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

《回到贞观当太子》

第80章 遣唐使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让人把长孙冲他们送出去,李承乾和苏薇携手回了宜春宫。

趁着吃饭的功夫,李承乾把长孙冲到底是怎么回事和苏薇解释了。

没想到太子妃听完之后居然两眼放光,一脸向往地说道:“表嫂好幸福啊!”

“这哪里幸福了?”李承乾感觉自己的脑袋旁边这个时候肯定有三条粗壮的黑线,女人的思维有时候真的不能用常理来揣测。

“当然幸福啊。”

苏薇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说道:“殿下您想想看,如果一个男人因为一个女人给他生了一个儿子高兴到发疯,不就说明那个男人很爱那个女人吗?对于女人来说,这岂不就是最大的幸福?”

【高兴很正常,发疯就不正常了吧?如果一辈子好不了怎么办?那不就变成累赘了吗?】

虽然心里吐槽不已,不过李承乾不打算在这么个小问题上和她抬杠,看到苏薇满脸的羡慕,李承乾突然有了个想法。

“那爱妃你愿不愿意享受这种幸福呢?”李承乾凑到苏薇的耳边问道。

“那当然!”苏薇想也没想就给出了答案。

“那我们就别耽误工夫了!”李承乾一把把苏薇抱了起来,往寝殿走去。

“啊!”突然被抱起来的苏薇叫了一声,接着反应过来李承乾的意思,小声说道,“殿下,臣妾还没沐浴呢。”

“嗯......”

李承乾的神色突然严肃起来,苏薇还以为李承乾不高兴了,刚想道歉,李承乾突然一脸坏笑地说道:“孤也没有,我们一起吧。”

一夜春光,不足为外人道......

第二天一大早,李承乾就在春坊等着众人,本来还以为长孙冲今天应该不会来了,谁知道当众人一起进来的时候,长孙冲赫然就在其中。

“表哥你好了?”李承乾关切地问道。

显然已经有人把昨天发生的事和他说了,长孙冲有点不好意思地拜道:“臣已经痊愈了,多谢殿下关心。”

李承乾微微点头:“痊愈了就好,省得舅父舅母要替你担心。”

众人调笑了一番,开始处理政务。

李承乾正在看工部申请整修长安城墙的奏疏,那边房遗直突然说道:“这是谁家把厕纸拿来写奏疏了?”

托李承乾的福,现如今纸张在大唐的普及率要比原本历史上高出许多,同样也是因为他的关系,“厕纸”这种“高大上”的东西也逐渐在各大公侯府中流行了起来。

听到房遗直的话,李承乾抬起头,正看到对方拿着一份皱巴巴的文书,看了两眼,恍然道:“原来是倭国的国书。‘仰慕大唐文化,特遣使者前来学习’。我说最近鸿胪寺怎么有那么多倭人出没,原来是来我大唐学习的。”

房遗直除了东宫这边,还兼着礼部鸿胪寺的差事,主要工作就是接待一下外国使臣什么的。

“我朝和倭国有来往吗?怎么孤不知道?”李承乾问道。

身为一个中国人,李承乾对于倭国真的是一点好感都没有。

早就知道倭国在唐朝的时候和中原有很密切的来往,本来还打算利用皇太子的身份加以阻止,可是一直都没听到关于倭国和大唐建交的消息。

李承乾还以为是没到时候呢,可是现在听房遗直话里的意思,好像倭国早就和大唐有联系了。

“其实也没几年,臣记得好像是贞观三年的时候吧。倭国那边的一个什么国王派了几个使者求见陛下,想要与我大唐建交。当时朝廷忙着对付突厥,哪有时间管他们,随便给了点东西就把他们打发了。”李业嗣回想了一下,说道。

【原来如此。】

李承乾恍然大悟,贞观三年的时候,他正好生了一场大病,缠绵病榻好几个月,朝政什么的实在是无暇顾及。

(注:历史上霓虹第一次派出大规模的遣唐使是在公元630年,也就是贞观三年。为了情节需要,特改为贞观七年。)

“殿下你是不知道,这群倭国人也不知道怎么生的,大部分长得歪瓜裂枣,穿的衣服也古里古怪,身上还带着一股子鱼腥气。鸿胪寺那些人每天到衙门里就跟看猴戏一样。”秦怀道笑道。

“这些番邦蛮夷,怎么会懂我大唐的礼仪,弄出些笑话也是理所当然的。”长孙冲倒是很有君子之风,没有和众人一起嘲笑的意思。

深知后世倭国人为祸甚烈的李承乾可不会和众人一样,不把现在还是叫做倭国的霓虹放在眼里。

李承乾皱了皱眉,问道:“百官对此有什么意见?”

秦怀道看了看随国书一起送来的奏疏,说道:“中书省的意见是可以照准。正好国子监里有专供这些番邦贵族学习的馆驿,他们的意思是就按照惯例,让这些人跟高句丽等国的皇子一样,在国子监读书。至于其他的学习百工之技的要求,温大人(温彦博)的意思是随他们去,不用管。门下省也已经同意了”

“不行!”李承乾一拍桌子,断然拒绝。

房遗直他们不知道,李承乾可是一清二楚,这些人从大唐学习了先进的技术,回到倭国,极大的促进了倭国的发展。有了足够实力的倭国野心也越来越大,最后倒霉的还是中国人。

“呃......”众人面面相觑,都是一脸的不解。

“殿下,为什么不许他们学习我大唐的文化?先贤不是教导我们要推行教化吗?如果能让这些番邦异族识礼仪,知廉耻,行先贤之道。岂不是皆大欢喜?”唐善识问道。

唐善识是唐俭的第五个儿子,家学渊源,行事无不以先贤教诲为准则。

此人做事兢兢业业,为官清正廉明,是个难得的好官,李二陛下对他也是多有称赞。

可是国家大事不是光有原则就行的,很多时候还要辅以一定的手段。

因此唐善识只能做个听命行事的官员,无法身居宰辅,主掌国事。

虽然李承乾自己不怎么赞同唐善识的话,不过在大部分人听起来还是很有道理的,毕竟这是中国自古以来行之于世几百年的普遍做法。

其实也不能怪他们,如果李承乾不是知道后世倭国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怕也是和他们一样的想法。

只是李承乾既然知道他们将来的所作所为,这个时候就不能放任不管。

阅读回到贞观当太子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