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之路

《科举之路》

第 93 章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钟县尉回来后, 便同唐知县汇报榴西小巷院子的情况,不出唐林所料, 里面的人都逃走了,现下那个小院已经封锁,里面的东西都未移动。

唐林听后点头,便让他去看看那四个杖责陈建的弓手,看看那个接近椅子的弓手在不在里面,如果在的话, 便盯紧了他,实在不行,便找他自己的纰漏, 先关进牢房里。

一点纰漏都没有这个选项, 唐林直接忽略了,要是真的是个完人, 那么就请君入瓮,总有法子的。

钟县尉出去后, 方童走了进来, 他终于找到了女干杀案的案发地点,基本锁定了嫌疑人, 设好了局,只等罪犯落网, 这案子也就能结了。

在他身后还有全县衙唯一的仵作——成大娘, 之前见到成大娘的第一眼, 唐林便明白为什么方童不怕跟成大娘传出什么闲话了。

成大娘不过四十二岁, 但那外貌着实苍老,头发花白,皮肤黝黑, 足可见她之前的日子过得有多苦。但令人赞叹的,是她的身上还有一股生气,细心果断,让她极快地融入了县衙,对于旁人异样的眼神,她也能坦然受之,不放在心上。

“唐知县,女干杀案快有结果了,这次多亏了成仵作,发现了那腐烂尸身上的不对劲,不然,怕是有的磨了!”

“好,有了方押录和成仵作我们临海县定能将这些罪犯一一抓捕,此次你们能说通死者家人开棺验尸,也是实属不易。刑房众人忙上忙下,也是辛苦,这样吧,以后破一案,你们的俸禄加一成,这次你们破了三个案子,合该能多得三成!”

“小的谢过唐知县!”

方童和成大娘听后眼睛一亮,本来像他们这样,不沾钱权的,极难得到额外的好处,现在有了这一条,日后怕是能宽裕好些。就算日后案子少了,可还有以前的陈年旧案,找出有疑点的破一破,还是可以的!

“此案既然将要了解了,吾还有一事需要尔等协助。”

“请知县吩咐,只要是关于案子的,小的都愿意查探。”方童不假思索地说。

唐林

本想请成仵作出去,但转念一想,这件案子只靠方押录定然不行,总得给他人手的,与其让不熟悉的弓手来,还不如他自己信任且熟悉的属下好。

而且,观成仵作这几日的言行,唐林能看出这是一个颇具正义感的人,有这么个人和随心所欲的方押录搭档破案也不错。

“此事,非同小可,除了你和成仵作,也就钟县尉知道,他的下属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们也可找人帮忙,但定是要信得过的人。”

见唐知县神色郑重,方童和成大娘感到此事颇大,身形都挺直了几分。

“属下明白,唐知县请讲。”

“此事,还得从陈家讲起……也是因此,这件略人案,我们只能先私底下查探,只有掌握足够的罪证,才有把握将那些幕后之人一网打尽。”

“唐知县,实不相瞒,当初陈家买被略者为奴之罪,属下心中是存有几分疑惑,觉得那些人贩子不会如此傻。当时还打算朝唐知县进言,结果因为案子的事一再推延。没想到唐知县早已暗中调查,倒是属下多此一举了!”

方童说起这个,还有些惭愧,当初他还觉得这个新任知县虽然有点脑子,但不是很够用,居然连这个破绽都没发现。虽然大部分人都没发现,可不知为何,方童总是觉得唐知县应该能发现才对。

“怎么多此一举,你来说,吾高兴还来不及,吾也是凡人,总有出现纰漏的时候。”

随后唐林又说:“虽然本官已将市巡改为县巡,让他们每人带几个弓手全县巡视,但人贩子之事一日不了,本官心中这颗石头便放不下来。”

“如今丁记布行和人贩子的小院皆已原样封锁,陈家因为抄过家,回不到原样了,现在也已封锁,只是我们的人是暗地里监视,你们想要进去就的从侧门近。钥匙钟县尉会给你们一份,你们收着便好。”

