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九十年代小厂妹

《重生之九十年代小厂妹》

78、家长里短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难得有个机会大家聚在一起, 大家都有聊不完的话题。

比如在家的同学们就很羡慕在外边打工的同学们赚的多。

张进波就说:“还是你们留在老家的日子过得舒服啊。你看你们都这么快就要有自己的小家了。我们还不知道在哪儿漂着呢。”

他们这群在外面打工的同学,眼下能顾到的就是多挣点钱。但往后的人生,好多人也没什么规划, 就是过一年算一年。至于结婚生子这个话题, 大家还想都没想过。

因为都是打工的, 谁都还没有这个本钱能够担负得起一个家庭的责任。

在家的同学们却笑道:“阿枚不是有男朋友吗?而且还大她四岁, 早到了结婚年纪了。他都是晚婚年纪了,在我们这边还有晚婚假呢。”

不过,好在大家都还很年轻,基本也是刚刚够结婚年纪, 有的男生都还没有满22周岁, 不够结婚年纪呢, 所以大家还不用着急考虑这个问题。

简书枚笑道:“让他再晚几年没问题的。”

管艳萍都说:“她这个情况和你们不同啊。你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可以看到往后十年二十年,他们却没这么稳定, 需要多点时间。”

这也是简书枚说这个事情还早着的最大一个原因。大家都还很年轻, 而且在外面打工的人有着更多的不确定性, 真要结婚过小家的日子, 比在家里的人有更大的难度。

别看她和方博洋都是很认真生活的人,可正因自己认真,就不想敷衍人生啊。

结婚就意味着有孩子,有一个家庭,各方面的责任和负担都会重了很多。他们现在赚的虽然还不错, 但光有这点钱也抵挡不住啊。

谈恋爱和结婚生子是有很大跨度的。她不觉得自己俱备了这个本领。而方博洋虽然比她大了四岁, 也存了更多一些的钱,也很能干。但这也不表示方博洋就是个十全十美的人,样样都可以做到不需要她操一点儿心,她只需要负责浪漫就行。实际上, 也不可能有这样的人。

其实方博洋在某些方面比她更加

感性更幼稚,或者说,因为他的经历比她更单纯,又是男性,还看不到这些生活中的麻烦事。比如婆媳关系,比如生了孩子谁能照顾她,孩子又有谁能帮着照顾,该如何安家等问题。

这些问题方博洋都还没想过。甚至有些问题他不到那一步,他都想不到。

所以,简书枚也要给他时间,让他更成熟一些,也是让自己以后的婚姻生活更从容一些。

不然,光这些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杂事,就能消耗掉两个人不少的爱情与精力。前一世,简书枚也见到过工厂的工友们从甜蜜的恋爱到结婚,一开始还恩恩爱爱的,可是随着爱的激情减退,再到生孩子后产生一系列矛盾,而有些人能慢慢化解。

有些夫妻却早早离婚,还撕逼的很难看,特别是他们的孩子也很可怜,只能扔回老家乡下,谁也不愿意管了。

婚姻光有爱情是不够的。孩子也不是个物件可以说扔就扔的。

其实在她看来,有些人根本就是大脑发热,眼里只有爱情了,完全没有想过结婚后会产生的这些矛盾。而这些人也是被打击的最厉害的人。因为他们完全经不起一点波折,何谈那些矛盾呢。

她可不希望自己以后也走到这一步。她希望能与方博洋恩爱一辈子。

“也对。所以说在外面谈恋爱有好也有不好。好处就是可选择性大,不像我们这些人,连女朋友都找不到。班上的女同学一踏进单位,就被其他比我们早入职的男同事盯上了。”警察男同学笑道。

其他男同学也说:“就是的。你们看到的,女同学都不愁嫁的。就是男同学愁找不到老婆。”

“这还不都怪你们在学校时不早下手啊。”管艳萍打趣道。

其实班上也有两对,还有与其他班谈的。读中专本就比读高中的学业压力小很多,谈恋爱的人不少,但真正到现在还在一起的却很少了。很多人也是毕业不久就分手了,有的是距离原因,不在一个市,有的是家庭原因,比如一方家境完胜另一方家境。

