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古今:从采访炎黄开始

《对话古今:从采访炎黄开始》

第39章史上最强太子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跟以往几次不同的是,林夏这一回上来就直接盖棺定论的宣布了结果。

不错。

根据史实记载。

明太祖对长子朱标的喜爱程度,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而之所以会这样。

自然与明太祖“布衣天子”的经历脱不开干系。

细数明太祖独宠长子朱标的几大原因。

首当其冲的。

自然便是那根深蒂固的封建礼制影响。

以后人的眼光来审视古人的所作所为,自然不能逃脱开当时的社会背景。

毕竟。

时势造英雄。

古人很多举动放在后世可能早已司空见惯。

但若是放在当时的环境下。

细细品味。

很快就能知晓古人的指挥。

方才跟屏幕前的观众解释了那么多,此时,所有人都对明太祖的“草根”身份有了一个无比清楚的认知。

按照古代封建礼法。

嫡长子具有别的兄弟没有的崇高地位,皇家更是如此!

明太祖作为一朝之君。

后宫自是佳人无数。

子嗣的数量更是何其之多?!

史书上在册的,明太祖儿子共有二十六个,女儿十六个。

能从如此多的子女中脱颖而出。

可见。

朱标在明太祖心里的地位超然到了何种地步!

作为明太祖的长子。

朱标生于元至正十五年。

那一年。

明太祖尚未建功立业,正值率兵攻打集庆之际。

突然某一天。

明太祖得知自己长子出生的消息,初为人父的喜悦,让贫苦出身的明太祖激动到刻字于山的地步。

...

“到此山者,不患无嗣。”

...

这。

便是明太祖当时专门为长子朱标在山上刻下来的一句话。

由此可见。

对于这位嫡长子的出生,明太祖那是打心底里高兴!

九年后。

明太祖自立“吴王”。

上位之处,明太祖当仁不让的将嫡长子朱标册立为了世子。

同年。

明太祖第六子;第七子相继出生。

但。

不管明太祖后面生了多少儿子,又有了多少女儿。

在明太祖的心中。

嫡长子朱标的地位不曾有过丝毫的动摇!

相反。

随着明太祖的儿子越生越多,朱标这个嫡长子的地位反而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当然。

抛开这些主观方面的因素。

客观因素同样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明太祖农民出身是不假,但能一步一步从乞丐变成开国之君,其身上定然有着他人无法比拟的过人之处。

所以。

绝不要以为明太祖就是那种“惯”孩子的家长。

之所以对嫡长子朱标青眼有加。

一是占了嫡长子的关系。

另一来。

长子朱标本身就是个知书达理的人。

据史书所言,朱标此人,自幼好读诗书,为人谦恭谨慎,既孝且悌,是一个仁德君子。

而明太祖也曾明言道。

太子直选,无外乎“仁”“明”“勤”三个字。

而“仁”又被明太祖排在首位。

所以。

哪怕父子两人在某些事情上有所分歧,但本质上,朱标的“仁”还是符合明太祖的要求的。

按照历朝一般规律,开国皇帝以武功立国,二世之君以仁德承之,这样的组合是王朝永续的基本前提。

明太祖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

在朱标年幼时,明太祖为他请的先生,无一不是当世大儒。

久而久之。

朱标以贤德著名,初具明君之姿态。

而也正因如此。

朱标可以算的上是龙国历史上权利最大的太子了。

为了培养朱标。

明太祖可以说是不惜一切代价!

就像是历代皇帝为了能让太子更加顺利的继承自己衣钵一般。

一般而言。

历代帝王都会允许太子在一定限度内培养属于自己的班底。

当然了。

“最是无情帝王家。”

这句话。

可绝对不止是说说而已那么简单。

允许太子培养自己势力一事,既是一桩机遇,也是一种隐患。

历史上。

因为没把控好“分寸”而丧命的太子绝对不在少数。

同样的。

在古代,太子交通大臣是非常严重的一件事,往往会让现任统治者感到不安,借助培养实力而逼宫的太子,早就屡见不鲜。

最为著名的。

当数人尽皆知的“玄武门之变”。

所以。

给太子放权这事儿,对于历代帝王而言,都是比较头痛的存在。

但明太祖不一样!

在他的心里。

这偌大的天下,早晚不都得是太子朱标的?

早一些。

晚一些。

又如何?!

所以...

在放权这一事上,明太祖若是认第二?怕是没有哪个帝王敢跳出来争那个第一!

当时。

明太祖让明朝几乎所有的大臣都在东宫挂职。

左丞相李善长兼东宫少师,右丞相徐达兼东宫少傅,中书平章录军国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

同时...

还有冯胜、刘基、廖永忠、汤和、邓愈等兼领东宫职事,这些开国大臣们,共同组建了东宫历史上的最强班底!

由此可见。

太子朱标的权利,可见一斑!

而最能彰显这一点的。

无外乎于太子朱标监国的那段期间。

古时。

皇帝御驾亲征或者巡游天下,他们就会暂时将权力给予东宫,让其代为处理政务。

不过...

这种权利的下方,往往是有一定的条件的。

一般而言。

即便是让太子监国,皇帝也会派人专门监视太子。

与此同时,代理监国的太子们,还必须时不时地向他们汇报工作情况,遇到一些重要的大事则必须上报给皇帝让他们亲自处理。

所以说。

更多情况下,说是让太子监国,其实就是给他们长长见识。

但...

朱标的“监国”,那可真不是跟你开玩笑的!

洪武十年。

朱标二十二岁。

明太祖自觉其已有监国只能,便授予了朱标监国之权。

而在朱标监国期间。

竟然拥有着“听断决定,然后奏闻”的权利。

也就是说。

朝中文武大臣上报事情时,必须先先交给朱标处分,然后才上奏皇帝做最终决断!

这...

除了名头还只是太子之外。

朱标和皇帝又有何异?!

...

将明太祖独宠嫡长子朱标的情况跟直播间里的观众们讲了一下。

林夏抿了抿嘴。

犹豫片刻,最终还是补充了一句自己的见解。

...

“要问明太祖为何独宠太子...”

“晚辈以为。”

“当得子凭母贵四字!”

阅读对话古今:从采访炎黄开始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