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九十年代小厂妹

《重生之九十年代小厂妹》

60、试新菜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简书枚没想到自己利用前世的经验, 做了弊,居然是这个结果。

她也只能暗笑,“人果然不能走捷径啊。”

人家原创的菜, 抄不得。

不过她说出了两个新菜, 并且剁辣椒鱼头味道也确实不错, 张进波几个人还很期待她再凭空说出几个新菜出来。

“你再想想啊, 想几个又好做,又实惠的菜出来。”

又想实惠又想这菜好做,还能挣钱,简书枚也有些茫然了。

而且她前世也不是什么美食家, 要不是后来当了主管, 经常有各种聚餐, 估计她都不可能在外面吃这么多呢。就她前世那节省的性子,哪里舍得掏钱出来吃大餐啊。而且她把钱都寄回家了, 也没什么钱出来吃大餐。

不过, 聚餐这种, 多半是公司掏钱, 而且一般都挑比较高档点的餐馆,所以她还真是湘菜,川菜,东北菜,粤菜等菜系都吃过。

不过, 前世的现在这个时间点, 餐饮业还不发达,至少在这个地方还挺差的,不然他们这家小餐馆也无法出头。

陷入回忆中的简书枚,记忆不知不觉间飘远了, 她突然发现自己也不怎么记得前世的事情了。具体事情都是模糊的,但大致时间线勉强还对得上。也许是因为这一世的她与前一世有太大的区别,让她慢慢忘记了那些过往。

不过,这样也挺好的。她那一世多半都是些无意义的事情,忘记也好。

这一世的她,比上世过的好太多,有朋友,有老乡,有同学,还赚的更多,还能读书,生活过的多姿多彩。

管艳萍等了半天,也得不到回应,心急的催促起来,“喂,喂,你想什么呢?”

看着大家期待的眼神,再想想自己的挣钱大计,简书枚也只能开动脑筋,认真回忆自己前世去哪些餐厅吃过哪些特色菜。而且还要这个菜好做,首先就得她自己能做出来,又或者在她的指点下,张姐夫能做出来,才行啊。

不然,太复杂的菜,她只怕也说不出来要怎么做啊。

“我明白了,你们觉得要实惠的菜才好卖。”

“是啊。最好还是做起来

不太麻烦的菜。”张姐夫还加了一个条件。一道菜做的太麻烦,也不适合他们这种小餐馆,没时间搞的太精细。

“对,对。要又简单又好吃又实惠。”管艳萍说的更具体。

张进波笑道:“你这个要求太多了。能达到一个条件就不错了。”

“就是,艳萍你的要求太高了。”简书枚也笑了。

不能搞创新了,那干脆就选些传统的菜吧。所有传承性高,某个菜系中很受当地人喜欢的菜,甚至很多也算是家常菜,好多主妇也会做。这样的菜,不管是在餐馆还是家里,都能吃得上。显然也不会太难做。

所以她觉得只要把各大菜系的几个传承度高,当地人民都基本都吃得上,好多人会做的菜做出来不就行了啊。

这些菜还没版权之说呢。她也不用心虚抢了别人的东西。

然后,她在脑子里过了一下,决定先把四川菜和东北菜拉出来,因为这两个菜系历名悠久。而且这个地方,也有不少四川人,东北人嘛,程秋华不就是吗。最重要的是,她会做。

“那就酱骨架吧,再不就是酸菜鱼吧。”

这两道菜,一个可以啃肉,一个可以吃鱼,都算是硬菜,份量可以很大,价格就不会显的太贵了。

“什么叫酱骨架,酸菜鱼又怎么做?”张姐夫连忙追问。

张进波和管艳萍也是一脸的蒙逼,完全不知道,她这脑子里怎么样出这两个,他们听了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菜。