上就有同学反驳了,“哪里没有啊。哪谁谁就和谁谁结婚了啊。可惜的是,我们班上没有搞成功一对。”

也有人说:“哎,可惜了我们班那两对,最终分手了。当初两人也是爱的你死我活的。说分手就分手了。”

“所以谈恋爱是一回事,结婚又是另外一回事啊。”

警察同学又说:“是啊,没钱结什么婚啊。外人只看到我们都有份好像不错的工作,可是我们工资低啊。我们其实都是靠家里呢。你看我连个自行车都买不起,还是我爸给买的。我要是娶了老婆生了孩子,拿什么养孩子。”

提到工资,在城里上班的同学都很羡慕的说:“就是,你们的工资是我们的好多倍了。我们拿的这点工资还不够吃饭呢。”

怀孕的女同学也说:“你们别看我结婚了,可是我结婚自己是一毛钱都没有的,全是双方父母拿的钱,我马上要生孩子了,也得靠公公婆婆呢。我老公也就比我强一点儿。”

另外两个快要结婚的女同学也说:“就是,我们都一样,我们的男朋友,虽然都比我们早两三年工作,收入要高一些,但靠他们也一样什么也没有。都是靠家长。”

管艳萍就说:“你们可别羡慕我们,我们在外面打工多辛苦啊。我们才羡慕你们呢。”

总之,人人都羡慕别人。

简书枚就笑道:“我们快别在这里我羡慕你,你羡慕我的了。人啊,都是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大家被这话搞的都大笑起来。

张进波也说:“就是。再过十年,我们再来提这个话题。现在大家都还没什么底子,能靠父母的,肯定得先靠着。像我们没得靠的,只能自己先挣扎啦。”

“哎,想想读书时,谁会考虑到这些问题啊。一晃,咱们都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还有同学感叹起时光一去不回头。

“哎哟,你这是无病呻-吟了啊。我们才工作三年,大部分才刚到结婚年纪,再过十年八年结婚也不迟。”有人连忙打断了这个话题。

“就是。再过十年,我们再来感叹这些吧。”其他人都附和道。

难得

有机会与同学们打成一片,简书枚也问了不少他们的很多工作方面的问题。毕竟大家一个专业的,怎么个个都改行了,而且还与本专业完全没关系。

当老师的同学就说:“我们这些,就是靠家里关系的嘛。但是也因为不是本专业,我现在不正在搞成人教育类的大专文凭吗?而且我还是个副科老师,收入也是最低的。”

“对啊,我们都一样的,都被逼着搞文凭呢。不搞也不行啊,人家大学生一进来就比我们中专生工资级别高。而且以后往上升的机会也多多了。我这都准备要去xx大学脱产学习一年了。”有个同学说。

“你脱产学习,还能拿工资,要是我,我也愿意去啊。”其他几个同学都说。

总之,谈到文凭这个话题,同学们就都后悔的说:“想当初,我们都是成绩特好才去读的中专,如果上高中,现在还不都在读大学啊。就算只是个专科生,也比现在强多了。”

“是啊,我有初中同学现在就在xx大学呢,全国顶尖的大学,以后前程不比我们强多了啊。所以,当初决定读中专真是个错误选择。”

“确实,我也有同学上很好的大学。人家现在都不和我们一起玩了。”

“好啦好啦,别谈这些了,都是不可改变的事情了。”管艳萍是最不喜欢留恋过去的人。

“对了,别谈这些了。我们今天把所有同学的联系都搞好,以后有机会再聚。再过几年,我们都可以搞个十年同学聚会了。”当老师的同学也说。

现如今还没有手机,所有的联系方式,就是单位地址了。但有些同学单位的电话他自己能接到,也能打的,自然也要记下来了。

简书枚他们三人的工厂地址自然也留给这些同学了,管艳萍和张进波还给他们留下了自己在农村的家庭地址。

只有简书枚说:“我家的就不用留了。我这次回来与家里人闹翻了。”

这种事情大家迟早要晓得。她也不用隐瞒了。免得同学们从别人口中得到添了油加了醋,甚至歪曲了事实的消息,而对她产生坏的印象。

她还是希望

与这些同学搞好交情的。多个朋友多条路嘛。

管艳萍和张进波也就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她家的事情。当然了也没说的那么具体,还是给美化了一下的,并且还提了与简书枚谈了个外省男朋友有关。

