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

《《孝经》

第220章 修身慎行 不辱祖先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对自己的父母尽孝,对祖宗能够“致敬”,最重要的是自己“修身慎行”。“修身”就是把身上的错误、毛病、习气修正过来,断恶修善,成就自己的德行,这叫修身。“慎行”是还没有犯错误时要非常的谨慎、小心,不可以去犯,每天都以恭敬之心、谨慎之心做事,哪怕是细节上的行为,都不可以疏忽,不可以放逸。

古人讲:“细行不矜,终累大德。”细节上面如果不认真、谨慎去防范,日久天长积小恶就成大恶,就会让本来的大德行受到亏损。所以古人讲:“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都是每日要下检点反省功夫,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观照自己的言行,乃至起心动念。想到有没有对不起父母,对不起祖先?一个真正有孝心的人,他就会处处想到自己一言一行是否辱没了父母、祖先的声誉,所以他能够“修身慎行”。

有这样一句批评的话:“这个孩子一点家教都没有。”古人看来这是非常大的耻辱,“没有家教”,就是污辱他的父母、祖先。他没有德行,不但是自取其辱,而且把父母、祖先都辱没了。人家会想,有其父必有其子。古人处处都为自己的家族着想,所谓以家为本,不是以自己个人为本,所以他所想的就是如何不辱没祖先的声名,如何能够光耀门楣,让自己的父母、祖先荣耀,有这份心,他立德修业必定能够有所成就。

唐玄宗《御注》:“天子虽无上于天下,犹修持其身,谨慎其行,恐辱先祖而毁盛业也。”“天子”就是国家领导,虽然是万民之上,“无上于天下”,天下人他是至高无上的,地位、富贵都是万人之上,但是不可以有骄慢之心,还需要“修持其身”,身有过恶必当驱之。把自己身上的过失、毛病、错误,要去除干净,每天都检点过失,每天就能够有进步。如果今天从早到晚下来,没反省到一天的过失,那这一天就没有进步。人没有成圣人之前,必定有很多过失,要天天的反省、改过,真正的圣人也是通过不断的改过而成就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等把过失都改完了,一丝毫过恶都没有了,就成圣成贤了。所以“修持其身”,不论地位高低贵贱,人人都要做。

◎谨身口意防贪嗔痴

“谨慎其行”,还没有犯的过恶,也要非常的谨慎,防范于未然。“行”包括身、口、意这三种行为。眼睛、耳朵都不接触那些污染,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心里常存道德、仁义、礼,用圣贤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每一言、每一动。“谨慎”,凡是不符合圣贤教诲的,就不能做、不能看、不能听,甚至不能想。“谨慎”不仅是身、口的造作,而且要在起心动念处防范,这才是真正的谨慎。

身体不能造杀、盗、淫,杀生、偷盗、邪淫。什么是杀生?杀害一切众生的生命这叫杀生。动物都不能杀,更何况人?而且这个杀生在念头里都不能有,如果有杀的念头,虽然身体还没行动,已经算是造了杀生的这一条业。真正的圣人、君子,对自己的心负责,就是样样都以良心做标准,良心是人人本有的,就是“人之初,性本善”。

偷盗就是别人不同意,或者未经允许,拿了就是偷盗。不仅身体不能偷盗,心里连偷盗的意念都没有,甚至连占人便宜的意念都没有,谨慎其行。

戒邪淫,就是不正当的男女关系,这些事不能去做,连念头都不能有,做一个正人君子。心里没有邪思,没有那种贪欲,有贪欲就有苦,所谓欲为苦本,所以圣人让我们谨慎其行,让我们守规矩!为的是让我们离苦得乐。

口不能够犯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的过失。妄语就是说骗人的话,欺骗别人,也欺骗自己;两舌就是说人是非,背地里说人的坏话,挑拨离间;恶口就是说骂人的话、粗鲁的话、伤害别人的语言;绮语是花言巧语,说一些不负责任的话,甚至是一些无聊的、低级的玩笑等等。

身、口这些不好的行为我们都要努力戒掉去除。

意念上不能够有贪、嗔、痴。贪是贪欲、贪婪、贪得无厌,君子之所以跟小人不一样,就是君子无贪,“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讲求的是道义,小人贪求的是名利,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君子只求道;嗔恚是心有不满、有怨恨、有不平,生气、嫉妒,包括傲慢,稍不满意就大发雷霆等等,这是一种大烦恼;痴,愚痴,不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迷在眼前的境界里面,不懂因果,不知道要积功累德,要孝敬父母、恭敬祖先,一天到晚糊里糊涂,悠悠度日,甚至造作不善,辱没了先祖,毁坏了“盛业”,盛业就是盛大的家业。

所以要把贪欲、嗔恨、愚痴都放下,恢复我们的本性本善。

◎天子庶人一理同源

这里唐玄宗是讲天子,实际上每个人都适用,因为自己不能够修持其身,谨慎其行,就会让父母、祖先蒙羞。自己没有德行,福报也就没有了,就不能够延续祖先留下来的家业。这些家业是祖先积功累德、辛苦经营而成就的,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德行,把它毁于一旦,这就是大不孝。

就像古代的一个王朝,如果皇帝是昏君,沉迷于酒色,不理朝政,不能够修身慎行,或者是好听谗言,损害忠良,最后导致王朝被推翻,让祖先遗留下来的家业毁了,这就是大不孝。要使家业能够延续长远,重要的是在家庭里教育后代,让后代子孙从小就受到良善的教育、伦理道德的教育、孝道的教育。所以他凡出一言、行一事,都会非常谨慎,看自己是否对得起父母祖先,是否能够保家护国。

阅读《孝经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