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

《回到贞观当太子》

第667章 放眼未来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从某种角度来说,“众正盈朝”这个词,从一开始就是伪概念、毒牛奶。

治理国家,需要的是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的实干家,需要的是“人面兽心”,毫无底线的阴谋者,清流什么的,跟在后面摇旗呐喊,欢呼“万岁”就行。

无论什么时代,一旦清流成了朝廷砥柱,那这个国家离嗝屁也不远了。

想到明末时期的种种乱象,李承乾觉得身上跟爬了虱子一样难受,忍不住轻轻咳嗽了两声。

杨师道的位置就在御座下方不远处,听到李承乾咳嗽,顿时明白张柬之马屁拍到马腿上了。

首辅大人拿起惊堂木意思性的敲了敲,自开场以来第一次履行他作为大会主持的职责,漠然道:“诸公留意,太极殿之会,乃勘合道理之所,无关内容莫要多言!”

“呃......”张柬之有些尴尬的止住话头,好在他年纪虽然不大,但性子却很沉稳,干咳两声,将话题重新引回正道,“孟子曰‘分人以财谓之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

“惠者,义也,义者,宜也,以尊贤为大;仁者,不忍人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推及当世,谓之四民皆爱......”

听到这里,李承乾的脸色才重新恢复平静,暗道:【看样子萧瑀那老家伙也不只是会拍马屁,还是有点真本事的......】

......

曾几何时,工人和商贾都属于被人轻视的贱业,提起商贾,总不免吐上几口口水,骂上几句“蠹虫”。

可如今随着工商业的蓬勃发展,工坊业主和商人的数量与日俱增,成了谁也无法忽视的一股庞大力量。

外加李承乾在乾陵邑学区房上玩了一手,打破商人不能出仕的规定,让商人子弟有了参与政治生活的资格。

有了钱,又有了权,商人们当然就要开始追求更高的社会地位。

这几年,不少商人出身,或者受商人资助的学子四处奔走,呼吁正视商业的作用,只可惜收效甚微。

眼下张柬之主动提出“四民皆爱”的观点,证明传统学术界已经开始正视工商业的发展所引发的社会变革,并且在尝试寻找重新平衡局势的道路。

这在李承乾看来很好,正视问题,总比忽视问题、逃避问题要强。

只不过孟子学派的胆子小了点,对工商业的问题只是浅尝辄止,并没有深入探究。

有新儒和黄老两家的言论珠玉在前,孟子学派的论述虽然也有新意,但总给人一种“不过如此”的感觉。

在继续谈了一阵孟子的仁义观后,张柬之的论述也到了尾声,起身朝所有人躬身一揖,走回同门身边。

......

在孟子学派之后,大佬之间的乱战暂时告一段落,一个只有千余门人的小学派登台演说。

和前面几家比起来,这个小学派的论点浅薄,论述简单,李承乾只是随便听了几句就不再关注。

皇帝陛下伸手取过纸笔,“唰唰”写了一阵,招来一个秘书郎,把书笺交给对方,吩咐道:“给张柬之。”

秘书郎躬身应命,接过书笺的时候偷偷打量了一眼,只见雪白的纸面上写了两句话: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悦人,则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

李承乾这两句话可不是随便写的。

这两句话的意思主要是说君子要坚定自己内心的原则,不要为了取悦别人而虚言巧饰,否则就会失去内心的道义,成为“小人”。

之所以说这些,针对的就是刚才张柬之拍的那一通马屁。

历史上的张柬之根本就不是溜须之徒,否则也不会因为触怒武则天而被贬官几十年,直到七老八十才在狄仁杰的力荐下得到重用。

另外刚才他也看到了,张柬之在拍马屁之前,专门往萧瑀那边看了一眼。

显然,那些露骨的话并不是他的本意,而是萧瑀在他的发言稿里硬加进去的。

萧瑀这人,能力是有的,但就是太过媚上,跟个马屁精投胎似的。

这种人能用,但是却不足以托付江山。

张柬之怎么说也是和狄仁杰一个档次的人才,李承乾可不想他被萧瑀带到沟里去,白白浪费了老天给他的才华,因此该给的提醒还是要给的。

......

李承乾的举动很快引起了在场众人的关注,秘书郎将书笺交给张柬之后不久,书笺上的内容就传遍了整个会场。

所有人都在暗地里偷笑,孟子学派这次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不仅拍马屁拍到了马腿上,还被皇帝借机教育了一通。

就连孟子学派的人,脸上也都露出羞愧之色。

在场所有人,只有萧瑀一个人面色如常。

他今天之所以让张柬之代表孟子学派上台,就是为了将其推到皇帝面前,让皇帝知道孟子学派还有这么一个大才,进而加以重用。

拍马屁什么的,不过是为了给皇帝留下好印象而使用的手段罢了。

虽然被皇帝训斥了一通,但这也正说明皇帝已经注意到了张柬之,并且很看好他日后的发展。

否则皇帝日理万机,何必多此一举,专门指点一个连官身都没有的年轻人?

对于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来说,没什么比简在帝心更重要。

只要能被皇帝记住并欣赏,权位什么的,迟早有一天都能得到。

而只要张柬之将来能够入阁拜相,还用担心孟子学派得不到发展吗?

从一开始,萧瑀就没打算仅靠一次太极殿之会就让孟子学派一跃龙门,成为天下显学。

儒法黄老墨的势力太强,其他学派贸然出头,只会引来几家围攻,最终惨淡收场。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闷声发大财,才是萧瑀给孟子学派制定的发展方针。

“呵呵,笑吧......笑吧......等到日后我孟子学派成为天下第一显学,不知尔等可还笑得出来?”

萧瑀窝在椅子里,感受着诸子百家不时投来的戏谑目光,在心里暗暗说道。

阅读回到贞观当太子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