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

《回到贞观当太子》

第248章 武士彟的野心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应国公府正堂

李承乾一边喝着茶,一边与杨氏说话,心下不免有些感慨。

应国公府自从武士彟死后,确实是破落的有些厉害,且不说家里那些略显陈旧的家具,就是从手里这只茶杯,也能窥见一斑。

李承乾手里现在拿着的是一只质地细腻,造型美观的青瓷茶杯。

放到后世,这绝对是属于顶尖国宝级的古董,可是放在大唐,这东西就有些上不了台面了。

唐朝是中国瓷器从成熟走向兴盛的一个阶段,在唐人的眼中,瓷器这种东西,就应该是洁净无瑕,质如白玉的才对。

那些什么青瓷、赭瓷、彩瓷......多数时候只能算是玩物,稍微有些身份地位的人都不会用杂色的瓷器待客。

武家身为勋贵,如果不是窘迫到了一定地步,是绝对不会用青瓷来招待李承乾这个储君的。

想那武士彟,能以一人之力支撑数万大军几个月的粮饷支出,这要放在后世,怎么着也得是胡润富豪排行榜前十的级别才对,却没想到他才死了不到三年,家人就已经落魄到这步田地。

缓缓转动手里的茶杯,李承乾心里突然生出一股说不出的味道。

......

见李承乾神色有些异样,在一旁作陪的武杨氏心里一惊,诚惶诚恐地问道:“殿下面色不愉,可是妾身招待不周?”

李承乾回过神,摇了摇头:“孤只是想到应国公一生奉公,鞠躬尽瘁,后人居然生活的如此清苦,有些感慨而已。”

听到李承乾提起死去的武士彟,想到自己苦苦支撑这个家的艰难,武杨氏一时悲从心起,抽咽起来。

李承乾没想到自己一句话居然把对方说哭了,一时不知该怎么劝慰,只得将话题岔开:“夫人,孤此番过府,乃是因为听说应国公生前留有一套遗书,想来一睹真容,不知是否方便。”

武杨氏抹了抹眼角的泪水:“既是殿下吩咐,妾身自然无有不从。殿下暂且稍待,妾身这便交代下去。”

说着,武杨氏招过一旁侍候的婢女,在她耳边吩咐了一句。

没过一会儿,武处就在婢女的带领下走了进来:“奴家拜见太子殿下......女儿见过娘亲......”

武杨氏和武处微不可察地交流了一个眼神,接着转过头对李承乾说道:“殿下,先夫在世时的文书都是由小女负责整理,此番便由小女随殿下一同过去,殿下若有疑惑,尽可以向小女询问。”

......

看着武处那如花似玉的脸庞,李承乾眼角跳个不停。

如果要说他现在不想见的人,首当其冲的肯定是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紧接着就要属眼前这个少女。

对于这位未来的女皇,李承乾巴不得两人以后都不要再见面,可是如果真像武杨氏所说,武士彟生前的文稿都是武处负责整理,那么眼下还真是非得让她在身边帮忙不可。

犹豫许久之后,李承乾才硬着头皮答应下来:“既然如此,就有劳姑娘了。”

李承乾这么长时间才给出回应,武处的神色却丝毫不见异样,敛衽一礼:“殿下客气了......还请殿下随奴家移步。”

李承乾起身,和一边坐着的武杨氏道了声别,跟在武处身后走出正堂。

......

七拐八绕地转了两圈之后,武处将李承乾带到一间偏厅。

武士彟生前几乎从来没在长安待过,长安的应国公府自然也就不会有他的书房,这件偏厅还是知道李承乾要来,专门收拾出来的。

李承乾走进房中,只见宽阔的房间中立着三排书架,架上的文牍卷轴井然有序,显然已经精心整理过了。

书架前放着一张高脚书案,案子上十几本精心装裱的书册堆叠在一起。

看到那十几本书,李承乾眼前一亮,也不管其他,快步走到桌后坐下,拿起书册看了起来。

深蓝色的书封上写着“敬仲公学”四个正楷小字。

看到这几个字,李承乾嘴角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

如果他刚刚来到这个世界,恐怕九成九的概率看不懂这几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不过他在大唐已经生活了二十多年,看过的经典不知有多少。

见到这个书名的一瞬间,李承乾就已经明白了身为作者的武士彟隐藏在背后的深意。

所谓敬仲公,其实指的是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管仲。

管仲,春秋时期齐国丞相,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辅佐齐桓公称霸天下,被诸子百家共同尊为先贤,号曰“管子”。

因为他大力提倡改革,主张以霸道威慑天下,后世人大多将他划归到了法家的行列,但事实上管仲的思想要比单纯的法家丰富很多。

其他的暂且不说,只说一点——管仲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商业手段来治理国家和进行战争的人。

在管仲辅佐齐桓公的几十年时间里,“行轻重之权,通鱼盐之利”,使得齐国国力远超天下各国,为齐国称霸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同时,管仲还将商业融入了战争,最出名的例子就是管仲通过操控物价,使得能够和齐国相提并论的楚国在短短半年时间里经济崩溃,最终不得不向齐国俯首称臣。

如果沿着这种思路进行下去,根本就不用等到西方资本主义兴起,中国就能提前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时间发展出资本主义。

不过很可惜,因为思想界对于商人的鄙视,管仲的经济理念并没有能够传承下来。

杂家曾经有过一次尝试,不过还没来得及付诸实践,杂家的扛把子吕不韦就被秦始皇给宰了。

从那以后,中国历史上再没有人提起管仲思想里有关资本主义的部分。

武士彟将自己的书命名为《敬仲公学》,显然是想在如今的管仲思想外另辟蹊径,重开一片天地,创造出一个新的学派!

这个愿望固然很好,可究竟是切实可行,又或者只是武士彟在那里自嗨,没有看完前,李承乾也不敢轻易下结论。

阅读回到贞观当太子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