简书枚半是编造故事,半是从脑子中挖她所知道的酱骨架的做法,“酱骨架,其实是个东北菜,我曾经听东北人讲过,他们北方人爱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他们喝酒时爱啃肉骨头,就是我们所说的龙骨,整块的龙骨买回来,砍成大块,放进大锅里,加些调料直接煮熟,要吃的时候,就从锅里捞几块出来,一人一块拿着啃,又吃又肉又啃骨头。”

她描述的极有画面感,几个人光是听,就觉得这样吃肉是真的很过瘾。

张姐夫一拍大腿,“这个酱骨架,我觉得是不是和我们家乡的卤菜做法一样啊。”

“我听他们说过做法的,

是差不多。不过我们觉得做卤菜放的调料更多一些,并且卤菜上色也更重一些,他们这个酱法,应当更清淡一些,更原滋原味一些。”简书枚又说。

“那我试试不就行了。把卤菜的调料放少些,特别是八角桂皮这些少放点,老抽就别放了,放点酱油什么的。”张姐夫做卤菜是非常有水平的。

光听简书枚的描述,他觉得这个酱法,应当是和卤制有区别,但两样都是水煮的,他认为酱骨他自己就能试出来。

“我听着是这样的,你试试吧,我们不正好有个试菜人吗?”简书枚笑呵呵的提醒张进波。

张进波也笑了,“是啊。我们有个最好的试菜人。”

管艳萍也想起程秋华了,“对,对。程秋华不就是最爱吃吗?把他叫来尝,就知识这菜正不正宗了。”

简书枚脑子一转,又有了新的更好的主意,说:“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让他多说几个他家乡的美味家常菜,慢慢试着做出来呢。”

“东北有着落了。那酸菜鱼又是什么菜呢?”张姐夫又问。

简书枚说:“这个菜是川菜,四川人爱吃酸辣麻的味道。煮鱼片不是难事,就是要把握他们这个酸辣麻的味道。放些酸菜,放些花椒,把鱼汤的味道弄得更鲜更浓一些。”

张姐夫点头,“鱼片是好弄,可这个酸菜,要放什么酸菜呢?”

简书枚他们这一群人的家乡菜中,鱼占了很多种,简书枚自己会做的鱼,就各种各样。鱼片也不是什么难事,老家酒席上就有一道滑鱼片清汤,也是非常美味的,但是偏偏就没有用酸菜煮鱼片的。

说到酸菜,简书枚脑子飞快转动起来,做酸菜鱼的酸菜一定要味道好,而这个时间点,市场上卖的酸菜,她都不知道是什么样子的。而且各省人民做酸菜,用的蔬菜都不同。

川菜中的酸菜,她记得是某种叶子极为肥厚的芥菜做成的。她印象中老家根本就不种这个蔬菜。也就是说张姐夫肯定也不会做这种酸菜啊。

“市场上有卖酸菜的吗?”她只能希望能够卖到酸菜了。

“没注意过呢,不过有卖榨菜的,一坛坛的,我们就买过不少

。”张姐夫答。

“那我们去看看吧。”张进波提议。

他发现简书枚并不是乱说的,明明就像是见过的,只要让她去找,应当能找到。

简书枚点头,“可以。做酸菜鱼,最重要的就是酸菜,酸菜不好,这道菜就不好吃了。”

“那用什么鱼呢?”张姐夫又问。

“普通的草鱼就可以,大头鱼也不错,而且有鱼头先煮汤,味道会更好。”简书枚说到酸菜鱼,都馋了。

她本来就很爱吃鱼,但在工厂打工,基本上吃不到鱼。

大食堂的厨房极少会做鱼类,因为太麻烦了,就是做也只会搞点油炸的鱼块。平时想吃鱼,她都只能上小餐馆来吃。但不一定能吃得上,有时候张姐夫准备的鱼被客人点光了,她想吃也吃不上。

