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之路

《科举之路》

第 72 章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休养了三四日, 唐林的风寒好了大半,人也精神了一些。

忽的,唐林突然想起临走前老师交给他的信, 说是要会试后才能看, 也不知是什么事。

至于老师说的好友……

统共三个好友,一个当了主考官,一个当了同考官, 身为考生的唐林自然不能去拜访。

只有一个已经致仕的林老, 空闲在家, 常指点唐林写文章,这次会试结束, 理应要再去拜访林老一次。

拿着手上的信封, 唐林有些犹豫, 依着老师的性格,里面应该不是什么好事情, 而且, 老师也说了不用急着看,那就不是要紧的事。难不成跟那个熙平伯长孙有关?也不像啊!

思虑许久, 唐林决定明天先去拜访林老, 回来再看信,应不是大事。

林老姓林名道,字有定, 致仕前为从二品大学士,他与唐林的老师叶润是同年,只是当年叶润因其它原因,早早地致仕,而他依然立于朝堂之上, 直至一场大病,才使他从朝堂上退下来。

致仕后,林有定觉得有些无趣,以前公务繁忙,如今只能在家闲着。想找老友吧,可个个都有公务,想要含饴弄孙,结果孙子得去念书,整日里在家里写写画画,也就同叶楚山互寄书信,互相炫耀,才有几分意趣。

对于唐林这个叶楚山的小弟子,林有定早有所闻,至少叶楚山的十封信里,有六封是在说这个小弟子的,惹得林有定对唐林大感好奇,这次一见,他也喜欢得紧,觉得这个小子极有他年轻时候的风范。

今早,林有定看着唐林进书房,发现他还是那副从从容容的样子,便知他没有看那封信,就举起茶盏喝了一口茶水。

“小子见过林老。”

见过礼后,林有定让唐林坐下来,询问他会试的情况,又让他将策论默写出来。

会试最看重的是第二场策论,只要策论答得好,那么十有八九就能榜上有名。若是策论应对得当,四书和杂文也都不错,那么便能力争上游。

阅看完唐林的策论,林有定高兴的说道:“好,小子,这文章,就凭这些对策,便足以争上游,加上这

文笔,前十也并非不可能。”

随后,又就着策论上的对策,详问细则。

“以工代赈,自古有之,你提出让大户、商贾也加入进来,他们怎会同意?”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大户、商贾皆是当地之人,若朝廷无力赈灾,使得民变,那么第一个遭殃的除了官府就是这些大户。”

“只要为自己的家乡出一份绵薄之力,不仅能得到极好的名声,而且事后朝廷予以嘉奖,恐怕大部分的富户都乐意的。”

“林老,我看过江南各府的记事,发现部分官员们虽然也是以工代赈,但后继因为灾民过多,几乎无法维持,他们在发现粮食不够时,没有上书,多派粮草吗?”

“自然是上书了。”随后又压低了声音,说道:“只是国库无银啊!”

“水灾大多发生在九、十月份,那时正是秋税刚征收完,怎会缺银?”唐林不解。

“是啊,怎会缺银呢?可事实就是如此,户部尚书也无力变出这银子。林子,等你为官后,你可去找一找。”

不知怎的,林有道总觉得老友的这个弟子,可能会找到这个答案。

“所以,吾才说你这篇文章,足以保你过会试,在各位考官心中留下印象,甚至于官家怕也会注意到你。”

“就凭我写了国库无银时的对策?”

“对,就凭这。”

“可我后面写了长久治理,怕是要不少银子。”

“林子,你后面写的也对,只可惜极难做到,清理河道、巩固河堤、修建水道都没错,也是极为要紧的,但你以为朝廷真的会用到吗?”林老反问道。

“会试策论中,只要有一条能被朝廷官家采纳,林子,你的仕途就稳了。”

林有定极为高兴,怪不得叶老头这么喜欢这个弟子,除了见识非凡外,他还有颗为民之心。在这些对策中,他的出发点都是为民,这是大部分世家子弟都没有的,官家会喜欢这样的孩子的。

临走前,林有定叫住了唐林,让他回去之后拆开其老师的信看看,五日后,再过来。

听到林老这么说,唐林有些不解,也不知道这信上说的是什么。

回去后,唐林将信打开,随后,

良久无言,有些无措。

在与叶楚山通信时,林有定就对唐林感兴趣,而且小小年纪就能中举人,日后也差不到哪里去。至于样貌如何,反倒是其次,虽然叶老头说其弟子的样貌是人间少有的,但是丑是美也没个准话,他也不能尽信。

思及自己的两个孙女,林有定就起了这个心思。若是自己还未致仕,恐怕也不会这样,毕竟从二品大学士的孙女,多的是人家求娶。

可惜那一场大病,所有的打算都成了一场空,他一致仕,二孙女、四孙女就成了从四品宝文阁侍制的女儿,三孙女更不说只是一个举人之女,使得老妻和二儿媳日日犯愁。

此时叶老头又写信来炫耀他的小弟子,林有定就直接回信,隐晦的提了几句自己的孙女。

他本想的是三孙女,可真正跟唐林接触过后,又变了主意,觉得二孙女更合适,但到底如何,还是得看看孩子们的态度。

另一边的唐林盯着这封信,老师的话很直接,说林老对他很感兴趣,正好他有几个孙女待字闺中,会试后会安排他们见一面,至于成不成就全看他们自己能不能看对眼。

虽然遣词造句不同,但意思就在那儿了,唐林回了封信给老师,大意如下:会试结束了,但下面还有殿试,老师就不怕影响弟子殿试的发挥吗?

