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娃

《渔娃》

三百二十九章 临安谈旧事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去龙门镇,不去杭州城里逛逛,白龙觉得这趟人间简直就是白来了。

本来说好的,他们几个先去龙门镇打头哨,可石放之前没多叮嘱要什么时候到,这小子就觉得可以用悠哉悠哉一番。

总归这四个家伙没有一个是人,也没有一个省油的灯,放出去任何一个,这天下都得一塌糊涂。

白龙一提出这个意见,当即被呜咪驳斥道:“我看你是那乌龟还没做够,放着正事儿不办,跑这里闲逛,那个石头知道了,一准说我们不务正业。”

白龙笑道:“那任事卜不是算了一卦么,天火同人,东征檄文。”

“那人刚被石大人解了毒,指不定看错了呢,咱们还是带着小心点,不然我真要跟你去无生谷里做龟壳。”登明很赞成呜咪得观点。

“哎呀呀呀,

西湖醋鱼,宋嫂鱼羹,

糖炒栗子,龙井虾仁。

火踵神仙鸭,虎跑素火腿,

干炸响铃儿,西湖莼菜汤。

这些美味啊……,啧啧啧啧啧,可惜了了,这差使可办的好,眼瞅着这些美食不能吃,哎呀呀,真真可惜的很。”白龙摇着脑袋说道。

无心在一边听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这些,都是菜么?”

这几天她在这里吃了麻辣烫吃了火锅,又吃了几道闽菜海鲜,觉得这人间的东西实在太美味了。

呜咪瞪着眼睛说道:“西湖醋鱼?我好久没吃了。”

“宋嫂鱼羹,是个什么东西?”登明问道。

白龙叫这三个家伙来了兴趣,眼睛一眯,手里拿着一根竹签说道,“这是杭州的传统名菜之一,据传,北宋汴梁人宋五嫂,随宋室南迁来杭州,她跟小叔一起在西湖以捕鱼为生。

一天,小叔得了重感冒,宋嫂用鱼和辣椒、姜、酒、醋等佐料烧了一碗鱼羹,小叔喝了这鲜美可口的鱼羹不久病愈了。

有一次,宋高宗赵构品尝了她做的鱼羹,大加赞赏。从此,这道菜就称“宋嫂鱼羹”,她开的店生意更加兴隆。

“嫂子跟小叔子,还一起打渔为生?”无心突然插嘴道,“不对啊,这里面,我感觉有很多故事啊。”

“就你事情多,瞎扯什么蛋。”白龙瞪了她一眼。

“能有什么故事?”登明问道。

“没故事,就是鱼羹好吃。”白龙没好气儿的说道。

“喵~,那皇帝后来江山都没了,这菜我不吃,我要西湖醋鱼。”呜咪说道。

“你们真是王八死了赖泥浅,这关人家宋嫂鱼羹什么事儿,你们不吃我吃。”白龙觉得这两家伙就是两夯货。

“你怕是惦记哪家的嫂子吧,对了,你在黑水涯问过浩天,他似乎也对落雁念念不舍。”登明突然想起这么一出。

“小白衣,你花花肠子还真不少啊。”无心走近了白龙,抬手敲了敲他的肩膀。

白龙瞥了她一眼,“别扯那些个没有的啊,我告诉你们,不光这些菜,还有明珠香芋饼、莲藕炝腰花,以及钱江肉丝,金牌扣肉。

我最必须要吃的,就是火踵神仙鸭,吃饱喝足了,再去虎跑泉里盛它满满一坛秋水,泡上一壶西湖龙井,啧啧啧啧啧,坐那断桥边上赏上一轮秋月,哎呀呀。”

白龙说完把手一背,抬头看了看院外的天空,这模样,就跟他已经站在西湖边的垂柳边一样。

登明早听的口水流了一地,他猛的吸了一口说道:“我觉得,咱们好不容易来一趟,我们一定好好的把握这个机会。”

呜咪自己也想吃鱼,却抬头说道:“什么机会?别忘了,我们可是去出差,这是公务,知道么?”

“公务?什么公务,浩天君还是弥罗天的,我们现在是佣兵知道么。”白龙说道。

无心插嘴道:“公务也不耽误啊,再说了,这宋嫂鱼羹,她哪来那么好的鱼。

落雁落雁,这雁,最能捕鱼,这宋嫂怕不就是那落雁变的。”

白龙听她调侃,正色道:“别胡说,落雁又没有成婚,哪里来的小叔。”

