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圣

《大商圣》

第289章朝堂尽是“肖党”众太子封授1品爵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待齐仲泰这番话说完,对于肖章失踪的原因,赵维桓明了于心。

他知道了肖章是要跑到一个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去尝试新政、尝试变法。

知此情,身为合伙人、好兄弟,赵维桓自是不能再强求什么。

他只能一边下令,让曹蒙昆直奔琼州岛,到那里去寻找肖章的踪迹。

另一边则在朝堂之上玩出了一出大戏来。

这一出大戏,开端是齐仲泰、敬中远等六部尚书中的四人,九寺中的五寺正卿联名上书。

这些人上书要干嘛呢?

他们恳请监国摄政王表肖章之功,为肖章晋爵。

授肖章特权,给肖章自在。

肖章功在百业兴盛,功在社稷复兴,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事儿。

那么齐仲泰等人提议的晋爵,是要给肖章晋个什么爵位呢?

这群人提议的是直接给肖章晋升开国郡公。

如今的肖章只是一个伯爵,连个开国伯都不是。

从四品的伯爵,直晋正二品的开国郡公,这是连晋六个品级、是大梁开国以来前所未有之事。

开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先河还不算,齐仲泰等人还恳请赵维桓,授予肖章开府之权、理藩之权、先斩后奏之权等十三项特权。

他们建议给出这么多的特权,理由是什么呢?

是肖章心存新意、多有掣肘,欲成新事,需授其权以助成事。

要求给这么多权利,可这群人最后还要监国摄政王给肖章另一项特权:觐见无需列班,宣召随其自心而定是否应召和封地百业、修律、修秩等事,皆由其自主裁定。

这是什么概念呀?

这是要赵维桓将肖章则地封国、准其自成一藩呀!

这是许多王爷一声渴望却不可及的特权,是许多开国元勋都未曾享有过的尊享。

一看这群人竟提出这样“非分的恳请”来,中山王赵宗烈当即反对。

纵然是肖章功在社稷,其创举诸事皆利在千秋。

赵宗烈却坚定地反对,那么他反对的理由是什么呢?

理由是此举若开,大梁国体将被彻底改变。

此事若付诸实施,皇威、皇权将受到重创。

可惜,战功赫赫的老王爷忘了一件事儿。

什么事儿呢?

在这朝堂之上,原本还能跟他穿一条裤子的襄王。

可如今呢?

襄王被气得抱病回府办公,托病远离朝堂了。

魏王远在檀州镇守边关,对朝堂之事是鞭长莫及。

老卫王虽被赦免、重归朝堂,然而那老爷子就是个四六不着调的主儿。

就在赵维桓让其暂代尚书左仆射的当天,人家就告假、跑进嵩山去游玩,一玩就玩到现在,玩得是乐不思蜀。

偌大一个朝堂,赵宗烈反倒变成了独木难支,这让老王爷是又气、又急、又怒、又毫无办法。

既然中山王阻挡不住,赵维桓自是要做顺水推舟之事。

但身为监国摄政王,赵维桓的顺水推舟,不能做得太师露骨。

毕竟他还不是皇帝,想要做出改变国体、改变律规这种重大的决定,还不能他一言九鼎、独断专行。

所以他还是象征xing地,先召京中六品以上京官上朝,来了一次大朝议。

然而此举在齐仲泰等人心中,其实恰好能让此事顺理成章地成真。

为什么齐仲泰等人,认为朝议反而推动此事顺理成章呢?

那是因为京城之内,百官已没有几个人,是与归云、青竹两社无关。

四万两千名京官之中,三成的人甚至是直接能从两社获利之人。

有道是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吃人家的嘴短、那人家的手短。

朝议一开,三千人上朝。

拿了两社好处的六品以上的京官,占了其中的七成。

这么多人联手之下,站在高阶上、赵维桓身侧的老王爷,顿时感觉到他更像是这茫茫宦海中的一叶孤舟。

因为从云阶上的齐仲泰二品以上大臣,到阶下的那些小官小吏。

从朝会开始便纷纷表示赞成,不约而同地支持封晋肖章的爵位,坚定地支持授肖章以开藩开府诸特权。

眼见无力反对,赵宗烈被气得全身颤抖、当场昏倒。

一见老郡王被气晕过去,赵维桓急忙一面命人将老王爷送入殿中,传太医急入宫来诊治。

另一面他也正式以监国摄政王的身份,颁出了一道上谕:晋肖章为太子太保、实封开国延德郡公、食邑两万四千户,赐崖州、万安为其封地,并二州为延德郡。授开府仪同三司之权、擢为镇南大将军、同知枢密院事之职,领万安、吉阳、昌化三军。着永镇延德、试行新政。

上谕如此是何解呢?

这就等于是说,赵维桓将琼州岛上的一半土地,全部给了肖章做封地。

给土地、给食邑还不算,他还将三个军、近四万人的军队指挥权给了肖章,还让肖章由从四品直接擢升成为从一品的大将军。

给了开府仪同三司,肖章可以自行任命四品以下的官吏,这又使得肖章掌握了人事任免权。

要知道,琼州岛是归岭南南路管辖的。

岭南南路的大总管,那也不过才是个正二品。

肖章这么一个一品大员往琼州岛上那么一放。

好了、从此以后,那延德郡的地头上,就属肖章最大。

那里必会成为一个山高皇帝远、总管无权管,成为半独立状态的小藩国。

这是大梁朝一百四十多年以来,破天荒的头一遭。

而这破了天荒的人,不是赵氏皇子,竟是一个外姓人。

外姓人若是皇亲国戚,或是为臣多年、为国立下累累硕功的人,兴许还不会引来太多的争议。

可肖章只是一个落第举人出身,入仕不过一年的商人。

从微寒处直升一品,从不名时只用一年便封公爵,这怎能不让人惊叹、如何不让人妒火中烧……

所以此谕一出,朝野上下那是一片沸腾。

支持的人盛赞太子爷英明,懂得识人、敢于用人。

反对人的大骂佞臣极致、篡国裂土,祸乱朝纲、破坏祖制。

而此时又恰逢大梁举人进京,准备参加秋闱。

于是乎,许多反对此谕的太学生联合那些举人们,在上谕颁出三天后,便在定王府门前上演了一出“万仕上书”的大戏。

阅读大商圣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