而酸菜鱼,又是她很喜欢的一道菜,这个菜吃鱼吃酸菜,还能喝汤,光这一道菜,就够几个人吃了,所以但凡聚餐人多的时候,都会点这道菜。这道菜除了粤菜馆之外,一般的稍微上点档次的餐馆都做的很好吃。

可以说,这也是一道很家常的菜,并且深受各省人民的喜爱。

除了这两道菜之外,她还提了个主食也要改进。

“既然我们增加了东北菜,干脆主食也增加个饺子。”

张进波表示赞同,还脑子转动的极快,说:“增加饺子很好。就算晚餐点的人少,吃不完,也可以留着第二天当早餐卖。就买蒸饺,跟小笼包一个样,直接一笼一笼的卖,肯定也有人买。”

饺子和小笼包,其实对他来说,真没多大的区别。但他挺爱吃小笼包,家乡的小笼包在早市上也很受欢迎。而且这边也有买小笼包的早餐摊子,但那小笼包一点肉也没,就一小团面,他买过几次就不想再吃了。

“那早餐光增加个蒸饺子也太单调了,干脆我们也增加个小笼包呗,反正都有蒸饺了。”管艳萍提议。

“小笼包和饺子有很大的区别呢。你们想的简单。”简书枚笑了笑又问张姐夫,“会做小笼包吗?”

“会啊,就是要发面嘛。饺子皮又不用发面,是简单的多。”张姐夫笑道。

“什么意思

?”张进波连忙追问。

“你这个不懂的人,跟你说你也不清楚。反正做小笼包要先发面,就是把面团放着发酵变软,我们老家早餐吃包子馒头,炸的麻花,油饼这些都是发面做的。但饺子不是,不需要发,就直接和面擀皮的。”简书枚笑道。

“对。”张姐夫点点头,又说:“如果要增加小笼包,还比较麻烦,要半夜就起来发面。”

“那就不要小笼包了。”张进波和管艳萍都说。

早上比较忙,因为张姐夫要趁早去买菜,能买到更新鲜更多的菜。而且菜买回来了,还得花不少时间择菜理菜,把一些菜准备出来,中午招待客人呢。

陈嫂子一个人,卖点煮面汤粉,炒粉都很忙了。饺子是可以前一天就包好,也可以直接现和面擀面,有人要就包,煮也好,蒸也好,也不过十来分钟的事情。但小笼包就算了。

“那就增加个茶叶蛋和豆浆吧。”简书枚提议。这两样都很简单,特别是茶叶蛋,基本不需要管,不过是要个炉子一口锅煮着就完事了。而豆浆也只要早上打出来,煮好放在保温桶里,有人要就打一碗出来,又方便又省事。

“这两样可以。我们早餐是可以搞丰盛一点,我们老家早餐那么多,这边就那几样,我都吃腻了。”陈嫂子说。

反正小餐馆,其实赚钱的是早上和晚上,中午这一餐,客人并不多。因为工厂中午基本没什么休息时间,大家伙都直接在食堂吃饭,极少有工人出厂吃午饭的。就算出来吃的,也基本不点菜,都是搞个快餐,又或者搞个炒粉就完事了。

在这整个工业区,中午能坐下来正儿八经点菜的人极少,除非是这一天是休息日,大家不用上班。

“那大家再想想,多搞两样吧。”管艳萍说。

简书枚却说:“别,没有时间发面,也没有人做,什么也不用多想。最普通的包子馒头要发面,要人做出来。还有油条油饼都要发面,而且还有开油锅炸。哪里有时间和人手啊。就增加这三样足够了。”

