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去商来尽挽歌

《夏去商来尽挽歌》

第70节真假世界二十三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起初听到赵煜的条件,辽使可谓苦不堪然。

燕云十六州若归还大宋,大宋便在北部有了防线,再也不用担忧辽国大军南下。每年万匹战马,对大宋军力的提升可想而知。虽说是等价易物,这其中的差别可想而知。然而,赵煜随后开出的条件,却让辽使无法拒绝。辽国现在最缺乏的就是钱粮和兵器,而宋国的大军虽说只是偏师,却多少能缓解辽军前线的压力。辽国也没指望素来看不起的大宋禁军能击败强悍的女真人。更何况,战后,大宋也答应资助辽国恢复国力,更是答应每年增加岁币,这对大辽日渐拮据的财政,可谓是有不小的助益。

这样的条件也让辽使松了一口气,连忙答应立时回禀大辽皇帝。朝议之后,辽国使臣推却晚宴,连忙动身赶回辽国。

一月之后,辽国使臣便带着辽国皇帝的国书正式与大宋会盟。而赵煜也在数日后,亲率三十五万大军开赴燕云十六州,正式收回了这块土地。大批的物资很快集结于此,随后分批送至辽国。

得到大宋资助的辽国,重新整军,开始与金国展开新一轮的厮杀。

此时赵煜留下十万精锐镇守十六州,便带着二十五万禁军绕到金国侧翼,威胁金国后方。

金国主力在于辽国激战,面对突如其来的大宋军队,只好分出兵力前来抵挡。而赵煜此番前来,正是借实战演练整改之后的禁军,也不急于攻入金国腹地,反倒是分批派出人马去与金国军队厮杀,借此来提升禁军的战力。

有了宋军的牵制,也让辽国正面压力缓解,金国本就兵力有限,又分兵御敌,虽说女真人凶猛彪悍,终归寡不敌众,渐渐落了下风。辽国也开始陆续收复失地。

在辽金两国都疲惫不堪之际,赵煜却派人前往金国,说明烈害,最终促成了金国与辽国的罢兵言和。辽国虽想趁势解决金国,无奈赵煜推说境内贼寇作乱,需撤兵剿贼。

辽国国君只好接受大宋的调停,与金国罢兵休战。

赵煜也同样向金国提供了一批援助,十万担粮草也让女真族人不用再为寒冷的冬季而发愁,大批的丝绸、陶器、铁器,也让常年游牧的女真族人爱不释手。赵煜也借机送给女真几大部落族长不菲的厚礼,更是与女真部族签订盟约。

女真部族是游猎民族,赵煜便让户部组建针对女真的部族的部门,对于购买女真族的皮革、草药给予补助。同时让工部在边境处修建城池,作为与女真部族交易之所。

按赵煜的话说,让女真部族不再贫苦,让他们的贵族习惯上奢靡的生活,用不了多久,女真族人身上的悍勇将会慢慢被腐蚀,那时北部边境也将除去心腹大患。

赵煜留下十五万大军驻守燕云十六州之后,便率领军队返回汴京。

老皇帝特意安排酒宴,为赵煜接风。席间,老皇帝将赵郁杰叫到身旁,问起他为何不助辽国灭掉金国,反而促成双方罢兵言和。

赵煜言道,金辽两国大战之后,元气大伤,均无法在二十年内威胁到大宋。大宋借机收回燕云十六州,虽说是双方立有盟约,但事后,辽国心中必然不快。若是灭了金国,辽国便没有了威胁,难保不会对大宋生出异心。不如留下金国作为牵制,日后辽国强了,便用金国制衡辽国。金国强了,再用辽国制衡金国。终归,大宋还要依靠自身的实力。

老皇帝满意地看着自己的儿子,心中也升起了一个念头。

此后不久,老皇帝便正式传位给赵煜,自己过起了太上皇的日子,也不再过问朝政,纵情于诗画之中,反倒成了日后闻名于世的书画大家。

阅读夏去商来尽挽歌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