。”真正用广大的孝心、爱心对待一切的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百姓看到他这么做,也纷纷效法,也就不会嫌弃、不会虐待自己的父母。“陈之于德义”,是讲教学,自己做好还不够,还要去讲、去教学,推广、宣传德义忠孝的道理,民众学到了,就能够自然的行孝。

因此,李世同也是在行“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的工作。

每个人都应该、也都能够行天子之孝、行诸侯之孝,都能做到五孝,这才叫活学活用。只有用到生活中,圣贤之教对我们才有真实的益处,否则学到最后,只是增长一些皮毛常识,对自己的生活、对自己灵性的提升,没有太大的用处。恩师说的“学儒”和“儒学”,区别在此。我们学这些儒学典籍,学儒,学得跟圣人一样,学得跟孔子一样,落实了德行,这是学儒。我们不是单纯搞儒学研究。单纯做学问,搞研究,写报告,写论文,“长浮华”,对人民百姓,对真正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没有什么真实利益。我们学习儒学典籍,学儒,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重在落实。

阅读《孝经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