“昊天君好像有个弟弟?”登明寻着话缝插了一句。

“落雁还有三千姐妹呢?”白龙顶了回来。

“说不定那西湖醋鱼旁边,正好就有只母猫在那儿等着你黑猫去聊骚挑刺儿呢。

哦对了,说不定浩天君就安排好了人在那里时刻埋伏着,想在那截石大人的如意罐,你们说呢?”无心没有在意白龙生气,本就故意气他,她冲呜咪眨了眨眼睛笑道。

呜咪舔了下舌头,“喵~,我觉得,我们还是可以去吴山广场侦查一下,毕竟那里吃的多,哦不不不,毕竟那里人多,好打听消息。

进去就是河坊街,也可以考察下那里有没有伍十五的消息,我怕那些菜里有毒。”

“这话说的非常有理,”登明拨开无心走到中间开始表态,无心瞪了他一眼,“我觉得任事卜中毒一事,是个值得我们提高警惕的问题。

以后,石大人吃什么,我们都要在他之前试吃,白龙说的非常有道理。

真亏你提醒了我们,你说的那些西湖醋鱼,虎跑火腿,糖炒栗子,龙井虾仁什么的,我怀疑,一定有毒。

肯定有人提前在那开了馆子,万一石大人从龙门镇出来,不小心到杭州被人毒倒了,那可就真不好。

呜咪得要神通果,白龙要找落雁,无心要完成自己的转变来决定,究竟是去弥罗天还是留在人间。

咱们可都多亏了石大人,要不是他义薄云天神通广大,我们只怕都如不了愿。

所以,为了我们伟大的事业,为芸芸众生的幸福安康,保护石大人的重任,就不可避免的交到我们的手里,诸位。”

登明停了下来,看了看三位,他的神情突然显得很**,登明走到白龙面前,“白龙兄,需要我们的时候到了,这一次,我们一定要身先士卒,大胆尝试,就让我们一起,去挑起这份伟大而光荣的重担吧。”

登明说完,满脸豪情,打着十二分**肃穆,环视了白龙、呜咪和无心一圈。

这番假公济私的话大家心里都知道,可谁都没想到这登明把这假话说的这么冠冕堂皇还信誓旦旦。

白龙咽了口唾沫,拍着登明的肩膀连连点头道:“登明兄,您真不愧是昊天界天门的真心守卫。

想不到你对石大人竟如此忠心耿耿,请你放心,我一定会陪着你好好检查那些美食一番。”

“我也陪着你。”呜咪的胡须朝上竖了几根,它的眼睛都快爆出来了,它没想到这登明撒起谎来居然能如此动情。

无心听了这话,心里虽然觉得恶心,可是一想到杭州的美景和美食,她立即冲登明和白龙一拱手说道:

“好一番肝胆相照之志,小女子也愿和二位哥哥一同前往,先去那杭州城吃喝拉撒,实地考察一番。

我到要看看,那些鱼鸭虾仁,鲜汁嫩汤里,究竟有些什么样的阴谋诡计,能骗得过我无心使者?

我看,不如我们立即动身,直杀杭州城,看看那些个美食街和服装店里,究竟有些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如何?”她倒没忘了逛街这一茬。

“说的太对了,第一个要检查的就是西湖醋鱼。”呜咪说道。

“如此甚妙,只是,大家又都要辛苦一下了。”登明不无感慨的说道,他显得十分感动。

“不辛苦,为众生服务,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呜咪抬起两只爪子冲登明拱了拱。

“喂,我听的真想吐了,你们说的,这是人话么?”一个低沉的声音从楼梯那传来,这四位回头一看,是光光。

“我们本来就不是人。”这一龙、一门、一魔、一猫同声答道。

“走吧,我们搞公务去了。”呜咪说完第一个走出了玻璃门口。

“光光,你看着家就行,黑娃就在海里,这儿又有你罩着,叫老任头放心养身子,我们走了。”白龙挥了挥手笑道,说完这几个家伙一起走出了门口……

光光看了看空荡荡的客厅,又有些怅然若失的看向小院,口里喃喃的说道:“金牌扣肉,我也想去……”

金秋的杭州城里,热闹非凡,四个不是人的东西,居然还买了动车票,坐着高铁来了杭州。

四个非人类下了车出了站,直奔吴山广场,好家伙,这延安路上真是人山人海。

白龙看了叹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真真不假,所谓: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你刚念的什么?”无心听了,转脸看着白龙,一脸惊讶的问道。

“这首《望海潮》,是南宋大才子柳永的一首著名的诗词,只是这首诗词却被人诟病为杭州引来了一场刀兵之祸。”呜咪说道。

白龙看了眼呜咪道:“不错啊,你有点学问啊,有人说当年的金主完颜亮,就是因为听了柳永的这首诗,才下定决心一定要攻下杭州。

这口锅,也真敢甩到一个落魄诗人身上?这他娘的找垫背的,是自古就有啊。”

