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的大槐树

《高高的大槐树》

第29章爷爷是地下党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这些书学生们的震撼是巨大的。

作为一个初中学生,已经拥有了强大的阅读能力,可是却没有书可读。看到这些传说中的好说,饥渴难耐的同学们就像饿虎扑食一样迅速据为己有。没抢到的同学们自动排号,每天查询进度,期待早一天看到这些好书。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班里没人打架,下了课,匆匆忙忙得上个厕所,一个个安安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直到上课,才依依不舍得把书收起来。

孙老师看在眼里,不禁老怀欣慰。

苇子哥很快就排到了《一千零一夜》。

小河却意外地得到了一本《野火春风斗古城》。

小河的爷爷见小河看书看到半夜,担心小河影响第二天上课,就劝道:“小河,该睡觉了,明天还要上学呢。”

小河噢了一声头都没抬。

爷爷无奈地笑了一下,问:“什么书呀?这么让你入迷?”

小河头也不抬地说:“是一个叫杨晓冬的保定地下工作者,在抗日时期和日本人还有蓝衣社作斗争的故事。”

爷爷:“噢。那时候这样的人多了。”

小河惊喜地转过头:“爷爷,你知道谁?”

爷爷呵呵地笑着说:“你爷爷我就是地下党。”

“啊!!”小河大吃一惊,差点把炕沿上的煤油灯碰下去。忽地坐起来,拉着爷爷的胳膊说:“爷爷,你给我讲讲好不好?”

爷爷:“先躺下,吹灭灯,爷爷再跟你说。”

小河听话地照做。

爷爷:“那时候爷爷刚二十出头,日本人一来就烧杀抢掠。爷爷那个岁数的年轻人要么当兵跟上队伍走,要么参加民兵打鬼子。白天村里是看不到年轻人的。女人们都参加了妇救会,私下里给八路军做军衣军鞋。”

小河:“爷爷,你们怕么?”

爷爷:“说不怕也怕。可没办法呀,人家打到家门口了,你反抗也许会死,你要不反抗却一定会死。你说是不是?”

小河点头。

爷爷:“爷爷在清苑县参加过地道战。后来组织让我去北京做地下工作,我就又去了北京。”

小河:“哇!爷爷你太了不起了。”

爷爷在黑暗中笑了笑,接着说:“我在北京就是负责送情报。我的公开身份是黄包车夫,每天在固定的地段拉车。到晚上回家看车座下面那个缝儿里有没有情报,如果有,我就挂上个灯笼拉夜客,情报会有人取走。”

小河:“也就是说,你及不知道情报是谁送的,也不知道情报是谁取的。”

爷爷:“对。只有这样才不至于暴露。即使一个人暴露了,也不会伤害到下一层的同志。”

小河:“这个做法真是太高明了!”

爷爷:“废话!不加小心命就没了。”

小河:“爷爷,这差事你干了几年?”

爷爷:“五年吧。”

小河:“一直没有被敌人发现?”

爷爷:“没有。”

小河:“爷爷你真是太伟大了!”

爷爷叹了口气:“哪有那么伟大?只不过做了自己该做的。你忘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只有全中国的人们一个心眼儿,才能保住咱们的国家。比起那些没有等到解放就死了的同志,爷爷一点也不伟大。最起码爷爷过上了太平日子,他们却没有机会看上一眼。”

小河默默地伸出胳膊搂住爷爷消瘦的身体,原来爷爷就是书里面的英雄。

第二天,上学的时候小河很自豪地跟苇子哥讲了爷爷的英雄事迹。

苇子哥吃惊地说不出话来。

小河:“苇子哥,你知道以前我不喜欢爷爷,爷爷赌钱,还脾气大。没想到爷爷居然是咱们崇拜的地下党?我现在都不知道怎么评价爷爷了。”

苇子哥想了想说:“也许咱们看到的是爷爷作为一个普通人的那一面。”

小河一脸向往地说:“我好像看见年轻时候的爷爷当地下党交通员的样子,一定很帅。”

苇子哥笑了,问:“小河,你说如果咱们出生在那个年代,你会参加革命吗?”

小河毫不犹豫地说:“会!爷爷说了,反抗不一定死,不反抗却一定会死。”

苇子哥咯咯地笑:“小河你很怕死吗?”

小河:“那当然啦!谁不怕死呢,没有了生命就什么都没有了呀。”

苇子哥:“你的话听着一点也不是为国家,好像就是怕自己被杀死一样。”

小河不以为然地说:“可结果是一样的呀?”

苇子想了想点头说:“你说的也有道理。”

没想到,第二节课就出事了。

校长黑着脸走进我们教室说:“26班从今天起取消图书角,谁的书谁自己拿回去。”

教室里一下子就炸窝了。同学们乱七八糟地喊着为什么。

孙老师安抚住同学们跟着校长走了。

下午我们才知道,有的同学看书看得收不住了,上课也偷偷看。别的学科的老师就去找校长告状,说孙老师办图书角是对语文课有好处,可却影响了其他学科,建议校长取消图书角。

多亏了孙老师据理力争,并保证学生上课时不看课外书,图书角总算保留了下来。

下午的语文课上,孙老师板着脸说:“废话我就不说了,一句话,以后上课不许看课外书。谁要是违反规定就是我们大家的敌人。听见了吗?”

同学们大声喊:“听见了!”

小河本来就喜欢语文课,有点多愁善感的小河,作文一开始就写得不错。自从有了图书角,小河把那几十本书都看了一遍,他的作文写得更好了,几乎每篇作文,都被当作范文在各个班里念。小河的名字很快就在初中叫响了。

孙老师很喜欢小河这个最小的学生,小河的没一篇作文孙老师都用心的修改点评,甚至每一个错别字都会用红笔圈出来。

每个星期一篇作文这是老规矩。

作文做为周末的作业也是老规矩。

周一的第一节课是语文,孙老师总是一上课就从讲桌上那一摞白纸本里抽出小河那个浅粉色的作文本,打开就念。仿佛他知道小河的作文一定写的很好似的。

阅读高高的大槐树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