“属下明白,定会找出证据,”方童几人回道。

见离下衙还有段时间,唐林便请来郑主簿和钟县尉商量加俸的事情,争取每一房都有加俸的方法,不然只有刑房

有加俸的地方,其他几房却没有,定会引起众人不满。

只是这些加俸的地方合理一点,像是吏房,每月新增二十户人口便可加俸一成;户房,每月商税略有提高,加三分俸禄,提高一成,加一成俸禄等等。既然各房都有加,两位主事官自然也要加,只是他们不是一成来算,而是按10两来算。

这个告示一发出,所有胥吏的积极性瞬间高了起来,这是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有知县明确告诉他们什么事情做好了能加俸!

明日是休沐,唐林打算去临海县各地查看,所以需要清点些物件,一起带着走,虽然都是在临海县的地界内,但有些地方鱼龙混杂,谁能预料到会发生什么?像是吃食、伤药、衣物什么的都得准备一些。

林伊娘知道唐林去海港码头这个消息后,就忙着准备各种东西,虽然知道兼之行事自有分寸,可依然止不住担心。

唐林见伊娘左拿一样东西,右找一个东西,一刻不停,于是从身后抱住她,问道:“婉婉可是担心为夫?”

“自然担心,这海港码头也不知道什么样子,听说还有琉国和沃岛的人过来,要是一言不和动起手来……不行,你明日定要多带些人手才好!”

想到这,林伊娘就无法安心,回转过身子,面朝唐林。

“自然,我怎会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这些东西尽够了,人也都安排好了。婉婉,不若,我们早日安歇,可好?”

唐林轻笑,看着伊娘为他忙忙碌碌,为他忧心,虽然不该,可他却因此极为安心,于是又将伊娘抱紧了些。

林伊娘瞬间脸颊通红,虽然两人成亲已有一月有余,那样的事情也是常常有的,但她还是做不到面不改色说这些。

“兼之,我得再检查一遍,不然我放心不下!”

“好,我们一起检查,之后,可要随我了!”唐林揽着林伊娘,朝桌上那些东西走去。

“兼之,你明早还要外出呢!”

“现在还早,只一两次的话,无碍的,不然你忍心叫我这样入睡?”

“……

”林伊娘自是不忍,只是这话着实难说出口,耳朵都红透了。

翌日清早,唐林穿着常服,带上五六个随从出发了。他并没有直接去海港码头,他想要看的是临海县各处,而非单单海港码头这一处地方。

县衙里只有三匹马,数量不够不说,长时间骑马,对马也有损害,而且骑马太过引人注目,还不如坐牛车。

唐林坐在牛车上,感受着临海县城里各处道路的颠簸,再一次确定,路必须得修,这一次次的颠簸下来,一桶水能颠出去一大半!

绕着县城看了一圈,唐林这才将这个临海县城同脑子里的舆图对应起来,临海县城有两条大道,呈十字,其余的小路小巷数不甚数,使得整个县城看起来杂乱无章。

临海县的城门在正南,而集市也在南边,位置还算合理,只是那个集市极为脏乱,东西摆做一堆,外加上那股鱼腥气,味道极不好闻,这个问题,唐林上次就发现了。

在县城里转了一圈,唐林便让小厮朝海港码头的方向驶去,照临海县舆图来看,路上会经过一个村子、一个镇子,正好在官道的两边,按税收来看,这两个地方应该是临海县比较好的了。

不过半个时辰,牛车就到了上渔村和古渔镇这儿的官道,去上渔村走右边,去古渔镇走左边,去海港码头便往前走。

唐林看了看时间,不过巳正一刻(10:15),先去古渔镇看看,再去上渔村。

古渔镇同唐林想象的不同,集市上并没有多少鱼,虽然也有海产品,但只有其中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是充满异国风味的小铺子。

“郎君,你也是来买东西的?”一个大娘见唐林长得俊,还在集市上东看西看,便走上前询问。

“见过这位娘子,小生本是去海港码头的,见到这里有个镇子,就过来了!”

