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神州

《武道神州》

两百二十九章 王安石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朕应当如何请动范仲淹、范文正公和朱熹朱子这两位高贤,道长必有办法,无需什么顾虑,有话直说便可。”见林灵素似乎有些踌躇的样子,赵佶直接开口道。

林灵素微微点头:“按理来说,贫道方外之之人本不应该插手朝廷政事,不过既然话说到这个地步了,贫道也就有什么说什么。”

略微顿了顿,林灵素继续开口道:“朱熹亚圣虽然是隐居山林之间,但一直是大开山门,不吝教授弟子。

陛下重礼相邀,想必朱熹亚圣也不会拒绝。

不过范仲淹范文正公是真的不问世事、闭门谢客,怕不是一般的寻常人能够请出山的。”

“道长,你就别卖关子,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就赶紧告诉朕该找哪位高士才能请动范老先生。”赵佶有些耐不住的开口道。

“临川先生王安石。”林灵素不露声色,淡淡的吐出一个人名。

“王半山?是了也只有他能请动范文正公了。”赵佶微微点头,称是。

范仲淹自请谥号,辞官退隐之后,就再也不曾接见过任何的朝廷官员,唯有王安石决意变法改革之前,先去拜访,见到了范仲淹。

由于宋国的体制问题,三冗:冗员,冗兵,冗费,成为负担在宋国财政体系上的三座大山,造成了巨大的财政亏空。

财政的亏空迫使政府不断增加赋税,除了缴纳名正言顺的“两税”之外,还有各种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给民众造成沉重负担,加之连年战事和频繁的自然灾害,百姓苦难,各地怨声不断。农民由于没有生路,纷纷揭竿而起。

外部又有唐国和明国这两个军事强国的巨大压力,宋国可以说是内忧外患。

范仲淹所主持的庆历新政就是为了改善宋国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只不过最终还是失败了。

王安石也是见到其中的巨大隐患,所以力主变法改革。

神宗即位后,大宋王朝虽然表面上一派繁荣,其实内部已经蕴涵着深刻的矛盾和问题。

由于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大批农民丧失土地,兼之富豪隐瞒土地,导致财政收入锐减,出现了立国以来少有的财政赤字,“百年之积,惟存空簿”

宋神宗见到其中的问题隐患,所以大力支持王安石的主张,让王安石主持熙宁变法,变法图强。

只不过大规模的改革变法,新法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朝野可以说是一片反对之声,新法的推行过程困难重重。

兼之王安石手段过于刚烈,部分改革太过急于求成,变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保马法和青苗法。

使得包括苏轼、韩琦在内的一些较为保守的有识之士也对新法提出反对。

多方影响之下,变法的最大支持者宋神宗立场和态度也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不单单当时朝中诸多重臣的劝诫反对,熙宁七年,神宗的祖母曹太后和母亲高太后亦向神宗哭诉“王安石乱天下”。

由而长久之下,宋神宗慢慢对变法产生怀疑,最终罢免了王安石的宰相职务,使变法遭受重挫。

之后王安石虽然再有起复,但是此时变法派内部分裂、宋神宗心中态度动摇,变法很难继续推行下去。

事实上,新法之后也确实是逐渐被废止,王安石虽然心有不甘,但无能为力,只领着翰林院学士,太傅的虚职,不再过问朝政。

如果要请王安石和范仲淹出山,只怕多半是要重启新法改革,只怕又不知道引发多少风波了,不过赵佶也只是微微迟疑,很快就做出了决定。

反正不管之后会发生什么样事,都和自己没有关系了,那都是下一任皇帝的事了,自己那时候就是个太上皇,也就写写书法,画画画,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朝廷政事什么的就和自己无关了。

自己何必考虑太多这些有的没的,能够交接的时候想办法替下一任皇帝稳定住局面,已经是自己很负责任了。

“童贯!”打定主意,赵佶直接就开口吩咐道:“传朕的旨意,请翰林大学士、太傅王安石入宫商议要是。”

“奴才遵旨。”赵佶身边的童贯领旨后,踩着小碎步,似慢实快道跑出了大殿。

“圣上,此次唐军叩境,之所以势如破竹,除了我们内地有少林寺安排的许多势力里应外合。

边境的许多军队也实在是战力堪忧,冗兵之害已经是迫在眉睫,实在是到了不得不改革的时候。”殿前司韦太尉语气激昂的开口道,赵佶表露出了倾向,也可以将自己早就想说的话,痛痛快快的说出来了。

赵佶微微眯眼,没想到这位殿前司的韦太尉倒是有些改革军队的心,不过边境的那些军队也实在是太无能了,如此轻易的就让唐军长驱直入,确实该好好治一治了。

不过…………

“韦卿家所言甚是,不过眼下唐国大军压境,军队此时却是不好做出什么太大改革动作,还是等退了唐军在整治不迟。”赵佶不急不缓的开口道。

等到击退唐军,自己肯定早就已经禅让退位了,反正到时候做这事的也不是自己了,赵佶倒是没有什么所谓。

“圣上明鉴!”

………………

大殿中的众人没有等多久,不过一柱香的功夫,便听到童贯坚利而浑厚的声音传来:“翰林院大学士,太傅王安石到。”

然后便是一位身材魁梧高大,气势不凡仪貌端庄,一丝不苟的中年人进来,一步一踱的从门口走到大殿中央,向赵佶躬身行礼:“见过陛下,不知陛下宣老臣有何要事?”

赵佶给了个眼神,蔡京立刻就心领神会的为王安石解释了来龙去脉。

王安石微微沉思片刻后神色严肃开口问道:“陛下意思,老臣明白了,眼下唐军大军长驱直入,确实是需要范文正公和朱熹亚圣这样的定海神针来稳定朝局。

只是范文正公不问世事多年,只怕老臣也未必就能够请处他老人家。”

赵佶闻言微微点头:“太子意外早薨,朕迟迟拿不定决心,应该由哪位皇子继承大统,急需向范文正公和朱熹亚圣询问意见。”

这话的意思是如果范仲淹肯出山的话,就把太子和国政都交托到他手上。

毕竟朱熹虽然修为更高,但更多的还是偏向于学术成就,是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唯独不是政治家。

而且此时亚圣之尊,超脱之境也不适合太多插手朝政。

王安石闻言点了点头开口道:“此事事关国本,固然要征询多方的意见,但陛下心中多少也该有个成算。”

赵佶轻笑:“郓王赵楷,深得朕心,文才出众可得状元,想必也是深得士子之心,算是个不错的人选。”

王安石闻言却是微微摇头:“以老臣所见,郓王殿下,不太妥当。”

阅读武道神州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