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别史

《楚汉别史》

第34章黄石公择徒之考察张良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黄石公择徒之

考察张良

下邳城的土路上,一位老者拄着木杖缓缓而行,脚歩踟蹰蹒跚,双眼游离不定,显然是在想心事。

此人正是黄石公。随着无目的的脚步,思绪也漫展开来。

想自已近年来,为完成师命,为华厦民族之未来,辗转千里苦寻佳徒。真可谓是历尽了千辛万苦,但还未能如愿以偿。

想范增、张耳、陈余、陈平等人,确也是当今世上之奇人能人,但其每人身上各有不可克服的固有缺欠,不能收其为徒,传以怀中奇书委以帝师之重任,实是诚为可惜。唉,帝师啊帝师,何其重角色,重于太山啊。

千年以来,不过只产生过一位弟师,那就是姜子牙。以其经世绝纶之学,帮助指点周文王、周武王父子二王创建了八百年之久的大周王朝。

若再往前推算,一千四百年前,曾出现过一位也可称为帝师的人物,那就是伊尹。帮助商汤建立了六百年之久的商王朝。

华夏历史悠远流长,也不过产生过两位堪称帝师级的人物。何其珍稀,真乃凤毛麟角啊。

而今,我要完成师命寻得徍徒培养成帝师,这可真是史上最艰难最重要的使命啊。当然越艰难越重要便也越光荣越神圣啊。我无论如何必须完成师命。

据江湖传言,下邳城居住一位奇人,人称“儒侠“,名为张良。

这张良乃是故韩国相国府中的大公子,因刺杀秦始皇未遂而逃亡江湖,隐名埋姓匿居下邳城。

我此来就是要寻到他考察一番。

此刻天已向晚,西边红霞漫侵天际,秋的味道已渐渐浓染。

黄石公正走着,忽听耳畔传来阵阵童子的诵书声。这倒挺新奇,是件怪事。按说日落时分晚餐将至,人们自是早已歇工还家,学堂自也该早就放学了,这时辰学童仍在朗朗诵书,实是少见。或许是这里天热日长的原因吧。

黄石公循声来到一处茅屋前,推开柴门,走进院落,只见一中年儒者站在堂屋里正一板一眼的认真教书。心想这先生或许能知道一些张良的信息,必竞同为儒者嘛。便在院中寻橙坐下,稍候一刻。

不多时,学童们放学散去,嘻笑跳闹着走过。

黄石公愉悦的望着童子们,心中大觉快慰。

先生走出堂屋见一老者坐于院中,便上前问道:“老先生,您是接哪位童子的呀,孩子们已都走了“。

黄石公抬脸答说:”我不是来接童子的。我是走累了,没打招呼,想歇歇腿,打扰了”。

”噢,即然这样,且请到屋里坐,喝杯茶”。先生说着,就搀扶着黄石公进了房中。

坐定后,先生问道:”老先生,听您口音不像本地人啊”。

“是啊,我是中原人,今天刚到此地。来此地寻找一个徒儿。要说呀,还是前些年战争时流落出来的。听说是在这一带落脚。还不知能否找得到“。黄石公颇似凄惨忧凉的样子。

“您徒弟姓什么叫什么,长什么样啊“。

“他呀,姓黄,叫黄道传。今年应该三十多岁的年纪”。

“啊,那您别着急,若无处可住,可先在我这儿住下,慢慢找。我也帮您打听打听“。

“那谢啦。不愧是儒者君子,宅心仁厚啊“。

先生又说:“我呀,也不是本地人。也是流落到此地的。亏得一位韩国来的‘儒侠’帮忙资助,才办起了这个学堂。才有了这安身立命之所啊“。说着,眼中满是感激的神情。

“噢,有这等好事“。

“是啊,这人啊,可好啦,他叫张良“。

“叫张良,可是江湖上传闻的那个人吗“。黄石公惊喜的问道。

“是啊,正是。此人可是位名符其实的大贤人啊。人们都尊称他为儒侠啊“。

“就是那个刺杀秦始皇的张良吗“。

“正是,正是啊。因为刺杀没成功,他一直耿耿于怀,逃来此地隐居“。

“啊,那可真是英雄啊“。

“是啊,是位很令人敬佩的奇人啊”。

阅读楚汉别史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