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华上下五千年》

第204章 黄袍加身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在契丹称雄于北方的时候,南方正处于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时期。公元951年,郭威建立了五代的最后一个朝代——周(史称后周)。

郭威在位仅三年便去世了,他死后由养子柴荣即位,即周世宗。但周世宗在位的时间也不长就病逝了,皇位传给了年仅七岁的柴宗训(谥号恭帝)。宗训年幼,由宰相范质、王溥辅政。而后周的实权却落在了赵匡胤手中。

赵匡胤原来是后周的一员战将,曾在周世宗执政时期屡建战功,深得周世宗的信任,被任命为殿前都点检,掌管着后周的精锐部队——禁军。

世宗死后,宗训年幼,掌握着实权的赵匡胤就有了夺位野心。京城内都传言都点检要做天子了,百姓们为防朝廷争斗会祸及自身,都纷纷逃难,只有朝廷内还一无所知。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开封城内一片繁华热闹景象。廷迁内正忙着庆贺春节,文武百官正在向皇帝朝贺新年的时候,突然接到河北边关的紧急奏报,说北汉和辽联合攻打后周边境。

皇帝年幼惊慌失措,大臣们慌作一团,最后,在未辨虚实的情况下,由范质做主,派赵匡胤率兵抵抗。

赵匡胤领旨以后,立刻征调京城和地方的兵马。正月初二,大军从京城出发,浩浩荡荡地向东北进发。跟随赵匡胤的有他的弟弟赵光义和亲信谋臣赵普等人。www.tcknh.com 侠客小说网

当天晚上,大军走到离京城四十余里的陈桥驿,赵匡胤命令就地安营扎寨,驻扎下来。士卒们倒头就呼呼睡着了,一些将领却聚集在一起,悄悄商量。有的说:“我们拼死拼活地去打仗,而皇帝年幼,将来谁会记得我们的功劳呢?不如我们就立赵都点检为皇帝吧。”

众人考虑后,都同意这个建议,并派人去把这个意见禀告了赵光义和赵普,这正是他们求之不得的。于是,连夜赶制龙袍。

天快要亮的时候,众人拥入赵匡胤的帐中,不等赵匡胤开口便将龙袍披在他身上,赵匡胤假装慌乱推托,而众将士早已跪倒在地,高呼“万岁”。这样,赵匡胤就不再推辞了。

赵匡胤深知这些人也都是为了升官发财才拥立自己为帝的,所以他对众人说:“你们自贪富贵,立我为天子,我的命令都能听从吗?”拥立者们一致表示:“愿听命于陛下。”

于是,赵匡胤制定了严明的军纪:回到开封后,对柴宗训和太后及众大臣都不能凌辱施暴;回京途中不得抢劫财物。

大军一路秋毫无犯地开往京城,守城大将石守信、王审琦是早已联系好的,军队一到,开门迎接,反对的人都被杀死。

当赵匡胤率军回朝时,后周群臣早朝未退,他们被拥至赵匡胤跟前下拜,口呼“万岁”,表示顺从。而范质等人见回天乏术,只求一条生路。赵匡胤封恭帝为郑王,和太后生活在一起。

赵匡胤希望用古代禅位形式取得后周政权,于是由翰林学士替恭帝写好禅位诏书,行过禅位礼后,赵匡胤即皇帝位,仍定都汴京(今开封,汴音biàn),改国号为宋,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混乱局面,为重新统一国家奠定了基础。但北宋政权还不稳定,反对势力尚待平定,朝廷内部也有许多事务需要解决。

阅读中华上下五千年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