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国师太上道了

《重生后国师太上道了》

第六十六章 国师要登基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寒露至,大雁南飞,雀鸟不见,秋风萧瑟不见留情,寒意更甚,天地间一片肃杀之气。

连日阴云密布,天色灰暗,像一张细密的网,而人困在其中,难得喘息。

皇城内外皆是人心惶惶。

朝廷命官中书令孙其辽横死家中,不足几日,周边郡县小户官员又少了几个,死法相似,好好的在自家府上都能被杀,且绕过城中官兵巡查,可见对方手法之高,朝野大骇。

刑部出手较快,得了初步结果,案发时间相近,基本可以确定这是一场有组织的谋杀。

不过死的那几个小郡县官员,皆是与中书令有来往的,这很难不让人往一个人身上想。

那就是权力滔天,藐视一切的国师。

杀害官员是大不敬,是挑战权威之举,早已威胁到皇权,众人心中有数,临钰想要这天下易主,不过覆手而已。

朝内官员心思缜密不敢多言,茶楼倒是流言蜚语议论的热闹,分析来分析去还是国师最有可能动手,话本子上说的委婉,但其实听众心里跟明镜儿似的。

皇城热闹繁华,达官贵人众多,有头有脸的人物自然是管不了底下人民如何传播的,愈演愈烈,也不等刑部或是大国寺出结果,这事儿就算是安在了临钰头上。

到头来,好像真是那么回事儿。算命的连国师登基的日子都算好了,坐在中央大街边摆摊收起了消灾费。

“新帝登基,买上一卦,消灾除难。”

谣言一出,萧瑾安就坐不住了,也不顾拥护自己的那些老臣,恨不得直接抛了皇位给临钰,只想保住性命。

众大臣也坐不住,说话慎之又慎,在家都扶稳了官帽,生怕下一个丧命的就是自己。

奇怪的是,朝会时,几件事翻来覆去议,临钰却像没事人一样,让他们忙的焦头烂额。

众人又说,这是胜券在握。

皇城进出关卡更为严格,城内巡防营加紧巡查。

案子经刑部移交上了大国寺,皇帝萧瑾安下令,由大国司苏无亲自查办此案,各方皆要协助配合,不得有误。

秋寒刺骨,稍不注意就会凉意侵体。赵清如今倒是脆弱的像个瓷娃娃,着不得一点儿风。

在家苏母叮嘱个遍,出门红袖绿烟两个也是围着她转,暖手炉、毛领带帽披风、热茶差不了一样。

文书部火炉都支了好几个。

出去办公整的像是皇帝出巡,赵清看着马车满满当当的物件,哭笑不得。

尽管如此防备,还是不留神受了凉。

某日早起,脑袋混沌一片,眼皮似有千斤重,浑身发热,在床上愣怔了好一会儿才知道自己没防住寒气。

红袖绿烟自然是瞒不过的,她强忍着不适比平日多抹了些胭脂补气色,匆匆出了苏府,

苏府里的人都是把赵清放在了心尖尖上,要知道她染病,担忧程度不亚于苏府房梁着火,或者更甚。

“小姐,何不告假休息几日,养好了身子再忙。”去文书部途中马车内红袖换了热点的暖手炉给赵清,满眼心疼。

绿烟在一旁小火炉煮着茶,抽空睨了一眼红袖,像看白痴。

赵清见状,讪笑回道:“无事,小风寒,多喝点热茶就会好的。”

事实上,情况并不好。

这点在赵清在文书部办公的时候就得了应证。看桌上的文书字都是重叠的,赵清搁下笔,准备定定神再继续。

门外传来汇报声,“大人,玉王殿下找您。”

赵清起身去开门,萧玉已到了门外,她笑迎上去,“殿下。”

皇子过十五岁便要封王出宫开设王府,萧玉已到十六,前段时间才批了旨意,封号誉王,划封地,享食邑。

封王算是对他身份的肯定。

阅读重生后国师太上道了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