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求索

《官路求索》

第33章 利益上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第三十三章 利益(上)

看着罗天林从公文包内取出的专业地质勘探图,不管是杨大庆还是余国民,包括秦爱民都只能是大眼瞪小眼,这种专业性极强的图纸显然不是他们能够看懂的,不过罗天林显然也十分了解三人的现状,连忙在一旁指着足有一米见方的图纸比划了起来。

“这张图只是勘探队初期的勘探成果,按地质队的李队长说,一份正式的勘探报告最少还需要两到三月才能真正完成,不过根据他的经验,我们乡地底的煤炭贮量应当不会低于三千万吨。”

说到这里,罗天林忽然在图上点出了三个位置,“这三个位置的地表离煤层最近,如果要开矿,这三处是最佳的选择。”

随后罗天林又比划了三个地方,道:“李队长说这里有几处离地表比较近的小煤带,大约离地面只有数十米,虽然贮量少许多,但开采成本很低,十分适合建立小煤矿。”

一听罗天林这番话,杨大庆与余国民还有秦爱民不由的又对视了一眼。

过了好一会,杨大庆忽然道:“如果真是这样,我看煤矿的建设也应当作为我们乡下一步的主要工作目标,余乡长,你看呢?”

余国民沉思了一会,之后又若有所思的看了看会议桌上的地质图,这才开口道:“现在的煤炭价格这么低,办煤矿能赚钱吗?”

余国民的忧虑对于现在来说十分正常,毕竟煤炭对于国内来说并不是什么稀缺资源,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煤炭资源,加之计划经济时代建立的大量国营煤矿,这煤在国内也就一直处于一个供大于求的状态,加之国家对煤炭价格的政策控制,以及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特别是这些年物价的持续上涨,煤矿相比起其它的行业也就变得越来越不赚钱,就拿开河来说,除了那些煤质较好,开采成本较低的小煤窑,很多煤质较差,开采成本较高的小煤窑一年下来反而还不如干煤炭运输的赚了多。

以至于原本很多开小煤窑的矿主都在市里做起了其它生意,据说开河市有一位改行做服装生意的矿主在市区里开了三家服装店,一年下来就赚了十来万,这钱赚得可比开煤矿来得轻松,还不需要成天提心吊胆害怕井下出什么事故,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开煤矿简直就算得上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毕竟有那笔钱随便投在市里干点什么也比开煤矿自在。

不过秦爱民并不这么想,身为真正的煤矿子弟,他当然很清楚国营煤矿不赚反亏的主要原因,虽然有时下煤价过低的原因,但更多的原因还是在政策方面,就拿开河煤矿来说,每年供应开河钢厂、火车站以及开河火电厂的计划煤便占了全年产量的近三分之二,而这部份计划煤的价格远低于市面价,或者可以说就连时下的开采成本都远远不够,于是整个煤矿的利润,包括计划煤部份的亏损就全压在剩下的三分之一产量上。

工人的工资一年比一年高,退休的工人一年比一年多,而煤炭价格却一直没有什么起色,特别是占了绝对大头的计划煤,更是一直没有大变化,以至于逼得煤矿不得不拼了命的扩大产量,希望能多出煤,结果自然就是年年突击、月月先进,天天标兵,一切以产量为最高目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自然就导致事故频发。

至于小煤窑矿主为什么不愿意开采煤矿,原因并不在于小煤窑不赚钱,只是在于小煤窑比起其它的生意不赚钱,这些先富起来的人可以说一个比一个精明,他们自然是哪里赚钱哪里去,以至于不少找到新财路的矿主干脆卖矿离场。

再说对于乡政府而言却不能光以效益来论煤矿,毕竟对于政府,赚钱虽然重要,但却并不是唯一,只要煤矿建起来了,自然需要工人,只要出了煤,就算乡政府不赚钱,但最少工人的工资还是能够保障,而工人们能拿到工资,大石乡的经济自然也就能够好起来,不说小康,一个温饱至少还是可以做到的,而这也是秦爱民想要推动煤矿的主要原因。

当然,煤矿也不可能永远像现在这样不赚钱,对此秦爱民是深信不已。

“我倒觉得我们乡应该把煤矿建起来,我算了一下,等水泥厂开始正常生产,这煤炭的需求就将源源不断,如果从外面把煤运进来,不说煤价,就运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如果我们乡有自己的煤矿,不但这笔运费能够省下来,还能自产自销,哪怕是煤上赚钱不多,但这样却能降低水泥成本,还能通过煤矿解决我们乡大量闲散劳动力,完全称得上是一举多得。”

面对秦爱民的这番话语,杨大庆是暗暗的连连点头,可以秦爱民说这番话跟他的想法是不谋而合,而且简直是说到他心里去了,他之所以从余国民来到大石乡便对余国民有看法就是因为余国民有时候实在是太功利了一些,虽然能力不错,但很多时候根本就不懂得所谓的大局,这让他很是担心他退休之后大石乡的命运。

秦爱民说完这番话,先是看了看杨大庆的神情,随后又看了看余国民的脸色,但两人都一副高深莫测的坐在那一言不发,实在是有些让秦爱民摸不着头脑,他总感觉两人今天有些怪怪的。

又过了好一会,余国民终于率先开口道:“乡里准备成立水泥厂筹建工作组,计划是由我任组长,你跟即将到任的一位副乡长任副组长。”

秦爱民对于自己成为副组长并不怎么吃惊,但一听到即将到任一位副乡长却不由的大吃一惊,大石乡现在就已经有了七名副乡长,如果再加上一位那就是八位,一个小小的大石乡又怎么需要八个副乡长。

杨大庆看了看一旁同样听得目瞪口呆的罗天林,道:“先去把会议室门关好。”

罗天林连忙快步将原本虚掩着的会议室房门关了起来,随后又连忙在秦爱民下首坐了下来。

罗天林坐好,杨大庆才接着道:“最近我们乡动作太大,上面有人开始眼红了。”

阅读官路求索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