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

《回到贞观当太子》

第352章 意建新军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沉吟片刻之后,皇帝陛下放下奏疏,对殿中跪坐着的百官问道:“诸卿,辽东眼下的局势,想必大家也都收到消息了。诸卿有何解决之道,不妨畅所欲言。”

李承乾的话才刚说完,因为发现金矿有功而官升一级,回到长安担任礼部侍郎的刘洎就出列拜道:“启奏陛下,臣愚以为,辽东诸事,皆因当地官府吏员不足所致,只要选拔能臣干吏前往任职,局势自然平靖。”

刘洎说的这些完全就是废话。

谁不知道辽东之所以变成现在这样,就因为当地官府威权不够。

可是大家能有什么办法?

朝廷现在根本就找不出足够的人手来填补这个亏空。

就算想要往辽东派人,那也要等到明年的科举完成之后再说。

......

果然,刘洎的话音未落,吏部侍郎高冯就出列拜道:“启奏陛下,臣以为李侍郎所言虽有道理,却委实难以做到。眼下吏部在册官员,尚未确定职守者仅有百余人,实在不足以弥补辽东官员之空缺,还望陛下三思......”

李承乾点了点头:“高卿所言,朕知道了,不知哪位卿家还有其他建议?”

这话一出口,就等于是否决了刘洎的计划。

殿中稍稍沉默了一下,有人出列拜道:“陛下,臣愚以为,可下令于辽王、河北王,令二位大王行都督之权,平定地方。”

身为大唐的官员,最讨厌的就是这些封镇各地的大王跳出来跟自己抢权,不过局势到了眼下这个地步,大家也实在是没什么办法可想,硬着头皮也只能让他们出来溜达溜达。

否则辽东要真是出了什么乱子,文官集团的脸就要丢到姥姥家去了。

虽然心里跟吃了苍蝇一样恶心,不过还是有人站出来对这个建议表示了支持,就算是那些平日里最反对封建的人,这个时候也保持了沉默。

李承乾一脸平静地坐在御座上,始终不发一言,直到这些人说的差不多了,才缓缓开口道:“诸卿的意思朕知道了,只是辽王与河北王都有各自职守,这件事情还是不要劳烦他们了。”

皇帝的话让百官一时间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毕竟李承乾一直以来都表现的很看重这些弟弟,一副要重用的样子,怎么事到临头,反而缩回去了?

......

他们哪里知道,李承乾确实是要用这些弟弟,不过不是用在内政方面,而是用在对外扩张上。

大唐境内的事情,不要说他们不愿意插手,就算是他们想要插手,李承乾也不会同意。

......

虽然百官不知道皇帝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不过皇帝既然不愿意让两位大王插手这件事,大家自然也就省了这份心思,开始从其他地方找缺口。

片刻后,中书令马周出列拜道:“陛下,臣愚以为,或可遣一位天使持节巡查辽东,以整肃地方,惩治不法......”

这也是朝廷在处置地方问题时候的杀手锏了,如果地方上不能自己解决问题,就直接从朝堂空降一位大员过去,巡狩一方,裁决地方上各项事务。

因为派出的都是朝堂上的官员,和地方上没有什么牵扯,所以最终基本上都能把问题处理得很漂亮。

对于这个办法,很多人都表示了赞同,李承乾却还是摇头:“中书令此策,只能收一时之功效,却不能长久。天使不便久留辽东,若是天使走后,辽东之弊死灰复燃又当如何?”

听到皇帝这么说,众人再次陷入沉默,不过却有人从中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刚才众人提到的这三种方式,已经是朝廷在面对类似问题时候所有的手段了,皇帝居然一一都给予了否定,那么是不是说皇帝自己已经有了决断?

能够站在朝堂上人的基本都生了一颗七窍玲珑心,很快,所有人都明白了这一点。

眼神交流一番之后,所有人同时起身拜道:“臣等愚昧,不能远见万里,无以佐陛下之明,不胜惶恐,伏请陛下赐告,以解臣等之惑。”

见众人如此上道,李承乾也很满意,点了点头之后说道:“朕意从十六卫中抽调精干之士新建一军,驻军柳城,专责护卫辽东安宁,诸卿以为如何?”

......

辽东之战后,朝廷在辽东地界原本是留有一部分军队的。

可是在李佑和李恽到任之后,这只守军就基本上被二人瓜分的差不多了。

辽东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和当地驻军数量不足也有一定的关系。

是以,李承乾才想着搞一只军队出来。

当然了,如果只是为了在当地驻军,李承乾完全没有必要新建立一只军队。

之所以这么安排,其实是李承乾的一步棋,一步改革大唐军制的探路棋。

仅从眼下的局势来看,现行的府兵制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制度。

这种军队模式,让大唐在拥有一支强大军事力量的同时,不用为庞大的军费开支操心。

但是这种模式并不是完全没有问题。

且不说府兵制和均田制之间的互补共生关系,就说府兵本身。

现在的府兵大多都是从战争年代中过来的,他们知道和平的可贵,知道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

所以,他们可以为了捍卫这份和平付出自己的生命。

可是在这些人之后呢?

他们的子嗣还能像他们这样为了国家,为了和平而甘愿付出自己的生命吗?

历史的经验证明了这是不可能的。

这种世代传承的军人家庭,在经历过几代人之后,势必会出现战力下滑的现象。

到时候李承乾的后人怎么办?

难道要带着一群老爷兵、农民兵上去跟白皮们火并?

那纯粹是在作死。

所以,在均田制改革之后,李承乾就准备对府兵制动手了。

只是他心里设想的那个计划太过庞大,短时间内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

他只能先扔出一颗棋子来探探路——用募兵制逐步代替府兵制,完成大唐军队的职业化和专业化转型。

至于下一步安排,那是至少十年后才需要讨论的话题......

阅读回到贞观当太子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