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夫三十年

《武夫三十年》

第192章 将者国之辅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底下一团和气,出了事情就相互遮掩,粉饰太平,北宋是怎么亡的,还不是那帮文人‘豫大丰亨’吹起来的,结果狼族的铁骑一来,牛皮戳破了,才发现国家都烂到根子里了,救都救不起来。”

明王是亲眼所见,宋家王朝是如何从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繁盛景象,转眼间房倒屋塌,国破家亡,种种惨状,历历在目,怎不叫天下王者心有戚戚,以为前车之鉴。

“说到这里,又要提到锦衣卫,世人是又狠又怕,都瞧不上它,嫌他们手脏,不是正道,可他们再怎么样,也是爹的一双眼睛。坐在这紫禁城中,奏章上能看出什么,更别提多少虚假套话,言不由衷,私底下的蝇营狗苟多着呢,不防备行吗?”

明王的一番话,已叫王雲明白了,纪纲的死根本算不得什么,锦衣卫越是某些人的眼中钉,就越有存在的必要,恐怕还要继续发扬光大。

但他不能说什么了,天下人都能反对,只有儿子不能,这才是最大的正确。

“父王的难处,儿臣感同身受,只是不知道如何能替父王分忧。”

明王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的道:“太子是国本,你好好的,就是替爹解决了最大的后顾之忧。”

王雲告退。

王振趁机进言道:“锦衣卫镇抚使马顺殿外侯旨求见,陛下要不要召见。”

明王闻言道:“这是来要官的,他的上司在他的眼前化为飞灰,尸骨无存,他还敢干吗?”

王振道:“陛下多虑了,能为陛下尽忠,是奴才等的无上荣耀啊,求还求不来呢,怎么会不敢干呢。”

明王笑笑,不置可否,然后说道:““锦衣卫刚出了事,正是朝野瞩目的时候,现在给他升官,有些不合时宜。你去告诉他,锦衣卫现在是他执掌,做不做指挥使有什么打紧,出头的椽子先烂,叫他吸取一下纪纲的经验教训,在金陵低调一些,红莲寺不是烧了吗,彻底毁掉,以解民怨。”

“是。”

“还有,锦衣卫下一步的目标,应该转移到对外的情报刺探中来,尤其是狼族的情报,务必查探清楚准确,及时回报,为北伐提供情报支撑。你告诉他,这些事办好了,不光指挥使的位置跑不了,封侯赐爵也不在话下。”

作为一个合格的上位者,会画大饼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能力了,再说了,他又不是不兑现。

乌衣巷中,谢家府第。

谢玄这一回没有钓鱼,而是陪着一个鬓发如银,身形佝偻的老太太在后花园里闲逛。

说是闲逛,不如说是老太太拄着一根拐棍在回廊里一步一步的往前挪动,谢玄跟在后面,挤眉弄眼,还不敢发出半点儿声响,真是浑身的不自在。

这位老太太,就是谢家的老太君,谢玄谢姜的奶奶,如今已经年近八旬,是名副其实的老祖宗。

谢老太君走了半晌,终于累了,在亭中坐下,在那里捶着腿,撇了站在旁边的大孙子一眼,昏花的老眼里偶尔露出精光。

“你对我处置姜儿有意见?”

“没有。”谢玄的冷淡的回了一句,一切都写在脸上了,明显的言不由衷。

老太君不高兴了,抄起拐棍就往他的腿弯抽去,谢玄连忙弯腿,怕她用力过猛,把拐棍打断了,反伤了自己也不好。

“没有你就给我装得像点,哄哄我老太婆不好吗?”

谢玄挨了打,还是要为谢姜鸣不平:“您说您至于的嘛,这般小题大做,下个禁足令就得了,非要痛下杀手,把人族籍都开了,现在这情况,你让人往哪儿去?这不是把人往死路上逼嘛。”

“死路?”谢老太君闻言乐了,“什么死路上逼,我是把她往大路上引,康庄大道!”

“我怎么没看见呢?”谢玄不服气道。

谢老太君笑道:“你眼睛里只有男人的打打杀杀,哪里知道女人的生存之道。”

她缓了一口气,慢慢的解释道:“这女人呐,生得好不如嫁得好,什么才气本事,那都是虚的,总得有个男人,才是一辈子的依靠。这方面,令姜那丫头比小王强,这机会呀,转瞬即逝,她一把就抓住了,反而把正主给挤出去了,就冲这个,下辈子无忧了。”

“这么说,您其实挺赞同她的做法的?”

