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

《省委书记》

第8节:省委书记6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他知道,此时此刻自己的脸色有一点灰白,甚至说它”苍白”,大概也不为过……

他还知道,郭秘书此刻一定坐在机舱过道对面那个离他最近的座位里,在密切地注视着他。

郭立明是个好秘书。该他做的事,一件都不会少做。不该他做的,绝对不会多做一件。特别难得的是,他总是消失在需要他消失的时候,出现在需要他出现的那一刻。贡开宸还知道,此刻,郭立明内心里一方面是担心他身体状况发生意外变化,另一方面是在想寻找一个合适的当口,向他汇报马扬的详细情况。贡开宸知道,在这件事情上,郭立明会做得非常主动的。虽然贡开宸没有授意,但是,郭立明一定会主动地千方百计地去搞清楚这个马扬的底细。

但此时此刻,贡开宸并不想听郭立明的情况介绍。此时此刻还有一件比”马扬”重要得多得多的大事,需要他趁飞机降落前仅有的这一两个小时里,对它进行一次最后的估量:此次,他带了一份请辞报告去北京。他要认认真真地再合计一下,再盘算一下,见了总书记,到底要不要主动提出辞去K省省委书记一职,主动为K省这两年发展的滞后、缓慢,承担应该由他来承担的那份责任。如果要提,什么时候提出最为合适……

请辞报告在抽屉里已经放了许多天了。是他自己起草的,修改了很多遍。也许是因为”痛下决心,如释重负”的缘故吧,一开始就写得很顺手,一口气写了五六页,说了许多”心里话”。写完后,心里果然轻松了许多,甚至还生出些许”悲壮”之情。有几个核心段落,写得相当有文采,重读之余,不禁感慨系之,怦然心动。但经验老到的他从不相信信手拈来的”成果”。于是按老习惯,将它丢进抽屉,冷静地锁了一个星期左右,而后再拿出来审读。果不其然,觉得当初下笔未免有些感情用事了,字里行间隐隐地却又是顽强地透露着一股不该有的”委屈”。大加砍削,剩下一页半左右,再冷一冷,锁它两天。而后他字斟句酌地又推敲了几遍,改去了所有带感情色彩或有可能引起误解的用词和语句,把通篇的主旨完完全全、干干净净地锁定在”责任”二字上。

这件事,要不要跟常委们打个招呼呢?犹豫再三,觉得还是先不要声张,以免引得满城风雨,杯弓蛇影。等了解到中央的确也有此意以后,再去做工作,为时也还不晚。为防泄密,他甚至都瞒住了小郭,没按通常会做的那样,把草稿交付郭立明去誊印,而是取出五年前从北京琉璃厂荣宝斋买的那本木刻水印仿古信笺,磨一池墨汁,舔饱毛笔,亲自将草稿恭恭敬敬地誊抄了一份,签上名字后,还郑重其事地盖上了一方私印。端坐在办公室那把布面的老式软垫圈椅里,他居然面对着那方仿宋铁线阳刻大红印章,闷闷地呆坐了好大一会儿,一遍又一遍默读着这份简约、恳切到了极点的报告,唇角不禁略略地浮起一丝苦涩的微笑。是的,此举在他,并非只是个”姿态”,更不是借机要给中央哪个部门、哪位领导施加什么”压力”,也不是以此宣泄多年来工作中积累的怨气,不,他是真诚的。他真诚地要以自己的”请辞”昭告天下:他贡开宸愿意为自己没能做好的事负一切应负的责任,并恳请后来者能从中汲取应该汲取的教训,真正办好K省七千万人这一档档大事。但教训到底在哪里呢?一想到”教训”,他又难免激动起来。

教训?众说纷纭,实在是众说纷坛啊……

假如总书记问到这一点,自己能把它说清楚吗?说不清?还是说得清?

胀懑的胸臆间,顿时又自觉异常地沉重起来……呈现在眼前的这两页仿古木刻水印信笺和一笔一画俱端正凝重的字迹也仿佛模糊了,并且晃动着飘摇起来,唯有那方大红印章在飘摇中越来越显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厚重……这方仿宋铁线阳刻私章并不是他最喜欢的一枚印章。誊抄完报告后,到底钤盖哪方印章,也颇费了他一番心思。这些年,贡开宸积攒了不少枚印章,最讨他喜欢的大约有那么五六枚。所谓”喜欢”,在他,主要不看石质也不看是否出自名家之手。因为,以他的地位,要得一枚名家的作品,一方珍稀的石料,都不是难事。最难的是,小小方寸之间,刻家走刀运锋,能充分营造出一种他所要的气韵和气度,能得其心而透其意,也就是我们前边提到过的那六个字:”朴素,坚硬,大气”——在这儿,”朴素”二字应该更换成”拙朴”。以此标准衡量,最后筛选出的五六枚中间,真让他爱不释手的无非也就一两枚而已。但经再三斟酌,最后用在这封请辞信上的那一枚,却并非是他最喜欢的那一枚。为什么?他觉得那一枚刻得太”大气”了。字体又是古奥的秦篆,变形中张扬着个性。”大气”,用在激战前发表的”檄文”上,可谓相得益彰。张扬个性,用在私人之间的交往中也还勉强说得过去。而今天,要钤盖的是”请辞报告”,怎么能”大气”?又怎么能”张扬个性”?”大气”了”个性化”了,再加上一个”古奥”,都会让人觉得有”不服”,以至过于”嚣张”之嫌,这都是非常非常犯忌的啊……

阅读省委书记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