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耀大千

《照耀大千》

第27章王阳明在龙场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驿丞是掌管驿站中仪仗、车马、迎送之事的小吏,按照大明朝的制度就是掌管一个驿站的官,权力范围就局限在驿站之中。

按说王阳明应该是老老实实待在龙场驿站待命的,但他是个闲不住的人。木屋建好第二天,就让林勇带着他不是四处游走翻山越岭,就是到处拜访当地的少数民族。林勇名义上是王阳明的翻译,但他发现王阳明更乐意用表情和手势来表达自己的善意,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完全不让林勇出马。弄得林勇感觉自己是多余。

“王大人,既然已经雇佣我了,为何又不让我翻译呢?”林勇疑问道。

“因为尊重。”王阳明抚须笑道,“若因为语言不通,便不愿意尝试亲自去表达心意,这是多么孤高的作态。就比如方才我与那老丈的交谈,虽说过程不太顺利,但从结果来说不也是相谈甚欢嘛。可是如果我与他说的每一句话都需要你来翻译,不是平白之间增加了一道屏障,拉远我与他之间的距离嘛?”

“所以说大人是为了拉近与这些乡民的关系才这么做的?”林勇若有所思,“我看他们确实是对您比较友善。”

“此言差异。”王阳明转身用手中折扇敲了一下林勇的脑袋,“为人做事岂可处处带着机心?我如此不过是发乎本心而已。此地乡民与别处的又有什么区别呢,不过都是我大明朝的子民罢了。”

“大人所言极是。”林勇看着身前的王阳明暗暗想道,“如果是这样的话,也是他真的可以帮到我。不行,现在还不是时候,我还要再观察一阵子。”

有幸能在这大明朝重活一次,林勇当然并不甘心只是完成乐园发布的主线任务,他心中还有一件更想做的事。但是这件事太困难,困难到林勇感觉只凭他自己的话,穷其一生也做不成。这件事也太危险了,危险到他没有把握的话,连说都不会说出口。

-----------------四处溜达的分割线------------------

龙场毕竟条件艰苦,远远比不得京城的生活优越。好景不长,王阳明主仆四人多少都有些不适。王阳明的身体还算健硕,但是那三名仆人却是出现了明显的水土不服症状,身体虚弱以至于只能终日卧床。

请来了回春堂的医师,却又遇到了其他问题。因为龙场这鬼地方少有外人前来,也就少有人会犯水土不服,因此医馆里缺药方中的一味白茅根。

听闻此事林勇拍胸脯说这事交给他了,没有人比他更懂采药。不曾想王阳明却说这3名仆人是被他连累才受苦的,自己理应也要出一份力。不得以林勇带上了王阳明。

上山采药不比游山玩水,游山玩水一般是往风景秀丽的地方去。但采药就不同了,就得往鲜有人至的地方去。临上山前,林勇特意编了两双草鞋,一双自己用,另一双给王阳明用。

“大人,此次上山却是没有现成山路的,还请换上这草鞋,走路方便些。”

王阳明也没有推辞,非常爽快的接受了林勇的建议,“阿勇你有心了。”

走山路不易,林勇为了照顾王阳明,也就不能全速前进。也许是林勇1点幸运值发挥了作用,进山4个小时才找到足够的白茅。

“进山不易啊。”王阳明揉着酸痛的小腿感叹道,“采满这小小一筐,竟花了又两个时辰。”

“大人时间不早了,不如咱们这就下山吧。”林勇看了看天色说道:“大人实不相瞒,在下也是略通武艺。不如就由我背大人下山吧。”

“哦,未曾想阿勇还有武艺在身?”王阳明惊奇道。

“微末伎俩,不值一提。”

王阳明略作思量,“那我就不推辞了,毕竟赶紧将药送回去更重要。”

背上王阳明后,林勇便快速向山下跑去。林勇可不敢用全速,不然他怕王阳明身体吃不消。但是即便如此,林勇的速度也是超过了王阳明的预期。

“阿勇,你这身武艺可算不得微末伎俩。”王阳明趴在林勇背上把头凑到林勇耳边说道,“我素来也见过一些江湖中人,其中有你这份本事的却是不多。阿勇,只凭你这身武艺,要干出一番事业并不难,为何要困居在这小小的贵州龙场?”

“我能说都是为了等你嘛。”林勇心中吐槽道。“不知大人江湖人士又何看法?”

“江湖中人大多好勇斗狠,不服律法,借着武力便想称霸一方。朝廷对此多有不满,特令六扇门总管江湖事务,奈何收效甚微。”

“大人,我也正是不喜江湖中人那一套,才选择留在龙场的。平日里做做工,闲时看看书,不比在江湖厮杀来的自在。”

“想不到你年纪轻轻,竟能有此番感悟。”王阳明感叹道,“方才你提及你有读书,不知都读了些什么?”

“让大人见笑了,我读书也是个没有目的,手中有什么就读什么。四书五经,老庄之说,佛家经论都有读过一些。”

“这可不行。”王阳明严肃道,“泛泛而读,不若不读。读书是为了知理名义,似你这般用读书消磨时光是何道理?”

“可大人。天下读四书五经者千万,又有多少能知仁行义;天下读老庄者不知凡几,又有几个能真去修那个无为;天下读佛经者云云不可数,又有多少能真个悟通那一句众生平等?”

“原来你是这么想的。”王阳明叹了一口,“阿勇,切不可如此悲观。不若你今后就随我读书吧。”

“是,大人。”

“也不要叫大人了,若不嫌弃,就成我一生先生吧。”

“是,先生。”

此时此刻,王阳明觉得林勇是一个迷途的青年,他想要给林勇指明方向。但是拥有“我执”的天赋的人真的会迷失方向吗?

-------------------下山的分割线---------------------

王阳明的亲和力是非同凡响的,他没花多久的时间就与四周居住的苗族人、瑶族人、彝族人相熟起来,渐渐地王阳明也学会了一些龙场的俚语。大家非常喜欢王阳明给他们讲中原的故事,十分佩服他的学识。

作为回报他们觉得王阳明现在的居所配不上他,太简陋了。最终他们集资要给王阳明建造一个舒适的居所。在动工之前,大家反复地征求王阳明的意见,力求建造一个可以满足王阳明起居,读书和处理政务需求的居所。

计划实施的很快,在大家的努力下,居然在一个月内就完成了新居所的建造。虽然这屋子可能无法与王阳明在京城的屋子相比,但也是方圆几十里内最气派的房屋了。

房屋建成之后,吸引了一些读书人来拜访。因为王阳明确实是学识渊博,前来拜访的读书人是越来越多。惹得现在转职门房的老徐向林勇吐槽道:“建房子的时候不见他们的影子,现在房子他们就像闻着味似的找过来了。”

王阳明的生活变得越来充实,经常要与慕名前来的读书人一起畅谈学术。因为每每这种场合王阳明都会把林勇待在身边,而且林勇又称王阳明为先生,所以大家都把林勇当成王阳明的学生,王阳明就顺势认下了林勇这个学生。

阅读照耀大千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