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之徒

《鬼谷子之徒》

缘至 第四章 锦题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三溪池,在云梦山狭谷东段垭口,为云梦山水帘、青龙、龙背三溪汇流处,池水清澈,碧波荡漾,朝映霞辉,暮衔星月,水色天光,鱼儿嬉戏,美不胜收,池中有一井名曰

“鬼谷井”,此井别有玄奥可观天气变化,井水上升,天阴有雨,井水下降,则无雨天晴,因此这口井又被称为

“井中洞天”。此地迎霞聚瑞,鬼谷子常携弟子习武传道在此。上方是一天然山洞,为鬼谷子隐居之所,也是传道讲义之地。

洞顶奇形怪状的钟乳石比比皆是,如珠似玉的水珠顺着钟乳滴落石上,如坠玉盘,叮咚有声,犹如古人抚琴开筝。

串串水珠恰似一幅珠帘悬于洞口。故名水帘洞。

“碧水为帘山头挂,红桃似锦洞口开”,就是这里景色的写照。洞之深处有一泉潭,水晶莹甘冽,夏秋之季,泉水溢出洞外,形成一道飞瀑、直泻三溪池,为之洗洞。

却不会引起居住不便,反降暑气。这日晌午,光照绚丽,雾气稀薄,谷中草长莺飞,流水潺潺,鱼游浅底,鹰击长空,三溪池上波光粼粼,微风轻抚水面。

晌午刚至,来人身材修长,凤眼柳眉,模样俊美却不是鬼谷子,正是庞涓的师兄孙伯灵,二人在此苦候多时,还未等孙伯灵道明来意,庞涓就抢先问道:“师兄,为何不见师父到此,可是有事耽误了。”见孙伯灵只身前来,不由神色焦急起来。

庞涓尚是如此,更别说赵累了,本就有伤,搭拉个脑袋,精神萎靡,只是一个劲的叹息,如同霜打茄子一般。

孙伯灵看着二人的样子不由觉得好像,但想到要是自己遇到也许也会如此吧。

“师弟,无需再独自揣度了,恰逢墨老先生前来拜访,老师与先生畅谈甚欢,从日月星象到治国之道无所不及,一时忘了时辰,吩咐我前来,一是师弟送来锦囊试题;二则引赵兄弟去见老师,由老师亲自出题。”真相大白,孙伯灵将锦囊递与庞涓,各种猜测和不安都烟消云散。

庞涓一向自持甚高,不惧考验,却不敢忤逆师父的意愿,虽然鬼谷子答应了他可以下山,不见锦题,始终让他不能安心。

他本就比孙伯灵晚入师门,现在师兄没有出师,师弟却要先下山,有些超之过急,于礼数不合,鬼谷子本就是通明大道,不拘泥于世俗繁文缛节的人,讲究顺其自然,却是他多虑了。

庞涓打开锦囊,里面有一布条写着

“百载石斛”四字,庞涓吸了口冷气,一旁的孙伯灵脸色也是一怔,喃喃道:“竟是此物!”见赵累不知此物,解释道:“石斛全名为铁皮石斛,传说是仙界遗落下来的人间的仙草,为九大仙草之首,能滋补脾胃,补肾益气,增加气血,活络经脉,亦有救命仙草之称,要是能炼成丹药,虽不至于起死回生但治疗一般顽疾、重伤具有奇效。这石斛多生于绝崖断壁之上,一载增一节,先不淡绝壁断崖,无立足之地,难以采摘,即使采到要百载更是不易,甚是难寻。以往只见于一些古籍里面有过图文记载,多是被灵鸟衔去,一般人不谈采摘,就是见过的也不多。”又对庞涓说道;

“老师这题目确实苛刻了,不但考验武技,更要机缘,云梦山虽是深山老林、人迹罕至,要寻到也是难入登天,倘若师弟寻到了交予老师,试炼才算过了第一个,还有两题怕是更难,师弟寻不到便和我一同去求老师换个试题吧。”孙伯灵深知师弟内心对下山的渴望之强。

庞涓朗声笑道:“师兄不必担心,想这云梦山山秀峰灵,还怕寻不出一株百载石斛,无非是都费些时日,师兄还是先引赵兄弟前去水帘洞,莫让兄弟等急了。”

“可是师父限你在日落之前采集到,这可如何是好?”孙伯灵不由满脸急切之色,

“那又如何,这种天材地宝,向来都是非有缘人所能得到的,昨日我能从赵兄弟口中得知魏王招贤已是缘至,命中有时必自来,这百载石斛我今日势在必得,师兄就不必为此闹心了。”庞涓的一番话可谓是豪情万丈,孙伯灵见师弟这般自信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三人寒暄几句,便散了。

阅读鬼谷子之徒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