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8之印刷帝国

《重生1998之印刷帝国》

第001章天方集团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北京海淀上地信息产业基地。

“邢美女,快来卖银!”

刘斌迷迷糊糊之中,听到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声音。

难道我是在做梦,怎么会听到黄飞虎这家伙的声音?

他努力地睁开眼睛,又使劲地揉了揉,发现自己正趴在一个电脑桌上。

一台红灰相间的AGFA全自动连线照排机,就在他的旁边。

这台照排机,对于刘斌来说,再熟悉不过,这是他毕业后一直操作的设备。

不过,这些应该都是30年前的老古董了,怎么还会出现在他的眼前?

就在这时,他脑袋一阵疼痛,差点晕过去。

缓了一下,他拿起桌上的诺基亚6110手机,上面显示的是1998年8月8日下午1点多。

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是我重生了?

刘斌有些没搞明白情况。

不过,他也不是很在意,脑子里多了30年的记忆,总是好事。

刚才他的头疼,正是那30年的记忆融合进他大脑时带来的后遗症。

这时,他注意到刚才说话的这个小伙,这哥们不到20岁,瘦瘦高高的,一副痞里痞气的样子。

“飞虎,你要再这么说话,小心邢燕去李主任那里去告状。”

刘斌提醒道。

“刘哥,我没有乱说话呀,有人来收废液,看中的不就是这个废液可以提取白银,我说卖银有错吗?”

“行,飞虎,你说得没错,只要邢燕去告状,你肯定得挨骂,你信不信?”

“无所谓,又不是没被骂过。”

和黄飞虎扯了几句,刘斌开始打量这个大机房。

机房里有两台照排机,一台是在他身边的AGFA全开照排机,这台设备是三年前购买的,当时价格超过300万。

另一台是海德堡的大力神照排机,购买价格也在百万以上。

除了照排机,这里还有一台多霸平板扫描仪和一台S3900电分机,这两台设备也是海德堡公司生产的,是世界最顶尖的扫描设备。

整个机房,仅仅这四台设备购买时就超出了1000万。

这里,正是天方彩色印务有限公司的电分和输出机房,而刘斌就是这个机房的一位输出工程师。

天方印务公司隶属于天方集团,集团当时成立这家公司的目的,是为天方研究院提供一个稳定可靠的测试基地,并不是为了赢利。

天方集团,正是中关村如日中天的【四方联】中的第二位,另外两位是四通和联想。

在北京建立这家印务公司的同时,天方集团还在全国主要省会城市建立了24家输出中心。

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给天方研究院提供测试基地。

同时,也是为了给各地天方集团的销售分公司,提供一个可以让用户现场参观的销售样机。

至于天方集团,是燕京大学的王先院士一手打造,全国最著名的校办企业,前几年,每年都能有几个亿的净利润。

在利润最好的那段时间,为了给研发和销售提供更好的基础,天方集团斥巨资建立了这些输出中心。

另外,天方集团还在北京建立了一家印务公司,拥有两台海德堡印刷机,可以说为了保持研发优势,天方集团不惜成本地在投入。

天方集团除了王先院士之外,还有另外一位负责销售起家的老总。

这位老总非常看好海南的房地产,他把天方集团所有的利润都拿过来,还向银行借了一大笔资金投入了海南房地产。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海南房地产崩盘了,天方集团所有的投入血本无归。

从此,天方集团成了一个净资产为负数的公司。

作为天方集团的大股东,燕京大学对此非常不满,校方对天方集团的董事会进行了大换血,王先院士让出了董事长的位置。

经过天方集团一位香港股东的引荐,学校从惠普公司请了一位执行副总裁入主天方集团,担任董事长。

根据记忆,刘斌知道,这几天,整个天方集团都在接受一位台湾讲师的培训。

培训的主题是:变革管理(The Change Management)。

在这轮培训之后,就将开始一轮大裁员。

这轮裁员之惨烈,远远超出了当时所有天方员工的想象。

除了位于北京总部的员工受到影响不大之外,各地的分公司都将被裁员三成以上。

有些业务不好的西北大区分公司,裁员人数甚至达到了九成,从一个百多人的分公司,直接降到了十人左右。

为了止血,集团开始大量出售非核心资产。

在集团售卖的资产中,就包括北京的这家印务公司和全国其他24家输出中心。

对于售卖这项业务,天方研究院提出了反对意见,建议保留。

但是,不久就传来了新任董事长的批复:这项业务与用户的业务有竞争关系,不予保留。

说实话,天方集团是一家很不错的公司。

刘斌在这家公司工作了三十年,虽然没有成为亿万富翁,但也算有了基本的财务自由。

现在,既然老天给了他再来一次的机会,他就不能再像之前那样畏畏缩缩。

他记得很清楚,重生之前,他曾经有三次都想离开公司创业,开一家自己的印刷厂,但在最后都退缩了。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他出身农村,底子太薄,总是担心一旦自己创业失败,就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无法挽回的影响。

而第一次有创业的想法,就在上个月。

放弃创业想法之后,他已经在宝隆洋行面试过,准备离开天方集团,去外企工作,多赚一点钱。

可是,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研究院的贾文华时,被贾老师劝了下来。

贾老师说:“你来天方研究院吧,我们这里需要你,收入不会比宝隆洋行低。”

研究院的贾老师之所以这么看重刘斌,是因为公司里照排机使用的软件都是天方研究院开发的,而贾老师正是这个小组的负责人。

每次使用照排机软件新版本时,刘斌都能发现很多问题。

其他输出工程师遇到问题,总会想办法绕过去,尽快完成输出工作。

而刘斌个人的情商不高,他每次遇到问题,都要拉着研发人员一通抱怨。

还会根据自己的行业经验,好为人师地指出应该怎么设计会更好用。

研究院的研发人员,主要来自燕京大学,在软件开发方面的能力自然不用多说,但他们对于印刷的理解,与刘斌不在一个层面上。

刘斌毕业于北京印刷学院,虽然他学的是计算机软件专业,但同时也上了大量的印刷相关课程,特别是大三时,还在实验工厂实习了半年。

暑假期间,又去豹迟印刷公司实习了一个月,对于印刷工艺有很好的掌握。

进入天方印务之后,这家公司的印刷车间就在地下室,而负责这些业务的基本都是同一批或早一批毕业的校友。

这三年时间的学习,让刘斌对于整个印刷过程有了完整的了解。

正因为刘斌不断地给研究院提意见,天方研究院的输出软件越来越符合市场需求,受到很多输出人员的喜欢。

最后,贾老师觉得研究院需要一个像刘斌这样的用户专家,既了解软件的使用,又了解用户的需求,还懂得软件开发过程。

重生前,刘斌后来顺利地进入了天方研究院,负责软件测试工作。

但对于现在的刘斌来说,进不进天方研究院,他觉得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怎么才能抓住机会,从这次天方集团的变革中获得足够的好处,给自己的印刷帝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阅读重生1998之印刷帝国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