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界真主

《护界真主》

第一百零九章 再次退兵的阴谋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其实,在那两支骑兵出现后,他就动用了雄关城内线,打听清楚了领军人物是谁。

打听的结果,令风梁又惊又喜。

惊的是敌人来的都是厉害人物,不好对付;喜的是如果能够搞掉这两个离开了关城庇护的家伙,那就真是打蛇打了七寸,比诱歼尧熙园和禁军精锐主力更有效。

根据这些时日的情报综合分析,风梁得出一个结论,就是郑氏皇朝已完成新老更替,随着仁皇离去,老一代核心权力层集体谢幕,围绕着全皇,皇朝新一代中坚力量正在逐步成型。

而目前出关与己方大军纠缠的这两个领军者,绝对是新的权力架构中的核心人物。

搞掉这两个人,不仅让禁军胆寒的同时群龙无首,绝对还会动摇刚立住脚的新皇朝政,甚至会给予致命伤害。

这样的分析结论,四大家高层也认可,于是又有了一次大撤军,和上次一样,同样是经过精心策划的撤军。

……

这一天,风梁大军撤退到一处险要之地,此地名叫粟仓,顾名思义,是以前皇朝屯粮之地,陷落后,也就渐渐荒废了。

说它是险要之地,是因为这里已进入并州,远离了雄关前的那一马平川,处在两山相夹的一个垭口中,而所谓粟仓,就是山坳中的一个大堡垒,绝对易守难攻,防火防盗。

只要并州不陷落,把粮食存放在这里,中州、并州万顷良田的收获都不需要远途运输,一旦天下有事,出关的禁军也可就地采粮,减少辎重运输负担。

风梁大军经过这里,都是改成一字长蛇阵,逶迤着走了大半天。大军特意选择这条路径,看起来像是就近采食的意思。

聂璞和尧邦远远观察很久,最后还是不敢带着百余骑人马跟进这个垭口,就怕百密一疏,中了埋伏。

但到了粮仓前回军,又没有经过战斗,在有心人看来实在是莫名其妙,可能让这些天好不容易经营起来的大胜形象大打折扣。

二人有了更大胆的想法。

能不能让后续部队占领粮仓,然后在这里向京畿报捷,向关内关外的无数双盯住这里的眼睛,炫耀下帝国禁军的肌肉,最好还能大张旗鼓地向关内运回余粮(有没有都得运)?

如此,则能凭借这次“大捷”,稳定住京畿的军心民意,为整个皇朝再次争取到从容应对的时间。

这一次叛乱,四大家蓄谋已久,而郑氏皇朝应变仓促,特别需要时间来首先稳住局势,进而通过调整、动员,争取到主动。

而采取这样的行动,保证那些还没有多少战斗力的新军的安全是第一位的,换言之,也就是要防止实质性的战斗接触。

要确保叛军已撤走,没有埋伏,还要熟悉周边地形,一旦有变,能保证大队人马顺利脱身。

这就必须进去实地勘察,看个究竟。

于是两人留下了那百十号骑兵小队,开始单独行动。

他们下马隐藏起来,慢慢接近垭口并潜了进去。

临行前与留下的小队约定,一旦超过时限未归,众人即刻返回,通知后军马上向关内撤退。

这支小队本就是由尧邦的亲卫队组成,忠诚度和执行力都不成问题。

聂璞在这次行动前,已通知半山精舍配合,防止出现超级高手或者法阵扰乱空间等截杀,只要回撤行动够快,不会重蹈全军覆灭的覆辙。

二人开始钻山沟,尽可能潜踪蹑迹,在两旁的山林间转了个遍,没有发现叛军滞留的任何踪迹,也没有其他的异常现象。

最后,他们把目光盯住了山坳里的那个堡垒,曾经的粮仓,到得近前,才发现这个堡垒沿着山坳铺展开来,占地面积足够大,但却显得低矮。

尽管在大门紧闭的情况下,通过便于观察和向外击发的小窗口,完全看不清里面的状况,但可以猜想,堡垒的下面应该有巨大的地下建筑,也就是以前作为粮仓之用的地下储藏室。

看了好一阵,尧邦开口道:“看样子,得进去看看才放得下心啊。”

“是。我发现你很不错啊,居然跟得上我的身法。”聂璞点头,突然说起不相干的事来。

“大人是说在山间行动的身法?”只要正面称呼,尧邦对聂璞始终保持着尊称,实在不容易。

“当然。你知道这很不简单吗?”

“其实,这正是我想问大人的问题。”

“啊?莫非你的意思是,我跟不上你的身法才正常?”

