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最后的帝国

《明末之最后的帝国》

第12章学堂教学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李郓等人不再疲累。

三人也就有了更多的时间,用来建设学堂。

教育孩童和给山民扫盲。

而也正如李郓所想。

先一人培训,集训四五十名村民,这些村民学会后,再去教授其他人。

一教十,十教百,百教千,千教万。

如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而这些学会的人,不仅可以去教授其他村民,还可以经过李郓的甄选,考核后,进入学堂教授孩童。

而不仅是山民,孩童。

刘元稷对于工匠的教学,识文断字也没用放松。

可以说如今山谷各村,除去努力劳作外,山民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学习简笔字,汉字和一些经典,典籍之上。

虽然这并不令三人满意。

但是目前已经足够了,以后再慢慢增加教材,增加各种知识,也不迟。

扫盲有教会的村民负责,建设,开荒有有了新任屯长,队长带领。

加上于海皎的协助。

李郓开始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了学堂建设和教育上。

这日,黄村学堂内。

“你”“你”

“我”“我”

“他”“他”

“你我他”“你我他”

“大”“大”

“河”“河”

“山”“山”

“民”“民”

“大山”“大山”

“山民”“山民”

“大河”“大河”

简陋的学堂,也就是一个空旷的大院,百多六岁到二十岁之间的少年,孩童围坐一起,李郓居于正中,用木板,石头,湿泥写字,教授这些少年,孩童读书。

经过近三个月的努力,黄村学堂也算慢慢步入正轨。

其他各村落的学堂也在搭建,招生着。

不过李郓不可能独自一人每个村跑。

故而李郓打算,等学堂建好后,就由村民扫盲之中表现优异的人远处二三十人,或者三四十人。

以每个学堂两到三名老师为标准配置,进行孩童启蒙,识字认字,学习典籍,典略,当然还有算学之中的数字,百以内的加减乘除,九九乘法表等简单,基础的内容知识。

完成各科启蒙学习后,李郓还会慢慢增加课程。

方程式,几何,函数,物力,化学知识,兵书战策,古今典略,地理,历史等等。

这些将由李郓,刘元稷,于海皎三人亲自编写教材,先教授这些教师,之后由教师去教授这些孩童,少年们。

当然这些少年,孩童李郓三人还会出题考核,要是其中有非常聪明,优秀的人,李郓三人也会将其集中起来,由三人负责重点教育。

不过这些还是后话,李郓的精力只有这么多,目前也只能先顾及黄村的学堂。

其他村落学堂,等慢慢上路后,再一一落实不迟。

只可惜目前没有黑板,没有粉笔,条件太过简陋。

但这确并没有影响到这些少年和孩童学习的积极性,李郓也乐在其中。

“老师,我能问个问题吗”

课余时分,一位名叫黄叙的十五岁少年向李郓问道。

受后世影响。

相比于黄福等人称李郓为先生。

李郓更希望自己的学生称自己为老师。

李郓觉得这样会更亲切一些。

“哦,什么问题”

李郓笑道。

“就是之前老师教的,学生有些不理解,比如这孟子,讲究民贵君轻,可既然孟子有这些言语,那为何如今我们这些山民确过得如此困苦,受尽欺凌,还有老师所言,自己应该做自己的主人,可是为何我们如今确处处受制于人,只能躲避此山谷,山林之中苦苦度日,这些学生不是很理解”

黄叙拜道。

而李郓一听,心头一紧。

这黄叙在李郓看来,算是这些孩童,少年之内,最聪慧之人了。

故而平常李郓对于黄叙也教授了很多和别的少年,孩童完全不一样内容。

古代典略,世界地理,包括如弗朗机人,红毛,泰西的一些知识,李郓都对黄叙教授过。

虽然时间关系,所教的内容并不多。

但如今黄叙找到自己询问,还是让李郓心中多了分疑惑。

是不是自己太心急了点啊。

李郓心中想着。

“孟子没错,实际上如今外面那些所谓的儒学,是经过秦汉,隋唐,宋元以来多翻修改而来,就如这孟子,实际上明初太祖朱元璋之时,就因为一句民重,社稷次之,君轻,不仅孟子一书成为禁书,孟子也被请出了文庙,另外南宋朱熹所写理学,也是如今的显学,他的那个四书章句集注,至今也是科考重要考题,不过他那什么男尊女卑,女子裹小脚,什么存天理,灭人欲,为了所谓的理去禁锢人欲,人心,与儒学本宗,仁者爱人,与孟子民本思想大相径庭,只是这些思想迎合了统治阶级,固化了思想,方便了统治,所以才成为了显学,如今你们才开始学习,通过学习的深入你们会发现,南宋前后,华夏完全是两个世界,南宋之前君子六艺,文人尚武之风盛行,南宋之后,思想禁锢,文人成为百无一用的书生,所以对比前后,众观历史,你们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了,另外多说一句,在我看来社会想要发展,依靠的是创新的思维,所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懂得正确学习的国家和人民,才能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最终越变越好,而那些不懂得解放思想,不懂得解放人心和思维的国家和人民,最后就只能是思想固化,不灵活变通,最终必然落后于时代”

李郓向黄叙及众学生解释道。

而黄叙等人则听得一愣一愣的,似懂非懂。

李郓见此,哈哈大笑起来。

“这些对你们目前来说确实有些复杂,但是你们只需要记住一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真理不是写在书中的文字,而是存在于世间的大道,所谓真理越辩越明,我希望你们以后不要禁锢自己的思想,不想让自己的思想进入死胡同内,而是发散思维,扩展思考空间,学会如何去真实认知,认识这个世界,这才是你们真正需要掌握的东西,事物的本质是多方面的,一个人所处环境和地位不同,认知和认识也各不相同,所以你们需要找辩证的思想去探索,了解这个世界的无极大道,永远都要有一颗学习,探索的内心,去探寻事物的本质,本真,而不是固化思想”

李郓摸了摸黄叙的头,面相和蔼的说道。

“学生明白了,学生一定不会让老师失望的”

黄叙拱手拜道。

“只是如今朝廷昏暗,百姓困苦,就算我们学成后,又能有何出路呢”

一边的黄琬叹道。

这是李郓从这些孩童,少年之中发现的另外一个天才儿童,如今也才十三岁。

但是确仅用一个月就学会了刘郓编写的简体字字典内一万个汉字。

算学也比其他人学得更快。

只是与黄叙比起来,黄琬目的性更明确,不如黄叙更活泛,更不如黄叙经常思考问题。

反而有些死记硬背那种。

“天下之大,行业之广,又何必拘泥于一座独木桥呢,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业精于勤,未来自然前途光明,何况当今天下,百姓困苦,朝廷不公,党争日盛,可谓内外交困,那些朱姓皇族们,士绅豪强们,地主恶霸们不思虽安济天下万民,反而大力兼并土地,囤积奇货,天下财富,十有九成皆在其手,亿兆黎庶,估计连一成都不到,如此天下如何不乱乎,再说别说天下,就说这山谷,这黄村,山民生活维艰吧,一个广东这样的山民,不下四百万人,南方五省更是有一两千万这样的山民,如果你们学成后,能够尽力帮助他们,让他们每人都能顿顿吃饱,每天都能穿新衣服,每人都有地种,都要新房子住,这不也是一种大成就吗”

李郓向众人说道。

众人听后眼神一亮。

是啊,机会不就在眼前吗。

阅读明末之最后的帝国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