谢老太君摇头道:“我一点儿也不赞同,这对她个人是有天大的好处,却给谢家惹了天大的麻烦。她就算做到了李唐的王后又怎样,咱们还能抛却江南的家业,北上投靠李唐不成?她这么做,其实是抛弃了家族,并不是家族抛弃了她,以她的聪明才智,就该料到这样的下场,有什么可抱怨的?”

谢玄担忧道:“我就是怕她,现在一个人在外面,真是无依无靠,还无处可去……”

“这你就不用担心了。”谢老太君一副过来人的模样,对他言道:“女人有了男人,那绝对比任何人都坚强。你放心,她在金陵不仅能过下去,而且还会过得很好。”

“哎呀,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早晚她也要从谢家的族谱上出去,入了人家的族谱的,现在不过是提前了一些而已。再说了,令姜为了人受了这么大委屈,吃了这么大苦头,他李昊但凡有点儿良心,不得加倍的对她好吗?”谢老太君狡黠的一笑,她这把年纪,吃过多少米,走过多少桥,那人情世故都算得死死的。

“您觉得李昊能有大作为?”谢玄问道。

谢老太君回道:“他有没有大作为我管不了,现在这就是最好的办法。不这样干,咱们这一大家子都摘不开。我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呀,你才是一个家族的根本!”

谢玄苦笑着道:“孙儿只怕辜负了老祖宗的厚望。谢家多少人才,叔方的才干就不下于我,如果当初……”

谢老太君摆摆手,打断他道:“事已至此,再提当初有什么意思。叔方不甘人下,爱个人胜过了家族,只好随他去,这也是求仁得仁。一个家族要延续,要发扬光大,就总要有人付出和牺牲,如果只顾着自己,家族就不能称之为家族,国家也不能称之为国家。”

“玉树啊,跟你说这些,是有原因的。从小在你的身上,我就看到了一种担当,而且是大担当!只要天公作美,我相信你绝对会有一番大作为的。现在就是机会,陛下雄心勃勃,朝野上下一心,要北伐狼族。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我仔细盘算了一下,只要谋划得当,这北伐主帅的人选,非你莫属。”

“这可难说。”谢玄却并不表示认同,“淮南王就比我合适得多,他也是知兵之人,封地人马都在江北前线,从军事上看,以他为帅再合适不过了。”

谢老太君笑了:“你也知道从军事上看。事实上,陛下是绝对不会让淮南王挂帅的,举国之兵交在他的手上,打下来的土地每一寸都毗邻淮南,那这到底是为明王开疆,还是为淮南拓土呢?更别提战胜后的崇高威望,异姓都能黄袍加身,他大小也是个‘王’啊。”

谢玄沉默了半晌,然后道:“陛下未必愿意用我,因为我总有点儿那么不听话,叫他难放心。”

“那就听他的话,想办法让他放心。”谢老太君拄着拐棍连连点在地上,发出‘笃笃’的脆响,耳提面命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顺从王命有什么错呢,你也不要太耿介了。军事上陛下能倚重信任的人不多,你跟他从小相识,交情深厚,这本来是天大的优势,怎么长大了倒生疏起来了呢?”

谢玄答道:“因为他成了明王,那是截然不同的人。老祖宗,我并非挂怀往事,也不是弯不下腰去,不能做陛下的顺臣,实在是武将不比文臣,兵事不比政事,真不能事事全听陛下的。”

“这我知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嘛,可你得先到了外面呐。”

“您不知道。”谢玄很认真问她道:“您觉得陛下知兵吗?”

谢老太君想了半天也没得出答案:“这我怎么知道。”

谢玄道:“他到底做了这么多年明王,可以说半知半解,关键在于他不自知,就这半桶水最要命!

实话讲吧,我跟陛下不能相互信任。他怕我在前线胡作非为,我怕他在后头瞎指挥,大家都提心吊胆,睡不好安稳觉。若如此也还罢了,君帅不能同心,三军必定疑虑,届时打了败仗,我个人生死荣辱事小,误了国家怎么得了!”

“陛下和你难以同心,难道和别人就能同心了吗?”

谢玄摇头道:“他是王,和谁都不能同心,但总能找到一个听话的,事事顺从的将领,那在他的心中,就比我合适得多了。”

“有这样的人吗?”

“那得问陛下了,圣心如渊,不可揣度呀。”

“如果陛下真的以你为将,你会受命出征吗?”谢老太君最后问道。

“但为国事,万死不避。”

阅读武夫三十年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