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别史

《楚汉别史》

第69章赵高阴杀重臣上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第六十九章赵高阴杀重臣(上)

赵高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觉得必须完全掌控朝廷,而要掌控朝廷就必须搬倒铲除所有障碍,特别是几个权高位重的重臣,首先得隔绝二世与众臣的日常联系,为此对二世说:“天子之所以为天子,是因为只能听得到其声音,而群臣不能见其面,所以才号为‘朕’。加之陛下年纪正青,未必尽皆知晓亊物,如坐临朝堂,言行有所不适当,则会在大臣面前暴露出短处缺点,不能显现神明于天下。若陛下深居禁宫,与我等研习政事,有亊时便可正确抉择。如此,大臣不敢上奏不明之亊,天下就会称赞陛下为圣君。”

二世在赵高面前,一律纳谏,类似无脑,觉得赵高之言有理,便依其行亊,深居禁宫,整日只顾吃喝玩乐。朝堂之事由赵高一力应承,如此,事皆决于赵高。

赵高轻易成功的隔绝了二世和群臣间的直接联系,而由自已成为传递信使,其实等于自已成为了朝堂之上的主宰者。

赵高觉得计谋得逞,实乃一大成功,甚是满意自得,便又来到咸阳城中邯郸酒馆喝酒庆功。多年以来的习惯,赵高需要反思自省时,即会来此独坐自饮深思;需要庆功时,也会来此独自暗里庆贺。邯郸酒馆实乃赵高的心灵藉慰宝地。

几杯酒下杯,想着自已近年来所有计谋,所有行事均顺利达成目的,别提心中多么舒坦,多么高兴了。真佩服惊诧自己竞有如此高深之能,自傲自满之情印在满脸的奸笑之中,简直可称为足智多谋,天下无敌了。

赵高夹起一块鱼肉送向嘴里,不想手却无故一抖,鱼肉竟滑落掉下,没吃着。这是何意?他怔住了。他是个极其迷信之人,所有阴谋家都是迷信之人,因为坏事做得太多,总怕报应,茣非还有什么不妥之处。他陷入惶惑胡思之中。

许久,赵高一拍脑门,哎呀!差点坏了大事,脑门上泌出好多冷汗,还有更关键的大事还没做呢,那就是朝堂之上尚有右丞相去疾、左丞相李斯和将军冯劫,这三人都官位高于自己这个郎中令。这几人不除掉,自己仍然是危险重重,如履薄冰啊,可不能高兴太早。

想到此,赵高突然心生一计,一拍桌子站起身就往外走。

赵高来到李斯府上,一脸谦卑诚恳,又略显忧虑重重的神情对李斯说:“丞相啊,现在关东造反的民众太多了,陛下又急于营造阿房宫,聚豢狗马玩宠之物。臣想谏阻,但我官位不高,人微言轻啊。这种事应该是丞相之责,丞相为何不去谏阻呢。”

李斯说:“我应当去,我欲谏言久矣,只是现在陛下不上朝坐殿,深居禁宫,我想说什么,也传不到陛下耳朵里呀,想要晋见陛下又没有机会。”李斯对赵高竟丝毫没有防范之心,以为赵高是为国为民在和他推心置腹呢,这个丞相把帝王之术学偏了,不会察之秋毫而见全貌啊,难附丞相其名其位啊。

赵高见李斯竟如此轻易上钩,心中暗自庆幸,说:“丞相若能谏,请让我探得陛下有空闲时再告之丞相。”说时,脸上的无限诚意令谁都会相信甚至感动。

一天,赵高见二世正与嫔妃们玩乐,就悄悄派人去告诉李斯,说:“现在陛下正有空闲时间,丞相可来奏亊。”

李斯得讯,急急来到宫门,上报说要奏要亊,不想却被挡阻回来。又上报,又挡阻。李斯此时只是一根筋,竟毫无警觉。再一次上报,二世发怒了,说:“朕平时有空闲,丞相不来;今天正玩得高兴,丞相偏要奏事,何意呀,丞相这是轻视我,难为我吗。”

赵高在一旁趁机进谗言,说:“丞相早就是这样了。再者说,沙丘之谋夺继位之事,丞相是参与者。现在陛下已立为皇帝,而丞相贵重未增,看其意思是想要裂土封王啊。当然,陛下不问臣,臣也不敢说。象丞相的长子李由为三川郡守,楚人反者陈胜等人都是丞相的乡里乡亲,所以楚地造反势力才如此之猛。反贼经过三川郡时,守城将士都不肯出击。臣听说,他们之间常有书信来往,因不知其真假,臣不敢上奏于陛下。何况,丞相在朝堂上位高权重势震陛下,……。”

二世听完赵高之言,深以为是,便想治办李斯,但又恐没有真凭实据。就派人去暗中查探李由与反民间的关系。当然派去的人,自然又是赵高的亲信。

阅读楚汉别史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