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寻梦

《大唐寻梦》

第五十六章高宗驾崩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太子李贤谋反事件之后,高宗的病更加的严重了,他决定开始服食‘饵’药。

所为饵药,指的是金石之药,素有虎狼药之称,是一种狠药,说白点就是江湖术士炼的所谓的仙丹。

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因为服食‘饵’药过多,导致中毒而死。所以高宗在服食之前对自己的后事做了充分的交代。

其一,擢升裴炎为侍中,以首辅宰相协助洛阳亲王我主持朝政,命令太子李显监国,当然一切事都要天后最后拍板。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高宗李治在当天夜里吞下了‘饵’,幸运的是第二天没事,于是他又连续服食了一段时间,可是他的病情依然没有得到好转。他派人去请孙思邈,可没想到孙真人也仙逝已久了。

最后的希望也没有了。

看来只有向天求助了,他决定道离洛阳最近的中岳嵩山举行封禅大典。

高宗传令在嵩山的南麓建立一座奉天宫,作为皇帝封禅时的临时行在。

虽然朝中不少大臣都上书反对,武后也觉得已经封禅了泰山,再封其他四岳也没什意义,只是兴师动众、劳民伤财。可是看到高宗日渐沉重的病体和他强烈的求生,武后最终妥协了。

这时候关内先遭受水涝接着又是旱灾,百姓流离失所,这时蝗灾肆虐,长安和洛阳之间不少人饿死在路上,那些饥民争相抢食,堂堂的大唐盛世没想到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

一斗米由原来的五文钱一斗,变成了四百钱一斗。就连我这个大财主也没有余粮拿出来赈济灾民了。

公元683年永淳二年十月,奉天宫竣工,高宗托着病体在武后和文武百官的陪伴下,以与封禅泰山的规模向嵩山前进。

可是……

一天夜里,在奉天宫内,高宗夜里醒来,只觉得左臂麻木,头痛剧烈,眼前一片漆黑。他赶紧让人掌灯,可是依然什么也看不见,我的皇兄已经双目失明了。

武后立刻让人找来御医,御医看过高宗的症状,说:“天皇陛下有中风的迹象,万不可登山封禅,必须立即回銮东都,紧急治疗!”

武后只能同意了,不过为了保全皇上的面子,她宣旨明年再来封禅。

可我们心里都在打鼓,明年高宗真的能再来吗?

在高宗打道回府的途中,沿路开始流传着一首民谣:嵩山凡凡层,只畏不得登。三度征兵马,傍道打腾腾。

回到洛阳皇宫,高宗依然没有好转,剧烈的头疼,目不能视,他急忙招来皇宫中的首席太医院的御医秦鸣鹤。

“天后,陛下如今邪风上逆于头,导致头痛失明,只有针砭头部,放血祛风,方可治愈。”

我听着这老御医的话,想:‘有理!这么看来,高宗除了中风还有高血压。可是要在皇上头上放血,不就等于太岁头上动土,老虎嘴里拔牙,冒天下之大不韪!且看看武后怎么说。’一直静静地坐在一边的武后怒道:“欲在天子头上刺血,自古未有如此狂悖之徒!来人啊!拖出去斩!”

我赶紧说:“慢着!天后娘娘,秦御医此法可行!若皇兄有所不测,臣弟愿第一个以死谢罪!”

我真不知道当时我是怎么想的,竟然说出这么大义凌然的话。

秦鸣鹤说:“天后,臣一死不足惜,但误了皇上的病情,却是天大的憾事!还求天后三思,无论如何让臣为皇上诊病!”

高宗说:“朕病久已,百药无效,就让秦太医按他的办法试试吧!说句不雅的话,死马当活马医吧!”

秦鸣鹤拿出随身的针包,把一根根银针深深地扎入高宗头上的百会、脑户里,然后慢慢放出一粒粒紫色的血珠,看着这紫色的血珠,武后的脸上也流下了一粒粒豆大的汗珠,我也一样。

虽说以前在电视上看过,不过现在真的轮到我,我还真有些后怕。

随着一根根针的拔出,就听见高宗说:“朕看见了,媚娘、王弟,朕看见了!”