让大家们往家里人非要包办简书枚的婚姻上面想。不然,这些不清楚简家情况的同学,也有会站家长的。

这年头,谁还乐意接受父母之命的婚姻啊。何况本地也不是没有拿女儿卖钱的家长。特别是那些严重重男轻女的家庭,女儿都是往有彩礼钱给的男人嫁的,至于女儿嫁过去是挨打还是当奴隶的,都不是个事儿。

果然,个个同学们都很同情她,还都说:“你爸妈怎么这样呢。幸好你现在把户口搞好了。”

“是啊。所以这也算是老天都在帮我吧。我这次走,可能又得几年不回来了。”简书枚笑道。

“其实你男朋友真是个不错的人,多过段时间,你再把他带回来让你父母见一下,也许他们就能接受了呢。”也有同学这样劝她。

“也对。你以后总不能不要娘家了吧?也不能与父母搞的太缰了。”

“如果你从小在家就是当牛做马的,你把打工挣的钱全部寄回来了,你的父母还不满足,还要求你继续供养其他的弟弟妹妹,并且还一心只想把你卖了换钱,你愿意回来吗?”管艳萍问。

这下子刚才劝的两个同学也摇头了,“算了,算了。这样就太过份了,我们总要有自己的人生。”

“我也不可能完全不要他们的,先冷他们两年,以后每年还是会给点钱他们的。他们对我不好,我也不能完全否认他们的生恩啊。”简书枚又说。

这就是社会现实。不是你对,你就可以真的完全不管,特别是在当父母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各种舆论就会来指责你了。谁也不会想父母当初不对这个原因的。

所以同学们也都赞同的说:“你这样是对的。免得外人指指点点。”

更有女同学说:“反正我们嫁了的女儿,都要先顾着自己的小家,对父母的回报也不过

是,逢年过节给点钱,买点东西什么的。”

在本地,特别是他们这一群多子家庭出生的孩子,都已经习惯了世俗默认的,女孩子嫁了就是外人的事实。外嫁女,不参与娘家的事情。

而父母的财产也基本上全部分给儿子。养老的事情,也是儿子负担一大半。女儿也不是完全不管的。前面说的平时要给点钱,买些东西回来孝敬父母,在父母生病时来侍候,给部分的钱。

还有一点就是,父母去世时,女儿女婿可是要出一大笔的。本地人重丧葬,葬礼都搞的很隆重。

当然了,娘家需要你帮助,你有能力也会尽力帮助。你有需要帮助的地方,娘家人又正好有能力,也会帮助。

大环境就是这样的,重男轻女无处不在。一些封建糟粕也还残留着。简书枚这一走,亲戚朋友,邻里乡亲,也还不是一样有指责她的。

她都不用回去,就能知道。

比如别人会说:“这丫头也挺有心计的,不声不响的,特意等到这种大日子下她爸妈的脸呢。”

“就是的。大闹一场,把事情都掀出来了,简家两口子也不敢拿她怎么样。她的目的就达到了。”

“这丫头说走就走了,也是个狠的。”

当然了,也有人同情她:“那也是因为简家两口子做的太过了。孩子年纪大了,在外面也懂的更多了,知道反抗了。”

“就是,再不走,等着被打死吗?简家两口子也是活该,偏心的外人都看不过去。”

“也对。没有因就没有果。”有人还是比较公平的。

但是,流言是分两个主要阵营的,有人站她也有人站她父母。外加有部分人还有一个特定的思维,觉得父母对孩子有绝对的主权,你就该听父母的,甚至会指责她呢。

也幸好她不是在本地生活,不然,光是这些流言就得逼死她。除非她真是那种脸皮特厚,性格特强悍,特会吵架的泼妇,哪个敢说她就跑去哪个家里大闹,别人也就不敢说了。

可她就不是这种人啊。她要是这种人,她爸妈也不敢这样对她了。

所以,她也会采取一些措施,付出一些金钱,让自己的名声在本地好听一点。

作者有话要说:下一章就要回去啦

阅读重生之九十年代小厂妹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