“也是,现在就两个人,如果想把早餐搞的更好些,还

得增加一个会做这些的人才行。”张进波也说。

其实他想到他姐姐了,张小菊挺会做这些吃食的,以前在老家时,她在早餐摊子上帮过忙。可是,她目前在工厂打工,没时间来做早餐。

就餐馆目前的形势来说,他也不好让姐姐直接辞工,专心经营早餐。因为她姐姐觉得打工挣钱挺好的,不用自己操心,做生意又得自己出本钱,又要操心生意不好,麻烦的很。

最重要的是,她怕小餐馆哪天赚不到钱,她自己打这个工还能挣一份钱。可以说,她也很珍惜眼前的这个工作。工厂包吃包住,平时她都极少回餐馆来睡觉的,更提来来餐馆帮忙了。晚上加班晚了,她就直接在宿舍睡了。一个星期能出来住一两天,都是为了与自己男人团聚一下。

“那就先这样吧。”管艳萍也不再要求多多,反正她自己又不能来干。

接下来,简书枚和张姐夫忙活实验她说的两个新菜。

速度还是蛮快的,酱骨架很快就搞出来了,简书枚他们自己尝过了,觉得还行,就把程秋华叫来品尝。

他看到桌上摆着的大块肉骨头,眼睛都瞪圆了,猛吸了口口水,拿起肉骨头就啃,啃了几口才满足的喟叹道:“这才叫吃肉嘛。好吃,有我家乡的味道。”

张姐夫和简书枚都松了口气,这道菜基本成功了。

简书枚还问:“你想想,还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程秋华摇头,“我不是那种很会品尝的人,只知道好吃,说不出细节。你们这个酱骨架,已经很有我家乡的味道了,算是改良版的东北菜了。”

其实就是说,还稍微差了点火候。不过不要紧,多试几次自然就会越来越好。

“你再说几道你们的家乡菜,让我们试着做做吧。”趁着程秋华回味家乡味的时候,简书枚提出了要求。

程秋华说:“我们家乡好吃的多着呢。”他扳起手指头,一下子报了一堆菜名出来,比如铁锅炖大鹅,猪肉炖粉条,锅包肉,小鸡炖蘑菇,地三鲜等等。

其实这些菜,简书枚都吃过,甚至很多菜她都知道做法,有

时候是听人说过要怎么做,再就是她闲暇时也会看看菜谱和电视上的美食节目,甚至偶尔也会动手做做。

因为上一世的某主管,爱把同事们叫到他家里去聚餐,每次还要求大家都做个拿手菜。她跟着大家也学了一些各地的特色菜。其中有位东北大姐,厨艺了得,大家都跟着她学了几手。而简书枚最会做的北方菜,就是猪肉炖粉条,跟着这位大姐学的。

她另外还跟着一位四川籍工友学过一道蚂蚁上树和酸菜鱼片。

所以,她才开口就提了酸菜鱼。

这会儿,听到程秋华说的猪肉炖粉条,她就又想起了蚂蚁上树。

反正这两道菜,都是猪肉和粉条组成的。而她特爱吃粉条,平时工厂又完全吃不到粉条。所以,她特意跟着学会了。

红薯粉其实很多人都爱吃,这两道菜其实也简单,学起来容易,但比如锅包肉这种,她就不会了。就算她东北大姐把如何做的步骤都写给她看了,也做给她看了,她也没有学会。

所以她只要程秋华说菜名,再故意的问几句有关的做法,就能在张姐夫等人面前表演自己如何实验,再一不小心就真做出来了。

程秋华虽然不会做菜,但也不是个完全什么都不懂的人,有时候也会看妈妈做菜,时不时的也能说两句到点子上去。

所以,简书枚又自己动手实验出蚂蚁上树和猪肉炖粉条这两个菜。至于小鸡炖蘑菇,锅包肉,她就只能流流口水了。

吃着蚂蚁上树,程秋华还说:“这是个川菜,方博洋应当会喜欢。四川菜中很有名的酸菜鱼,你会不会做?”

“我还在找酸菜,准备试着做做酸菜鱼呢。”简书枚笑道。

方博洋是川籍,她提川菜,其实也是有点小算盘的。

她答应过方博洋要做菜给拿取品尝的,还没有实现过呢。现在不正是练手艺的时候吗?

阅读重生之九十年代小厂妹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