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

《回到贞观当太子》

第416章 缺钱的大唐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发现没人管自己之后,李佑行事越发放肆了几分。

此番西征,他不仅要带上自己那三万义从骑兵,同时还计划以三成战利品为酬劳,从各靺鞨部落里雇佣两万人马,凑齐五万大军。

......

听说靺鞨诸部同意了自己的条件,李佑满意地点了点头,吩咐道:“派出人手联络靺鞨诸部,明岁三月,前来盖牟城与本王大军汇合。”

亲卫应诺一声,有些担忧地问道:“大王,此事是否要上书朝廷,请求天子许可?”

以前李佑在辽东境内玩玩,放肆一点也没什么,只要他不造反,地方上也懒得理他。

只是这一次挥师远征,是真的要动刀兵了,如果不事先向皇帝禀告一声,未免有些太说不过去。

李佑也明白这一点,可是他同时也知道,皇帝大兄现在并不想和草原部族彻底翻脸。

他这个时候把自己打算出塞的计划奏报上去,很有可能会被皇帝大兄驳回,那时候可就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

思虑片刻之后,李佑突然眼前一亮,想到一个“好主意”。

左右现在大军还没有出发,知道他计划的人也不多,不如先将这件事情瞒下来,等到明年大军开拔的时候,再上书向皇帝大兄禀报。

从辽东到长安,就算用六百里加急的驿报,一来一回也要大半个月。

等到旨意下来,他的大军早就已经进了茫茫草原,皇帝大兄就算要他撤兵,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他的下落。

等到他凯旋班师,一切已成定局,以皇帝大兄的性子,最多也就是训斥他一通罢了。

想到这里,李佑便将一众心腹聚集起来,慎重嘱咐了一番。

......

李佑的想法很美好,只是他的这些小九九,又怎么瞒得过专门负责探查消息的特w?

缇骑卫的人进入辽东之后,没用多长时间就将李恽计划的大致内容调查得八九不离十。

十月底,赵元茂的奏疏就送达了天子案头。

对于李佑西征的想法,李承乾并没有阻拦的意思。

他之所以一直拖着不和草原各族全面开战,并不是出于畏惧,只是不想让大唐的实力在大战中损失过多而已。

现在李佑愿意为朝廷分忧,带着他手下那些雇佣军打前站,李承乾表示举双手欢迎。

因为这么做不仅能够削弱草原民族的实力,给将来唐军出塞提前消除一些麻烦,同时还能够捎带手的把女真这个华夏民族日后的大患也一并解决。

历史已经不止一次的证明过,义从之人,从着从着就会被中原民族同化。

现如今的大唐百姓,尤其是北方百姓,有很多人的祖上就是战国、秦汉时期的朝廷义从。

靺鞨人跟着李佑混,迟早有一天,也会和他们的先辈一样,被中原文明同化。

......

只是李佑打的那个先斩后奏的主意,李承乾是绝对不可能让他得逞的。

按照《唐律》,未得诏命,私自调动超过五百人的军队,就可以判处斩首。

李佑调动五万大军,把他剐了都不为过。

可是李承乾能够那么做吗?

恐怕他前脚刚刚下达圣旨,后脚就会有一个“残害手足”的黑锅落到头上。

只是如果李承乾不处置李佑,万一日后旁人有样学样该怎么办?

是以,李承乾基本没怎么考虑,就给李佑下达了一道诏书。

诏书中,李承乾先是将李佑狠狠骂了一通,并且以“肆意妄为,目无君上”的罪名,罚了他一千金。

在那之后,李承乾同意了李佑出塞进攻薛延陀和铁勒的计划,同时还在诏书中给了他一个优惠政策——但凡参与了此番西征的异族,战后都可以无条件获得大唐国籍,成为天可汗的子民。

现如今大唐国籍的含金量可比后世高卢鸡国籍的含金量要多得多,连高卢鸡都能靠着国籍的诱惑吸引来一大批亡命之徒,李承乾就不相信自己会比高卢鸡更矬。

......

命令羽林卫将诏书送出去之后,李承乾就把这件事扔到一边不再理会,开始关注起朝堂上的事情。

借着封镇塞外的许诺,李承乾的个人声望一举超越了高祖,隐隐达到了李二陛下的级别。

如今朝堂局势前所未有的和谐,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西部的战事。

因为计划被大唐识破的关系,原本准备反戈一击,将西羌收归己有的吐蕃不得不改变计划,帮助西羌人抵挡来自唐军的攻势。

否则等到唐军攻克西羌全境,战争前线就会被推到吐蕃家门口。

直面大唐这么个庞然大物,对于吐蕃来说实在算不上什么好消息。

只是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吐蕃、西羌联军并没能阻止唐军的推进。

按照薛仁贵战报上的说法,西羌境内大大小小的据点,已经差不多全都落入唐军手中。

按照时间推算的话,再有半个月,唐军就可以攻克西羌全境。

十一月下旬,应该就能够启程班师。

如此一来,赏赐的事情就要开始筹划了。

......

因为是新军成立后的第一战(攻打高句丽那一次不能算,那只是武装游行),李承乾准备玩一票大的。

一来,让天下百姓见识到新军赏赐的丰厚,消弭之前因为取消军户制度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来,他也想借着这个机会,改革一下大唐的货币制度。

早在先帝在位的时候,李承乾就知道,大唐是一个“穷国”,这种穷不是指国力弱小,而是说的唐朝货币总量的稀缺。

这不是大唐一家的问题,而是历朝历代都要面对的顽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统治者们想尽了办法,什么白鹿币、帛币、当十钱、交子、宝钞,你方唱罢我登场,闹的不亦乐乎。

可是这些手段大多都只能收一时功效,有的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对原本就脆弱的金融环境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

一直到明朝中后期,来自美洲的白银大量涌入,才逐渐缓解中国缺钱的窘境。

阅读回到贞观当太子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