武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我提着的心也放了下来。我用手擦去我脸上的汗珠,把手绢都打湿了。

武后看着秦鸣鹤说:“秦太医,刚才本宫的话说的太鲁莽了,本宫在此给你赔罪!”

秦鸣鹤没想到一向刚愎自用的武后竟然为了一句话向自己道歉,他慌忙说道:“天后如此说,岂不是折杀微臣了!臣心中明白,天后不过是太为皇上担心,着急罢了!”

“来啊!秦太医乃神医国手,天赐大师,赏赐彩娟百匹!”

可是秦太医虽然能让高宗暂缓疾病,不过毕竟沉疴多年,加上年纪过大,一个月后,高宗病情开始急剧恶化。

本来他还要登上则天门向洛阳城的百姓宣布改元弘道之事,可他已经走不动了。

自从高宗病危,武后和我就一直守护在他的身边,这天夜里高宗明显的感到自己的生命将要走到尽头。

他深情的看着武后,说:“皇后,媚娘,朕就要和你永诀了,朕真的不想离开你!”

武后捧着高宗消瘦的脸颊,喉头哽咽,缓缓地说道:“皇上,别说这些,你不会有事的!不会有事恩德!”

“媚娘,这些年朕做了许多对不起你的事,你要原谅朕!”

“皇上,臣妾也多有不是,惹皇上生气,皇上改责骂臣妾才是!”

高宗摇摇头,说:“不,皇后,朕知道,你是对的。说良心话,没有你,朕不能把天下治理的这么好,我李治要永远谢谢www。。Com你,要谢谢www。。Com苍穹给了我这么好的一个皇后。”

武后说:“别说了!别说了!”武后的眼泪早已忍不住了。

高宗转过头来,看着我说:“王弟。”

我赶紧走上前去,“皇兄。”

“你我相交二十多年,朕要好好地谢谢你,自你入朝,我大唐国力日渐昌盛,百济、高丽叛乱你举荐贤臣,亲赴前线,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有时国事艰难,你拿出自己的钱粮赈济灾民,这些皇兄都知道。”

我看着这个把我捧上了天的人,眼泪也忍不住了。

“皇兄,你别说这些,这都是我应当做的!”

高宗说:“王弟,朕死之后,你要好好的辅佐显儿,一切政事皆有皇后与你做主。朕再效仿高祖,赐你御赐兵器一件,上可打皇亲贵胄,下可杀奸邪佞臣,以后朝事你就多担待一点!”

我点点头。

武壮捧来一个黄布覆盖的匣子,里面是一只黄金铸就的金锏,有两条金龙盘旋在锏身上。

我接过黄金锏,说:“皇兄放心,臣弟一定竭尽全力!”

高宗点点头,露出一个惨然的笑容,他又说道:“召裴炎进宫。”

武后和我都知道,高宗要写遗诏了。

裴炎匆匆进宫,一见高宗病体支离,油尽灯枯的样子,一下子扑倒在床前,泣不成声。

“裴相,改元大赦之后,百姓们都高兴吗?”

裴炎说:“大赦之后,百姓无不敢悦!”

高宗点点头,说:“苍生虽喜,朕命危笃。天地神明若延吾寿命一两月之命,能回长安,死亦无憾,可这也是不可能的了!裴相,拟诏吧!”

裴炎赶紧爬起身来,取来纸笔,端坐在病榻前。

高宗断断续续地说:“朕承天命,掌此大宝,幸得天后、王弟与众臣辅佐,拯苍生之已溺,救赤县之将焚、止麟斗而清日月,息龙战而荡风波,不负先皇之托。育子长孙,击壤鼓腹,遐迩交泰。朕归西之后,七日而殡。天下之大,宗社至重,执契承祧,不可暂旷。皇太子可于柩前即皇帝位。园陵制度,务从节俭。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天后处分。”

裴炎笔录之后,又泣声读了一遍,高宗点点头,环顾一下武后和我,无力的闭上了眼睛。

公元683年,弘道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夜,高宗李治与世长辞,享年五十六岁。

七日后太子李显在高宗灵柩之前即皇帝位,是为中宗。尊武后为皇太后,政事取决于武太后。

阅读大唐寻梦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