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营销

《非常营销》

第11章 市场通路策略:联销天下 3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这五种流派,无所谓高低好坏,逐鹿江湖一向是“成者王侯败者寇”,而且成败往往在一瞬间。而任何一个企业,一旦其成为该行业的领跑企业的时候,市场营销的安全问题便摆在很醒目的位置上了。

近年来,凡是经常在市场行走的营销人士均已经发现,目前在广袤的农村城镇市场,对经销商和终端点的争夺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跨国品牌、国内品牌均在这一点上不敢稍有松懈。在沿海的很多乡镇,食品营销商的理货员平均七天便会巡回到一个零售点,这已经成为一个指标性的天数,若达不到这个巡回能力,便几乎意味着弃权了。

因此,娃哈哈对市场始终保持着一种兔子般的警觉。宗庆后常言:娃哈哈必须巩固已有的城镇市场和客户群,如果做得不好,可能今天所有的导入和努力,都是为明天跨国品牌的进入打前站和付学费。

从1994年始,娃哈哈就成为了中国最大的食品饮料企业,因此,娃哈哈往往成为新起群雄的首攻之选。近年以来,娃哈哈年年风波不断,其实,“树欲静而风不止”,在所有的商战中,除去1998年娃哈哈推出“非常可乐”属主动挑战可口可乐之外,其余均为防御迎战。www.xinminlan.cn 老幺小说网

作为市场领跑型企业,决策者甚为重视的一个课题是,如何避免剧烈的市场动荡和过度竞争,维护市场的稳定。“市场安全”成为一个决定企业长远效益的“杠杆”。在这一战略方式的选择上,存在着多种模式:

第一种是跨国品牌经常采用的“技术升级法”。它们利用强大的技术开发支撑能力,在竞争对手即将或刚刚开始跟进的时候,就迅速地进行技术换代,创造出新的技术概念和市场需求,再用知识产权造成跟进上的壁垒。这种“以进求变”的策略,保证其始终站在产业进步的最前沿,以其技术优势保证市场的安全并获取高于产业平均利润的超额效益。在技术开发上的大投入,同时也可以形成一种竞争上的优势。以诺基亚为例,它每年用于通讯产业的技术开发投入为20亿美元,一般企业根本只能望其项背,若是开发同样的高尖技术,其他企业的制造成本将高于诺基亚数倍。

第二种是国内品牌经常使用的“梯度降价法”。就当今而言,比较成功的企业应该算是格兰仕微波炉。它靠超级规模形成超级低价,进而形成经营的安全性。格兰仕营销总裁俞尧昌先生曾描述说:当产销规模达到150万台,则保本点规模在80万台;当规模到400万台,则保本点在250万台;当规模到1200万台,则以800万台为保本定价点。尽管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边际效益持续递减,然而,由于制造成本和销售价格的双重下降,在市场上形成了强大的成本壁垒,其营销安全系数无疑增大。由此可以观察到,国内很多企业仅仅将价格战视为竞争战术上的一种手段,而格兰仕却将其当成了战略决策的重要部分,其营销理念无疑更胜一筹。

第三种则是娃哈哈目前正在尝试中的“通路重组法”。对饮料食品企业而言,娃哈哈的每一个产品均无所谓的高技术,因此无法形成技术壁垒。而通过战略性的降价策略形成优势,也非宗庆后所愿,因此他把战略的重点放在了市场网络的重构上。

“最安全的营销”,当然是真空状态下的没有竞争的营销。而在竞争异常惨烈的氛围中,如何让自己的营销规避风险?很多人认为,就是给营销链中的每一个经销商更大的利益诱惑。

这个理念其实是有缺陷的。对一个成熟的经销商而言,与超额利润相比,他更渴望的是一个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同盟和收益来源。营销安全的根本是市场的秩序,是整个营销体系中的每一个环节的有序互动和相互职责的确定化,而这一秩序的发起和治理者,便应当是品牌生产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那种粗放式的营销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应了,每一个市场决策者都在寻找着适合自己的更为经济、更为简捷又更为高效安全的新模式。

www.youxs.org“营销梦”

中国市场迄今仍不是一个十分规范的市场,公式化、数理式的市场解读往往会有误读,冲动的非理性的市场判断和策略也无法窥其法门。

中国市场的必胜之门在哪里?很多企业都在进行着各自的“营销革命”。如海尔的张瑞敏提出了他的“物流新理论”,康佳宣称将利用互联网建立一个“网络化销售管理系统”,后起的国美、苏宁等商业企业则豪情万丈地试图构建一个“一体化的全国家电配送销售体系”。

2001年以来,娃哈哈悄然开始了一场雄心勃勃的营销网络建设工程:在2005年之前,宗庆后设想构筑起一个全封闭式的全国营销网络,在企业内部,这个计划被命名为“蜘蛛战役”。

宗庆后判断,中国市场的终端之争,首先将在批零渠道展开。娃哈哈的野心,是在三年之内把目前国内最具实力的县域级饮料销售商都拢聚到自己的旗下。宗庆后理想中的娃哈哈网络是这样的:

娃哈哈在一个区域内只选择一个批发商,该一级批发商只卖货给自己的二级批发商,二级批发商只向划定区域内的三级批发商和零售店铺销售。整个销售网络是在一个近乎全封闭的、规范化的系统内进行的。这可能是当今中国市场上最具雄心和创造力的一个营销试验:娃哈哈试图把十几年如一的自然性流向一变而为控制性流向。

一旦这一营销网络大功告成,价格的规范和产品的推广自然可以收发自如,用宗庆后自己的话说就是“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从娃哈哈对销售人员的考核制度,也可以窥见宗庆后营销理念的变化。一开始,其对销售人员的考核是所谓的“一条制”:以其销售业绩为惟一的标准,每年销售额的增长幅度及销售总额,是各销售人员一年工作是否称职的依据。而现在,宗庆后更注重对其销量过程的考核。从长远来看,娃哈哈需要的是一个安全有序可持续增长的市场。目前在沿海一些经营得较好的地区,娃哈哈的网络建设已经到了可以“量化管理”的地步,平均5万人口便发展一个二级批发商,平均每30公里便有一个一级批发商,每500万元销售额配一名理货员。“强势的产品,透明的政策,封闭的网络”,这是“蜘蛛战役”所拟定的战略目标。在宗庆后的计划中,今后三年,娃哈哈主要的营销工作便是“撒网-收网-修网-固网,收中带修,修中变大,大而持固”。这也可能是未来中国最为庞大的一个城乡批零网络。其成败结局,实在引人注目。

阅读非常营销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