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

《回到贞观当太子》

第360章 改元元新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现在坐在皇位上的这位天子不是个省油的灯,这一点所有人都知道。

只是大家怎么也没有想到,天子的脑洞居然可以开的这么大。

......

贞观十四年冬十一月己亥(初六),冬至。

长安南郊,圜丘。

李承乾身穿皇帝礼服中最为隆重的大裘冕,在百官的叩拜下登上祭坛,举行了他登基以来的第一次祭天,向上苍宣告一位新王者的诞生。

看着青铜香炉中升起的袅袅青烟,李承乾目光微微闪动。

从这一刻开始,他才算是走完了新君登基需要经历的所有流程,真真正正成为这个天下的主宰。

......

沉吟片刻后,李承乾微微转头,对身边的黄安吩咐道:“宣诏吧。”

黄安应诺一声,走到祭台边,对祭台下肃立的群臣高声说道:“陛下制曰:‘宣诏’。”

太尉长孙无忌和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同时上前,对着祭台上李承乾的背影拜道:“臣谨奉诏。”

说完,二人同时转身面向群臣,自有内侍捧着李承乾的诏书呈递到二人面前。

长孙无忌首先上前,从内侍捧着的托盘里拿起一卷杏黄色绢纸写就的诏书,按照诏书中的内容宣布大赦天下。

这是高祖在位时定下的规矩,冬至祭天大赦天下,以彰显皇帝仁德。

这么多年下来,百官早就习以为常,在长孙无忌念完诏书后,程式化的躬身再拜,口中三呼“万岁”,称赞“陛下圣德”。

长孙无忌念完诏书后退回了自己的位置,房玄龄则缓步上前,从内侍捧着的托盘中拿起另一道诏书。

这是一道改元诏书。

在这道诏书中,李承乾确定了他自己的年号——“元新”。

......

年号,作为古代帝王身份的象征,不是随便想怎么叫就怎么叫的。

例如先帝太宗的“贞观”年号,就是经过多次商讨和删选才最终确定下来。

贞观一词,取自《易经·系辞下》:“天地之道,贞观者也”。

宋朝朱熹在解释这句话的时候说道:“贞,正也;观,示也。‘贞观’,以正示人也。”

先帝之所以会选用这个词做年号,有两层含义。

其一,是为了表明自己当皇帝是顺天应命,是上天的选择,是“正道”。

其二,就是指导人们按照社会自然发展规律去做事,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人们只要遵循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大自然谐调发展。

......

李承乾的这个“元新”年号当然也不是随便选的,在改元诏书中,皇帝陛下不厌其烦地对自己这个年号做出了详尽的解释。

元新者,取“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意。

“一元复始”出自《公羊传·隐公元年》:“元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

“万象更新”出自后世曹雪芹的《红楼梦》,这个时代的人尚且接触不到,但是却并不妨碍大家理解其中的意思——以往的种种都已经过去,一切都将重头开始。

仅仅只是从这个年号,百官就能察觉到皇帝内心不安分,想要搞个大新闻的想法。

历史上喜欢“胡闹”的皇帝不少,但是像当今陛下这样,直接把改革的野心通过年号展现出来的例子,在今天之前还从来没有出现过。

现如今的朝堂上,绝大多数还是先帝时期留下的老臣。

人一老,难免就会进取心不足,想要求个安稳。

李承乾表现出来的这种进取心,在他们看来就好像洪水猛兽一样可怕。

正在众人忐忑不已,有些不知所措的时候,李承乾再次扔下一个重磅炸弹。

......

房玄龄将改元诏书念完,并没有像长孙无忌一样退回去,反而伸手从托盘上又取过一道诏书。

挥挥手让内侍退下,房玄龄仔细将诏书来回看了几遍,确定万无一失之后才深吸一口气,缓缓宣读起来......

诏书的篇幅并不长,但是内容却极为紧要,即便以房玄龄的城府,一时间语调也有些颤抖。

连房玄龄都无法保持平静,其他人自然更加不堪。

原本还算平静的会场,瞬间就好像闯进来了无数只蜜蜂,“嗡嗡嗡”的议论个不休。

这一切,都因为房玄龄宣读的诏书内容——自从高祖退政之后蛰伏十多年的贤王李建成重新涉足朝堂,被皇帝拜为司徒,领益州大都督!

......

李建成的身份究竟有多特殊,前面已经说的够多了,此处不再赘述。

他的存在,几乎已经成了大唐朝廷的一个禁忌。

无论是支持他、同情他,抑或是反对他的人,都会有意无意地尽量避免提起他,就好像这个人并不存在一样。

可是大家怎么也没有想到,皇帝居然会主动提起李建成,而且一上来就给予了“司徒”这么重要的官职......

......

议论了一阵子之后,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站在前方的长孙无忌身上。

从贞观年间开始,大唐的三师三公(注1)就成了虚衔,只用来赏赐那些功勋卓著的老臣,从来不设具体官员。

长孙无忌因为身份特殊,是唯一一个身居三公,却还有着具体职守的人。

皇帝现在把李建成扶上三公之中仅次于太尉的司徒位置,其他的用意暂且看不明白,但是和长孙无忌脱不了干系这一点是肯定的。

大家都想看看,长孙无忌此时会是个什么反应。

只可惜,长孙无忌并没有让这些人看到自己失态的样子。

早在几个月前,他就对这一天的到来有所觉悟,甚至就连房玄龄刚才宣读的那一道诏书,他也已经提前知道了内容。

看着李建成穿着王袍的身影缓步走上圜丘,从李承乾手中接过代表司徒官职的金印紫绶,长孙无忌的心中虽然依旧有些波澜起伏,但是脸上却没有丝毫流露。

......

注1:三师三公: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太尉、司徒、司空。

阅读回到贞观当太子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