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独生女

《地主家独生女》

第440章,花非花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春。

下起大雨,屋里有点潮。

潮其实是很常见问题,所以将东西看好,别发霉。

有时候潮的厉害,地面就像出汗或有水,明明屋顶没漏外边也没渗进来。

很多都会潮,六月六要好好晒,没到六月,就自己整吧。

南边作坊,徐茉茶在这儿整。

大家一块想,已经想出一批,还得看做出的效果。

徐茉茶弄大型衣架,通风,偶尔烘一烘,反正烫衣服也有火。这边,捡好做的汤袋子做一些。

主要都是文字款,对了,汤袋子也能文字款,毕竟,文字代表文雅。

我们就要做的不同,才能多赚银子。

像作画的搭配,有的要素,艳丽也行,锦绣文章哪能尽素?艳而不俗,素极而艳。

徐茉茶,好像比想的还不容易。

没关系,大家一块想。

樱桃芭蕉、花希的优势都非常明显。

徐茉茶这无良无情的主子,干脆一人赏一百两银子。

花希想豆苗的表情,银子不是事儿,我们就把事儿做美美的。

花灿更爆发出天赋,或是孩子对美的追求。

一个毁容的孩子对美有着怎样的执着,以及敏锐,老天爷赏饭吃呢。

徐茉茶,银子还是有点用的。

豆苗都积极了“有些字我能织。”

嗯嗯,大家的智慧,不能放过宫先生和徐经同学。

徐经抱着姐姐乐,爷爷没给他这碗饭吃。

没事,姐姐给弟弟饭吃。

钱霭英没事了,也爆发热情,当附庸风雅都好。

再买些金线,就用金线来,读书人不爱这些俗物?拉倒。

能榜下捉婿的,肯定是条件不错的小姐,也能赶时髦。甚至,想拉拢女婿的老爷,都能给几个如花似玉的女儿一掷千金。

还是以前思路,做的能修改款,小姐基本能穿。

这个也不难学吧?所以,一次多做些。

其实,学的未必有我们好,只是懒得费那劲儿。

徐茉茶先做几件,叫贞哥拿去给人看。

钱永贞看红豆穿的,好特别!

对了,话本,一人一套。

徐茉茶“这么快?”

钱永贞“赶个开门红吧?那些也神奇,类似的、非得写到烂,就怕到时人都没兴趣。或者这稳赚不赔,何必压手里?”

红豆、黄豆、豆芽都拿一套,蹲一边看。

王氏想想,今儿歇一天,栾帛看的津津有味了。

自己识字,还是过瘾。当然,这排戏也是很不错的。

徐茉茶也坐下,一杯茶,一边看。

还有什么地方能改进。自己写的,自己看都过瘾,至少不能自己看不下去。

据说有自己看不了、专给别人看,咱不是这类。

钱永贞拿着一箱,莉莉继续造才好,毕竟,话本已经出了。

不论造什么,有得赚就好。

大家看完,干活更有动力了。

徐茉茶,越设计越有感觉,这就是设计,牵涉的很多,一点点改进以至于完美。

不同款不说哪个更好,就看自己喜欢,还有适合。

徐春苗觉得,果然要多读书,要不然这字你不认识,人家骂你都不知道。

徐茉茶心想,骂人的衣服不止一次,这书法,也会吸引人多看吧?

这位小姐,好文采,好湿!这小令也不错。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春山烟欲收,天澹星稀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消息半浮沈,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裙摆随风飞扬的风情。

端庄温婉的用心。

徐茉茶心想,到时要她们没有一件文字衣裳无法出门。

显得没文化。比别人俗三分。

这就要做的高雅,好看。大家把握的很准。

转眼就是七月。

大比即将开始了。

徐茉茶将春秋款的一批两千套全部运出去,可以准备冬款。

春夏秋冬,必然是不同。冬天穿的厚,春天的春意盎然。

只有做到最贴心,大笔的银子到手。

钱霭英不看女儿搬石头了。

徐家良特地给莉莉准备的石子,别说一万两,就是十万两,溪里石子有的捡。

别人还以为徐家铺路的,或是弄盆景?其实是点石成金。

这技能有点厉害。徐茉茶差点将自己吓到。

徐济呵呵,姐姐可以多搬些银子回来。

徐经正式启蒙了,很忙的,练琴练棋练字,大人都很难坚持。

徐茉茶见到了黑暗的童年。

好在没给包子逼狠了。一天四个时辰,够狠了,其余时间,山上耍吧。

徐经觉得还好,更愿意带弟弟,一块耍。

徐济和哥哥耍,晚上回来抱姐姐,姐姐比哥哥香。

徐茉茶身上是钱夫人新给的香丸,比啥香水都管用,真厉害。

古槐村热闹着。

钱华英的儿子要成亲了。

定的岭根村罗百亩虽然很穷,但钱华英能在城里大宅子,跟着徐家就是好。听说钱华英大病一场,都好了。

钱华英、钱大堂都来徐家大院,怎么都要谢徐家的。

徐家良、钱霭英接待,钱老爷子也陪着。

钱大堂没什么好说的了,记在心里。

钱华英和莉莉解释“新晨和罗二英经常一块,成亲了省的人说。年龄也差不多了,我们自己知道就好,三年后再圆房。”

徐茉茶点头,也不是别人的事她爱干涉。

钱老太太都没说。

钱嫆说罗二英有点小气,她别气着婆婆就好。

或者罗家以前的环境,慢慢的或许会变一些。

钱新晨还得压着媳妇,虽然她未必能作出什么。

成亲就在钱娟后边,仅限于办一下,钱华英欠那么多银子,罗家也穷。

钱霭英就知道了,成亲也好。

十六岁成亲很正常,早的就是十三四,再过几年就好了。

钱华英身体不太好,就是养着,家里有长辈不一样。

去罗家,媒人就请的赵菊,确实算她做媒。

阅读地主家独生女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