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界真主

《护界真主》

第一百三十三章 疯狂反扑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紧赶慢赶,终于赶到了黔州城下,二人不由分说,就下达了攻城令,然后一个举枪,一个抡棍,率先抢上前去,打算第一个冒着枪林弹雨,占领城头。

以往他们常这样干,也屡建奇功,才会再次凑在一起,准备重现过去的辉煌。

只不过,这个“过去”,真已经过去很久了,是四十年前的事了。

黔州城又称阳城,也许是寄寓了当地人对晴好天气的向往,因为在西部腹地,早就被灵山的席卷之势收入囊中,因此杨兴、孙行都以为会有一场恶战。

但出乎意料的是,他们未受丝毫阻碍就抢上了城,站在城头上,竟然没有见到防守的一兵一卒。

两人面面相觑,一人问道:“我们想多了?”另一人点头道:“大概是。”

这二人向来懒得动脑筋,这大概和他们修炼的功法有关,凡尘入道,往往在修习过程中会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关于天下大势的分析研判,就更不是他们所要考虑的问题。

事实上,在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战乱时期,除了两方势力的大本营,多数州郡城池都似随风偃仆的墙头草而已,并无一定的立场,哪一方势力来了,就听命于哪一方。

除了有灵兵和四大家驻守的重镇,哪里会有什么像样的抵抗?

就这样,在左、右校尉的诧异中,被外界称为修士军的五千校尉军,进驻阳城,草草扎营后,因为连日行军疲乏,连埋锅造饭的过程都省去了,下等修士们吃点干粮,等级高些的修士干脆以灵丹果腹,然后就打坐的打坐,横七竖八歪斜着休息的休息。

阳城的夜晚来临时,除了杨兴、孙行等极少数修为高深者还保持警醒,其余都抵不住困倦,只顾着以最适宜自己修炼阶段的方式,进入休眠状态。

阳城内同样不平坦,凹凸不平的山路延展进城内,高高低低的房屋,就依着这样的山路建筑起来。

这些房屋,大多是木结构的,在狭窄的路面上紧挨在一起,不过天阴多雨,历任州领都没有过多为消防问题烦恼。

八校尉军进城以后,就在原有的厢军驻扎地歇息下来,这个营地与周围的民居建筑差不多,也是房屋之间紧挨着的木结构建筑。

入夜时分,西部内陆,昼夜温差大,寒霜渐渐覆盖大地,覆盖着这座进入睡眠的城市,仿佛在安抚着饱受战乱颠簸的城中居民的心。

在距离兵营不远的某处民居内,户主是个樵夫,白天刚进山打了柴回来,晚饭正好赶着使用。

因为连日阴雨,柴火湿漉漉地看起来就不易燃,但樵夫家里一用,却喜出望外,柴火不但易燃,还经久耐烧,那蒙在上面湿漉漉的一层,竟是引火助燃的液体,十分神奇。

樵夫因为嫌弃,柴砍得不多,主要自己使用,现在发现了门道,决定明天上山多砍一些,拿到柴市去,当做奇货出售,他相信,只要大家了解到这柴的好处,就可以卖出好价钱。

夜深人静,樵夫一家人均已安睡,灶中的柴火烧尽,惯常来看,应早已熄灭,但今日不同,居然还余烬未灭,时不时爆出一点火星。

一阵不起眼的阴风刮过,巧不巧地正好在火星燃爆时,刮到了灶门前,带着那一粒火星飘到了码放在灶旁的柴火上,那是今天才砍回来的蒙着一层易燃液体的柴火。

……

当火苗窜出房顶时,樵夫一家人才被烟熏火燎惊动,醒了过来。

这很不正常,通常睡眠很惊醒的老人都没有提前醒过来,而这个时候,风助火势,要想扑灭已经不可能。

因为特殊的地形和建筑材料等原因,每一个聚居点都有相应的水池等防火设备,每户人家也有相应的准备,但此时这些防火措施已经完全无用,火势已成,迅速向周边蔓延开来。

当晚,城中东南西北各方都有起火点,很快,火借风势,很快吞没了全城。

杨兴、孙行二人察觉异常时,火势已无法控制,两人迅速做出了全军撤出阳城的决定。

被从睡梦中叫醒的西路军,开始了紧急撤离,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低阶修为者,已经极度疲乏,在危险迫近之时,只是如同行尸走肉般保持着行动能力,能不掉队就已经万幸,完全没有了战斗力。