闻言,那娘子稀奇的看了唐林一眼,又发现他身边跟着的人,说道:“这是郎君家里的随从吧?去海港码头那,是得多带些人。”

“不过,能不去,你还是别去了,想要买什么,古渔镇里都有差不多的,那些琉国人到了码头后,

都是到我们这来卖的。”大娘十分热心的介绍。

“原来如此,怪不得古渔镇的东西同其他地方不一样。”

“那是,本来我们这里只是一个小渔村,但是其他小国的人常常来这里卖东西,别地的商人听见风声后都过来了,使得我们这里人越来越多,就成了镇子。”

“还有那些小国的人,见我们这里好,便在镇子上住了下来,你看那些店里有别国东西的,十有八九家里有个小国女人在。”

“怪不得。那来了这里后,他们就不去县城了吗?”唐林继续问道。

“一般能在这里买到的,那些人就不会去县城了,而且,去了县城,他们还会被那些差役欺负,还不如在这里,虽然东西不全,好歹能带回去些。”

“也对,听说临海县来了个新知县,把古渔镇的里正抓走了,那你们现在?”

听到这话,那大娘连忙让唐林住嘴,左右看看,小声地说:“你这后生,这话是能在这里说的吗?被人听到了,会挨揍的。”

“为什么啊?”

“古渔镇之前叫下渔村,里面的人都姓王,那个里正就是王家人,成了镇子后,外姓人才开始多了起来,可还是以王家人为主。这次里正被抓的事情,已经让王家人很生气了,结果,上次还来彻查户籍,将那些没户的人直接录进了古渔镇。”

“这有什么不对吗?”

“当然不对了,以前我们要进古渔镇的户籍,得要所有王家人同意才行,现在唐知县一声招呼都不打,直接进人,那就是不给王家人面子,这不,所有王家人都不喜欢唐知县。”

“原来是这样啊!”唐林边说边点头。

“你点头干什么,我告诉你,我们新来的唐知县可好了,是个好官,将那些坏人抓走后,还把东西还给了我们。这事,本来就是那些王家人不对。”

“嗯,是那些王家人不对,现在新的里正还没过来,你们有事怎么办?”

“其实也没什么事,有事的话,就找毛郎君。”

“毛郎君?”

“就是古渔镇之前的里正,人很好,读过几年书,是上上个张知县派下来的,只是那些王家人不

服他,等到刘知县上任,不知道怎么回事,其中一个王家人就当了里正。”

“听说,现在还有王家人打算参加唐知县的吏试,继续当里正呢!”

“是吗?我觉得唐知县肯定不会让他们当。”

唐林觉得没有人会比自己更肯定这个,结果出现了例外,这个大娘比他更肯定,直接接上:“那当然,唐知县可聪明了,一眼就能看出坏人的。”

这话说的唐林自己都有些惭愧!!

同大娘告别后,唐林将这些事情记下来,也不去上渔村了,直接前往海港码头。

码头上各类船只混杂在一起,人员也十分混杂,而且码头上根本没有差役管理,结果出现了一群混混,将码头当做了据点……

唐林略看了看,忍住想要将那些混混一举拿下的冲动,和几个小厮回到了县衙。

回到书房,唐林着手画了一张全新的舆图,至少县城、码头等地比起以前的要详细一些,又抬手在道路、集市、码头三处做了标志。

想到现在正值夏季,马上就到秋收的时候,唐林便将道路暂缓,但集市和码头却是可以提上日程,于是将这两处圈起来。

同时进行的话,说难也难,说易也易,只是需要很多人,多的能一举拿下那些混混,多的可以多出些人管理集市和码头。

明日,就是唐林向百姓们承诺的吏试的时候,要是能再招到20个弓手的话,应该差不多了。

若是招不到人的话,不知隔壁的临云县给不给借人?听百姓说 ,临云县钱知县对待百姓极为不错。

或者去找附近的长临水师,虽然要花些银子,但码头规整好了,临海县的商税至少能高一成。

一切皆看明日的吏试!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1-06-10 23:48:24~2021-06-12 00:05:3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joy_x 17瓶;阿温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阅读科举之路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