而关于这桩亲事,唐林并没有什么意见,林家本就是书香人家,林老学识渊博,颇为开明,想必他的孙女也差不到哪里去。

更重要的是林家是官宦之家,姑娘们也会有些手段,像自家的情况,没些手段的怕是压不住。

虽然林老已经致仕,无法给予他太多的帮助,但这又何妨?

唐林本就不求高官贵族之女,也不奢求两情相悦,只希望能脾性相合,携手一生。

因为这样的想法,唐林对于五日后的拜访,还是有些期待的。

晚间,方柏林回府后,知道唐林去了林府拜访,便让他来书房说话。

“林子,你知道了。”

“大师兄,你早知道这件事?”唐林眼睛微睁,老师怎会将这么私密的事情说出去。

“放心,老师就只跟我说过,

此事关乎林家女的名声,不好随意胡言。”

“唐林知道。”

“林家的情况你已大概知晓,林家现在有三女待字闺中,林家三娘,其父为举人,多次落榜后,终是放弃科举之道,专心教书,现在林家书院当先生,你二人也算相配。”

“至于林二娘跟林四娘,林四娘年岁尚小,与你相仿的是林二娘,其父为从四品的宝文阁侍制,虽说是个闲职,但比起唐家,也是好上了几分。”

这般背后议人,着实尴尬,方柏林轻咳一声,当时头脑一热拦了这么件差事,早知道有这一出,就让林子去二师弟那里了,至少有二弟妹在,能说的详细点。

“林子,以你之才,还有老师、师兄们相帮,不出意外应能到达高位,只是会晚一些,妻族强盛虽好,但怕是会不尽如人意……”

方柏林因这事,思及自身,有些感叹,又说:“林家这样是极好的,林老已经致仕,再高也有限。”

“大师兄,林子明白的,林家这样的已是不错,只要姑娘明理便好。”

方柏林听后一怔,说道:“我们师弟果真通透。”

唐林离去后,方柏林依然待在书房里,当初他也同唐林一般是个少年举人,刚中进士,虽有良师益友,但仍觉不够,还想要仕途再顺利一点,终是拒绝了老师的好意,选择迎娶高官之女。

哪知,史氏女并不情愿嫁给一个小官,只是因为其父看好他,不得不嫁罢了,婚后三番五次回娘家,他因心中有愧,也随她去了。

直至他就任外地,才有所好转,六七年后,两人育有一女一子,他调任回京,本以为能有安生日子。

结果,妻子故态复萌,连带着两个孩子也变了模样,彼时,他刚上手公务,花了大部分精力在这上头,竟没有及时发现孩子的变化,导致现在家不成家,大女儿常年待在史家,自己和妻子相看两厌。

早知如此,当初他就不该回京。

对于大师兄跟大师嫂的事情,唐林也大概知道一二,对于师兄的两个孩子,他不便于姑娘家接触,不过师侄没这顾虑。

唐林第一次见到方皋是在春节时,略有些

腼腆,不过在唐林刻意接触下,放开了一些,露出了几分少年心性。

如今,两人名义上是师侄,实则是好友,因为唐林每日要去方柏林的书房,便将方皋也带过去了,使他与父亲之间多了一些交流。

三人相处也算融洽,而且方皋如今才十三岁,日后还得跟着父亲先生读书,日后相处的机会也会更多。

五日后,因为事关姻缘,唐林不好只身前去,但长辈皆不在身边,最后是大师兄的母亲方老夫人带唐林过去的。

“林子,林家有心结亲,所以前日才会由林老夫人发帖子,若是顺利的话,今日应能见到林家姑娘。若是之后,你有什么想法,便同我说,别做什么扭捏之状。”

唐林扶着方老夫人的臂膀,说:“小子明白,不过若是林老夫人瞧不上我,自然也就不用见面了,对吧?”

“瞧不上你?她们有什么可瞧不上你的,你要才有才,要貌有貌,若不是家世上差了一筹,根本就轮不上她们家姑娘。”

谈话间,两人走入前厅,方老夫人前往后院,而唐林则被带到书房,同林老和林家两位老爷、后辈交谈。

随后,林老夫人派人请林家三郎带着唐林过去,唐林这才进了后院。

唐林一一见礼,依稀知道是几个女眷,便垂下眼眸,不敢细看,走到方老夫人身边坐下。

林老夫人先打量了唐林一番,见他行为得体,姿态从容,心下满意了几分。

于是便对方老夫人说:“早听说你家来了个极俊的小郎,我老头子见过后,一直挂在嘴上,听得我呀,大为好奇,可是他?”

“正是,他是大郎的师弟,刚参加完春闱,林子,还不见过林老夫人!”

唐林听后,连忙起身说道:“小子唐林,见过林老夫人,承蒙林老看得起,近日来几番打扰。”

本来林老夫人只是远远瞧着,现在唐林一走近,眼前顿感一亮,这般的少年郎,整个上京府也是少有的,而且还已中举,听老头子说人品也不错,也就现在还未放榜,不然等他中了进士,怕是会有小娘子争着嫁他了。

只是,这样貌着实太过了,太招人了些。

交谈间,林老夫人的欣赏之意更甚,便让林三郎带唐林去后院散散步……

阅读科举之路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