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总督

《极品总督》

第478章 移民烟幕弹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沈阳城里的事情,非常繁多,一回来,官员们就开始汇报,周星也开始紧张地投入到公文旅行之中,能够将自己的大名签署在公文之上,或者加盖总督的印章,实在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按部就班的日子里,周星体会到了一个晚清高级公务员的滋润。

军工企业的发展,依然是周星关注的重点,情况看起来不错,而北疆张之洞的石油开采情况,也相当不错,冶炼工厂开始在东疆设立,并且,开始铺设通往黑龙江省安达地区的石油管道,当然,这个管道的铺设,只是一个地图作业的理念问题,是远景规划,真正的铺设,是在石头开采点,北疆也设立了冶炼工厂,徐建寅调遣了一批骨干力量前往增援。

“可惜啊,技术人才太少了,尤其是石油开采和冶炼。”周星不得不感慨。

在工业制造能力发展的同时,周星也说服了庆亲王,连连给清廷上报,要求允许内地的贫苦百姓,到东疆省移民。地广人稀的那时辽宁省,让周星发展工业的劳动力人手,极为匮乏,要不是强制扣留了一批倭国战俘进行强制劳动,许多事情真的耽误了。

移民实边的问题,不是小问题,和清朝满清权贵的所谓祖宗成法发生了严重冲突,封禁边疆的政策,实际上是清廷民族分化和压迫的一种构思,清廷几次都没有答应。

“没有办法。”就连庆亲王都摇头叹息。

“可是,王爷,没有移民劳力,我们东疆省的诸多事宜,都无法完成啊。”周星倔强地坚持着。

“怎么无法完成?”庆亲王耽于酒色,淘虚了的脸上,浮现出许多的肥油痕迹,好象弥勒佛一样,微微地笑着:“你有的是办法啊,”

有个屁!

周星深刻地体会到,在一个愚昧无知,无知无耻的腐朽集团统治之下,要实现富国强兵,是多么困难。这么浅显的道理都不懂得?看来,自己有了机会,必须得将满清小朝廷这个大包袱彻底甩掉,妈比,一直甩到白令海。

郁闷的周星,动用了情报网,去侦察和窥探了朝廷的动向,一清查,果然大吃一惊。朝廷已经对他有了很多猜疑,开始有意识地限制他的活动,移民折的泥牛入海,就是其中一项。

周星没有想到的事情还多呢,这不,京城返回了军机处的指示,周星的又一封奏折被返回了,皇帝附加进行了批阅,指责他的建议唐突荒诞,还建议他多多阅读本朝的成法和书籍,以免再出类似笑话。

“笑话?”皇帝的批语可谓严厉,让周星感到了一定的压力。

就那个小皇帝就敢这么批评老子?周星回想着他所见识到的光绪皇帝,顿生愤怒。妈比,要不是有老子的逆天之举,你满清王朝在十来年后,早就亡了!

不过,对于上级领导,终极害人王的皇帝先生,周星还是保持着忍耐和理智的,这是他公关生涯锻炼出来的高超素养,能够将真实的情绪,化解开来,不带任何敌意和负面的情况去新的工作思考。

“皇上,东疆空虚,是倭寇敢于窥探,能够横冲直撞,肆无忌惮的原因之一,东疆东连朝鲜,南跨大海,西接京津,实在是京津门户,中枢锁钥,东疆虚实,实为京津防卫虚实也,如果皇上无意修改成法,恐物议汹涌,则可以变通为之,以强化边防名义,调遣京津地区少数旗军,来东疆实边,同时,借机将大量闲置在京津的满洲旗人,强制驱赶到东疆,以旗人充实大清龙兴之地,乃恰如其分之策,况且,可以将数万京津闲人一改为国家栋梁,一举多得。另,新调来旗人,另可设立都统等官,以为自治,以分言官惊悚言论!”

周星是个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主儿,正面进攻不成,就改为过渡方法,先请满洲人可以接受的方案,然后再根据事实后果,迫使清廷就范。

“旗人调集来?以他们为守边,遏制朝鲜和倭国的精锐?”谭嗣同,袁世凯,刘光第等人,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周星的奇妙构思,不是缺乏劳力吗?怎么忽然就想到了满洲八旗的老爷兵呢?难道周星要让这些士兵充当部队,置换原来的新军精锐去当农夫?。

“不不,他们可以带枪,但是,不是作为军队主力来使用的,而是作为农夫使用的!”周星笑道。

“旗人肯吗?”没人能够相信周星的高招,在他的奏折刚草就的时候,就遭到了谋士们的激烈反对。“就算旗人肯干,朝廷也不会准许的,这也是违背朝廷成法的。”

“对啊,旗人都是当兵的,怎么会当农夫?大帅,您的意思有些古怪啊。”

“农夫。旗人养尊处优习惯了,怎么会听您的摆布吩咐?”

“大帅啊,您觉得朝廷会答应吗?”

“是不是有些饥不择食了?大帅,请神容易撵神难啊,这些老爷兵一旦到了东疆,不仅不可能成为您的助力,相反,还会给您增添许多的麻烦。”

“大帅,我实在闹不明白,这些京津的旗人,会安心地当农夫?您有什么高招啊?”

周星嘿嘿而笑:“放心,诸位,我的这封奏折,皇上一定会很高兴的!”