此时,城中已经大乱,被大火围困的城中居民哭爹叫娘,更被火势驱赶着狼奔豕突。

杨兴、孙行见状,更是焦急万分,又要带队伍,又不能见死不救,只得沿途解救被围困者,并尽可能聚拢居民, 跟着队伍往前冲。

在这个过程中,两人好几次都扑进火里,若不是依仗过人的速度和神功护体,早就被大火吞噬。

最后,以杨、孙二人为首,当先开道,后面是西路军中修为最高的统领级别人物组成的五十人方队,主要负责扩大开道的成绩,进一步荡开火势,再后面才是疲乏的主体队伍,以及混杂其间的沿途救出的百姓。

那些低修为的西路军的修士们,最后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担负起保护民众的责任,至少不要让他们离队乱跑,再次被火势困住。

在混乱中,杨兴、孙行都不敢回头,尽管身后不断传来惨呼,他们甚至都不敢回头去分辨,发出呼声的是他们救助的居民还是队伍中的修士。

后来就已经不敢停下来实施救助,因为火势太大,救助成功可能性越来越小,还会让自己的人受损越来越多,甚至把高端修为者也搭进去。

所幸的是,城门离易燃的拥挤的民居建筑较远,风又是向着城内吹,队伍冲到城门时,火尽管已经开始蔓延过来,但还没有封住城门。

杨兴舞动起大枪,当先冲向城门,枪花越舞越大,把城门洞里所有容易引发火势的杂物挑飞,抢出了城。

后面跟进的人发现,枪花过处,城门洞变得寸草不深,如同刚刮掉须发的毫无生机的死人头面,干净得瘆人。

队伍裹挟着被救助的居民,呼啦啦涌向城外,孙行断后,见有异常状况影响队伍奔逃,立即出手果断处置,间或有火星落过来,都被他一棍扫出,准确地将之击退回火海。

后来,他干脆把大棒杵在地上,用力一划,挑起泥土击向越来越逼近的火势,不断将冒头的火焰打掉,他这样做,居然能对延缓火势起一点作用。

只不过,这样做的效果,比起杯水车薪来也有所不如,无情的大火最终还是咬着撤退的队伍追了上来,逼得孙行不得不随众一起撤离,任凭最后没有来得及撤退的人,被火势吞没。

出城后,一直撤退到安全的地方,再回头时,只见整个黔州城火光冲天,一片火海,早已变成了一座火城,众校尉军死里逃生,庆幸之余,都在心里叹息。

那些跟着西路军逃出火海的民众,此刻都变得一脸麻木,死死地盯着被大火无情吞噬的家园,不知是谁发出一声嚎啕,跟着就是一片呼天抢地的哭喊。

不知道有多少无数代人的心血被付之一炬,更不知道城中烧死了多少无辜的居民,纵火之人的狠毒让人胆寒。

杨兴、孙行二人此时才得以检视出城的队伍,粗略地查看一遍,就发现已经是十去其三四,满打满算已不足三千人。

原本在火势初起之时,如果只管带着队伍向城外急行军,基本不会受损,而沿途救护就无法避免损失,尤其是出城门时,追上来的火势,吞没的大多是落在后面保护民众的低阶修士。

望着自己转瞬间受到重大伤害,疲敝不堪的队伍,左、右校尉都意识到,真正的考验这才来到。

纵火者已经无所不用其极,不可能再有顾忌,也不可能没有后手,二人立即劝退还想跟着西路军一起撤退的民众,让他们投亲靠友,或等待后续救援。

他们知道,接下来,可能再也无力保护这些死里逃生的民众,更无暇去汇集四门的状况,作出妥善的安排。

目前,最正确的选择,就是让这些无辜者远离,免得再受牵连。

因此,二人不顾队伍疲乏、恓惶的状态,拉着队伍就向东面退去,只求尽快远离阳城,远离那些民众。

接下来,他们要面对的是最疯狂、最无所顾忌的敌人,视中土百姓为草芥。

果然,没走多远,就有敌人现身截击。

开始是零零星星的偷袭,一些脱离大队的,行动滞缓的,渐渐从队伍里消失,杨兴、孙行二人发现了异常,开始前后照应并收紧队伍,以免敌人偷袭。

再后来,敌人开始现身截击,一身白衣白袍,数十人、上百人一股,如同饿狼一般,盯着西路军上前就是狠狠一口,咬掉“一块肉”就撤退。

茫茫的夜色里,可以感受到“饿狼”那一双凶残贪婪的红眼。

当夜色渐退,东方天空露出鱼肚白时,一夜又困又乏的队伍,再一次十去其三四,已不足两千人,在队伍前后疲于奔命的杨兴、孙行二人也只有徒呼奈何。

队伍继续向前,已如行尸走肉。

一支白衣白袍的队伍,在晨雾中隐约出现在当路,静静地等候着西路军。

阅读护界真主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