“先叔父在的时候,认为为将者不仅要熟悉地理形势,还必须练就一身实地勘察的本领,轻易不能假手于人,因此在这方面对我和他周边的亲近将佐都要求极严,并且带着我们进行过堪称严酷的历练。”

聂璞这一问,显然让尧邦缅怀起了叔父,话也变多了。

“你有一个好叔父。”聂璞干巴巴地称赞道。

“那……大人是……”尧邦迟疑地问道。

“我没有你那么好的运气,是生活所迫,不得不练就山林中生存的本领。”聂璞以更加干硬的口气回答道。

尧邦察觉聂璞不愿再讨论这个问题,只好紧急刹车,不再说话。

默默无语了一阵,还是聂璞开口道:“我们还是进去看一下吧,必须确定还有没有守卫甚至埋伏。”

正常情况下,两军交战争夺之地,粮食会被搬空,守卫也就没有必要,但二人心中都明白,与谋略大师打交道,必须小心谨慎步步为营,稍有不慎就会掉进陷阱。

二人在高度警惕的状态下,小心翼翼地摸进了堡垒。

进门的时候,聂璞没来由地觉得像进了一大片墓地,赶紧甩头驱赶这不祥的感受。

也不知道当初的设计者是怎么想的,这里确实修得像墓地。

二人几乎没受什么阻碍就轻松进入堡垒,果然如其所料,里面有通向地下建筑的长长的阶梯。

堡垒地面部分这一层,只是以前守卫粮仓的驻兵之处,下面才是储粮之处,正经的粮仓。

沿着阶梯下行,进入地下建筑,被隔断为一座座规整四方形的贮藏室依然保持着适于储藏的恒温,但刚刚有大军经过,如同蝗虫过境,哪里还会留下多余的粮食储备,而今这里既杂乱又空旷,。

空气中混杂着酿酒糟子的味道,想来是残留的陈年粮食颗粒开始发酵了,二人的脚步声在相对封闭的空间里回响着,引起远处一阵沙沙沙地震动。

二人心中都明白,这样的环境,只要看一眼就知道,除了藏匿高手,不可能藏得下一支准备伏击的军队,而不被人发现。

而高手埋伏,除了斩首行动,对于相互追逐的大军,没有多大意义,况且才刚离开中州范围,还没有避开半山精舍的关注。

心意相通的二人,都不需要再有提示,就一前一后向着阶梯处走去,准备退出堡垒。

就在聂璞一只脚刚踏上阶梯时,突然听到“啪嗒”类似机簧的轻微响声,跟着楼梯口就有一股阴风飘来,还没有近身,就令他一阵寒噤。

他立即一脚蹬向楼梯,身体迅速向侧面翻过去。

只这么一个恍惚的功夫,一支黑色的羽箭,就从他刚才立身之处穿过,而音爆的声音方才在箭身后面的楼道口响起。

这箭来得太快,聂璞感觉就是贴着脸颊飞过,带起的劲风刮得脸颊生痛。

聂璞甚至觉得,如果没有在如意洞天拳庄内的磨练,大大提高自己意到拳到的身手敏捷度,可能刚才那一箭就躲不过。

再看身后的尧邦,反应也着实够快,聂璞刚一有躲避的动作,他就立马仰身向后翻去,同时抽出军刀护住面门。

他虽然没有聂璞那样超乎寻常的灵觉,但常年的军旅生涯,无数次面对生死关头磨练出的条件反射,让他无故兴起一阵毛骨悚然的感觉,做出了几乎不慢于聂璞的反应。

但他闪避得毕竟要慢一些,而且向后躲避的动作,没有完全避开这神出鬼没的一箭的线路。

那箭直接撞上了他横举着护住面门的刀,迸射出火花,并带着刀横向飞了出去,飞了一阵,才“噗呲”插在地上,那把指挥千军万马的军刀也“仓啷”一声掉在地上。

尧邦握刀那只手的虎口都被震裂,满手是血。

那支箭插在地上还兀自颤抖,通体黑色,看不出什么材质打造。

二人相顾失色,都意识到这不是寻常军队的制式箭,速度把音爆都甩在后面的神秘黑箭,足以置二人于死地。

尧邦更是脱口而出道:“箭先生!”

他这一声喊,倒让聂璞想起刚了解到的一个传说。

那是在看尧邦的战报时,聂璞对那射死风羽的神秘一箭动了心思,好不容易逮着空子请教萧半山。

他和郑全一样,第一反应就觉得是半山精舍的高手下场干的,用以回敬四大家围剿尧熙园。

根据事后回关溃军的反应,击杀尧熙园的应该是四大家的修真高手,甚至就是传说中的四大少主。

但萧半山告诉他,这事并非半山精舍所为,而且他在尧邦请求派修真高手相助时,明确加以拒绝。

半山精舍还没有做好相应准备,在目前双方都保持默契,不试图在两军阵前派出修真高手实施降维打击的前提下,不能率先轻易打破这个底线。

至于尧熙园被击杀一事,修真界的共识是,四大家少主从辈分上来讲,属于徐宏、聂璞、胡孩、小倩这一代,他们悍然出手,虽说已经在冲击那份默契,但还没有击穿底线。

阅读护界真主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