呜咪笑道:“那完颜亮早就憧憬江南之美景,他还没当金朝皇帝的时候,就曾暗中派使臣到南宋,并偷偷带上画工,画了一幅杭州山水的风景图带回去,当他看到江南如此之美,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南宋正隆六年(1161年)九月,完颜亮在经过充分的准备后,开始挥兵南下,金兵共分四路:

一路准备由海道直奔临安(今杭州)。

一路由蔡州(今河南汝南),出发进攻襄阳及荆南。

一路由凤翔(今陕西凤翔)出发向蜀口进发,进攻大散关,并随时准备入川。

完颜亮自己则亲自率领三十二路亲兵,进军寿春(今安徽凤台)。

金兵总数六十万,号称百万之众,毡帐相望,鼓声不绝,远近闻名。

当完颜亮率军抵达扬州时,他是真正亲眼看到了江南的美景。

他在此写下了一首大气磅礴,气势恢宏的帝王之诗。”

“呜咪?这你也知道?”登明笑道。

“我可是听过书的猫。”呜咪说道。

登明见这黑猫说的摇头摆尾神采奕奕忍不住又插嘴道:“是西湖醋鱼诗么?”

一旁的无心瞥了他一眼道:“你觉得可能么,那毕竟是一族之主,堂堂金朝皇帝还西湖醋鱼诗,甭理他,呜咪你说。”

白龙却笑着接口道:“这诗名为《南征至维扬望江左》,又名《题临安山水》,写的是:

万里车书尽混同,

江南岂有别疆封。

提兵百万西湖上,

立马吴山第一峰。”

“气魄啊。”呜咪叹道。

“我怎么没听出来。”登明刚刚被无心抢白,心里有些不爽,这会子大家都饿着肚子,还谈什么诗。

白龙没有理会,继续说道:“南宋有个福建建宁人,叫谢处厚的,他有感于此,就写了一首诗:

谁把杭州曲子讴?

荷花十里桂三秋。

哪知卉木无情物,

牵动长江万里愁。

这意思是说,谁让你写首词把杭州说得那么美好,什么十里荷花,还有三秋桂子,这些都是无情的草木,可它们却让这万里长江两岸百姓心生忧愁,因为他们险遭兵燹之祸。

这差不多是责怪柳永这词写杭州太美,把完颜亮大动干戈的责任归到了柳永身上。

而完颜亮的运气,似乎不见得比九百五十三年前那位好些。

“哪一位?”登明问道。

“就是那个‘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还要‘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的曹操曹孟德”,白龙说道。

“公元208年,曹操灭了袁绍之后,也是带着六十万兵马虎视江东,准备一统江南,再挥师西进直扑刘备。

曹操虽说输了,被一把火烧的眉毛都掉了几根,据说还求了关羽放行,一路溜回了江陵,留了几员将领守南郡之后,自己则跑回了洛阳。

那完颜亮却势如破竹,一直打到了杭州城,不过可惜啊。”白龙说道这里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可惜什么,”无心听的有些意思,见他感慨忙追问道,她很喜欢听白龙说这些风土人情和历史典故。

呜咪见白龙话头一顿,接过话道:“可惜的是,曹操虽然没打下江东,他倒是回去稳定了北方。

完颜亮拿下了江南,却丢了自己的都城,被蒙古人抄了老底。

所以后来,《鹤林玉露》的作者,江西吉安的罗大经看到了谢处厚的诗,觉着不妥。

虽然柳永的《望海潮》似乎是引来了金兵南侵,但好歹也坑死了完颜亮。

所以,他觉得这《望海潮》还是很好的。

谢处厚这么说太不懂道理,于是和他杠上了。

罗大经说:‘余谓此词虽牵动长江之愁,然卒为金主送死之媒,未足恨也。

至于荷艳桂香,妆点湖山之清丽,使士夫流连于歌舞嬉游之乐,遂忘中原,是则深可恨尔!’

于是,他也写了一首诗:

‘杀胡快剑是清讴,

牛渚依然一片秋。

却恨荷花留玉辇,

竟忘烟柳汴宫愁。’”

登明听了半天算是明白了,想想说道:“文人嘛,那之间的争论理由,总是说来说去的,可竟然没有一个文人会说是南宋懦弱无能,估计就算是说了,也早被砍了脑袋。”

白龙笑了笑:“那时候的文人,满腹牢骚可以,切莫非议朝政。那谢处厚,又何以见得就不是故意写诗说柳永,其实也是在暗讽南宋呢?”

无心听了心中一动,“弥罗天不正是打下了昊天宫么?眼下浩天君不知所踪,那痴心妄想阵又上去不得,下去不来。

那个石放和黑娃,还有这帮家伙又如此了得,弥罗天君又会不会落得跟这金主完颜亮的一样,被人端了老窝呢?”

想到这,无心隐隐有些担忧起来。

阅读渔娃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