周星没有隐瞒部下,这些人,都是他调教出来,或者有远征倭国,生死与共的阅历,也都被他的传奇人生所震撼感染,一个个忠心耿耿。

“办法总比困难多!”周星再次教导大家,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

“高!高!这样一出,朝廷恐怕会高高兴兴地赞成大帅的计划!”

“对呀,大帅请京津旗人出关,理由冠冕堂皇,既充实了边疆,巩固了龙兴之地,又可以将祸害京津的旗人闲汉,统统解决,放掉朝廷好大一个包袱!还能够绕道而行,避免了祖宗成法,好!”袁世凯树立起了大拇指。

“大帅啊,下官实在没有想到,这是您的虚晃一枪,朝廷正为京城旗人日渐繁多而发愁呢,您的建议,正中皇上下怀,各王公大臣,也必定欢喜。以旗人制衡我们新军部队,恐怕也让朝廷很是满意的。”刘光第说。

当然是高招,周星计划,在引导了旗人回关外以后,旗人肯定不甘心,如果朝庭有了指示,就算是强制驱赶,旗人也会有对策,那时,随时随地购买几个汉族贫民,就可疑搪塞过去,旗人肯定会大量地逃脱责任,而以大量的汉族贫苦百姓为对象,赶到东疆的,这些人,就是梦想之中的好劳动力,还有,如果旗人到了东疆,吃不了艰苦纷纷逃亡,则周星趁机可以提出,以关内的汉族移民来补充缺口。那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其阻力,将远不如现在这么尖锐和政治化。

这问题果然迎刃而解,周星再上一折,对朝廷京津地区的满蒙旗人闲置无聊现象,推心置腹,从朝廷角度,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结合东疆和北疆的倭俄两国的威胁,要求将这些人调集到东疆,由自己配合,补充新式武器,训练成精锐部队,而同时,庆亲王也被鼓动,参与了这一提议,很快,皇帝大加赞赏,军机处大臣也没有多少反对的声音,毕竟,这一事件,对增强周星部队的实力,没有任何意义,所以,符合了清廷限制周星的方略。

周星催促得很紧,清廷却做得很慢,因为,旗人闲汉宁愿呆在京城天津地带提鸟笼晒太阳扯闲篇,也不愿意从事实际的生产劳动,已经完全成为寄生在大清汉族等百姓肌体上的一群寄生虫,最终,当朝廷下定决心,开始做的时候,已经拖拖拉拉延误了好几个月了。

谁也想不到,这才是周星施放的烟幕弹!

周星迫切需要人力资源,来从事军事,经济活动,补充大量的工业和农业力量,在推广应用了新技术以后,辽宁的农业获得了飞速发展,可是,必须有坚实的农业基础,生成大量的农业原料,商品粮食,才能够保证工业的发展,周星计划,在东疆地区,率先实现工业化,这就需要大量的人手。他根据需要,提出了在三年内引进一百万居民的计划。

当清廷开始努力拼凑京津地区的旗人移民队伍的时候,周星已经派遣了数百名亲信,河南的老乡等等,潜伏到了河北,天津,山东等地区,向所有可以遇见的农民们鼓吹,东疆省人烟稀少,经过倭国入侵大战以后,百姓折损严重,更是旷野千里,肥沃平坦,到了那里以后,可以随意`地占有土地,插立标志,向官府禀报登记,即为自己所有,还有,朝廷正在驱逐旗人东行出关,旗人畏惧艰苦,纷纷逃亡躲避,或者出钱购买移民代替,这是良好时机云云。

这帮子人,都是周星亲自调教训练出来的。多数是河南的老乡,也有部分天津,河北辽宁的士兵,完全恢复农夫的打扮,利用标准的传销的激情,去诱惑鼓动当地百姓。

只要清廷动一动指头,周星都可以合理合法地找到可以利用的漏洞,当时,河北,天津,北京城,山东一带的地方督抚和道府州县,都接到了许多地方绅员的汇报,说有旗人雇佣者,四处奔波,散布招收移民事情,这些官府,都知道朝廷确实正在举措,也就心安理得,没有放在心上。

就这样,在清廷颇为无奈地调集了五万多名京津的旗人满族老爷往关外浩浩荡荡开去的时候,送行的官员和权贵还是满意的,因为,人数上,确实凑齐了,而且,这些人,尽管虚弱和消瘦,可是,都很有筋骨,让`许多官员眼中的旗人腐朽无能的印象得到了局部改观。

这些官员确实没有想到,这五万多旗人中,就有三万人,是汉族贫穷百姓们冒充顶替的。

满清的官员更不知道,就在骚乱之中的所谓旗人买替身的风潮中,山东河北等地的汉族百姓,大量地从海道出发,向辽东半岛进发,或者冲击了形同虚设的柳条边,被边界上热情洋溢的周星新军官兵接待。

持续了两个月之久的移民风潮,使三十万汉族百姓,顺利地移居到了东疆省,补充了急需的人力资源。以后,不断有新的移民潮流,一地兴起,结果,一年之后,真的有百十万汉族贫苦百姓,艰苦跋涉,不远千里,从山东,河北,甚至是河南,来到了东疆。

源源不断的汉族移民赶到的时候,周星的心里乐开了花,因为,这些人,是优质的人力资源,人口红利,可以成为很好的经济因素,也可以成为他召之即来的新战士。

阅读极品总督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