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唐新帝国

《我的大唐新帝国》

第0010囚龙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细如游丝的青烟缭绕在殿内,宣告它的主人灵魂已安息。

一道旨意传下,文武百官都摘掉了头顶冠梁,灵符殿内外白布孝幔纷飞飘扬。

鸿胪寺和礼部早拟了新皇御极的各项礼仪程序——先奉安,再颁遗诏,最后举行登极大礼。

巳时初刻,摄冢宰韦昭度高声道:“请皇太弟入殿成礼!”

李晔身披孝服,踏进殿内,灵符殿中素幔白帏,香烟缭绕,十分庄重肃穆。

中间的牌位上金字闪亮,上书“僖宗慧圣孝定恭皇帝之位”。

按照韦昭度预先吩咐的,李晔朝上行了三跪九叩首的大礼,早有内侍捧过一樽御酒,李晔双手擎起朝天一捧,轻酹灵前,礼成起身。

等嗣皇帝行过礼后,在场的大臣、内官,齐声呼天抢地举哀,这就算是奉安了。

从此刻起,皇太弟便算送别了“大行皇帝”,在灵柩前即位了。

韦昭度适时一挥手,早有鸿胪寺赞礼官出班唱仪,百官鹭行鹤步,趋前跪拜。

扶柩登基并不算正式的登基大典,不过还算隆重,李晔站在灵柩旁,南衙诸臣和北司宦官们合班站立,在司礼官的号令下稽首。

稽首是九拜中最为隆重的礼节,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不过即便如此,不是在极其正式,极其重要的场合里臣下一般也不会用,如今是新皇登基,政权交接的重要时刻,诸臣行稽首之礼自然是理所当然的。

在这一刻,杨复恭即便是李晔的“定策国老”,拥有滔天的权势,还是得乖乖下跪,对着李晔大礼参拜。

登基典礼过后,按礼法,新君要为先皇服丧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朝政名义上由韦昭度暂摄,并负责先皇的丧葬事宜,直到先皇入陵寝,一切都回归正常后,新君方可临朝听政。

在这些天里,李晔一边素衣服丧,一边虚心的跟着宫中的老宦官们学习天子礼仪,熟悉宫廷制度。

宫中规制繁琐复杂,新皇的一举一动也要有规范,要合乎帝王身份,李晔小心翼翼,认真学习领悟,不敢有丝毫懈怠。

……

长安,昭化坊。

一个穿着黑色圆领窄袖衫袍常服,右脸颊有块树叶形青色胎记的花脸人每天都会在深夜时准时进一次杨府。

杨复恭会尖子嗓子问:“陛下今天如何?”

来人便一五一十如实将李晔在宫内的起居,饮食,以及做了什么事、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等等情况都向他报告。

他默不作声,细致而耐心地听着,报告完了,他略点一下头,花脸人便自觉退出。

……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丧期将满,这时候,李晔已经大致熟悉了各种宫廷规制,身上也渐渐有了一丝大唐天子的威仪了。

这天晌午时分,紫宸便殿中,李晔身着青色纯绢素服,正在内侍们的服侍下吃着最简单的素膳,恰在这时,值守的内侍进来,向他启奏:观军容使杨复恭请求陛见。

李晔闻言放下碗筷,内侍小心的撤去膳食。

不一会儿,杨复恭便在内侍的引领下,步入殿内。

紫宸殿虽是皇帝便殿,却也是依唐式建筑广阔高远的建筑风格,外殿是十一开间,七门,内殿亦是金碧辉煌,修饰豪华。

“臣,杨复恭,见驾。”

“嗯,来人,给杨公看座。”

“谢陛下。”

等杨复恭入了座,李晔顺势问道:“杨公吃完晌食了?”

“刚刚吃完,叨扰陛下用膳了。”

“无妨。”李晔微微一摆手,轻笑道:“不知杨公有何事要奏?”

杨复恭说道:“从明日起陛下就要御朝听政了,新皇的年号也需要定下来了,老奴和诸位臣僚商议旬久,初步议定了大顺、天佑、洪昌、光化五个年号,不知陛下中意哪个?”

“天佑不错,就用它吧。”李晔微一思虑,便将年号定了下来。

定完年号后,他颇为感慨的道:“如今是多事之秋,希望上天能看在黎民苍生困厄受苦的份上,庇佑皇唐,给朕一个国泰民安吧。”

“陛下仁慈天生,老奴敬服。”杨复恭轻轻夸赞了一句,又道:“老奴还有一事容禀。”

“嗯,你说。”

“先帝大行,新朝初立,诸事繁杂,各部院多有缺员,老奴看中书门下尚缺一位宰辅,心思这与朝廷体制不合,所以老奴肯请再添宰执,辅佐大家。”

“哦,是这样啊。”李晔微笑着点了点头,温言道:“不知杨公要举荐何人?”

杨复恭刚才虽然在奏事,但眼神一直留意着皇帝的神情变化,见皇帝并没有不悦的表现,言语间不由得多了些肆无忌惮:“老奴认为,户部尚书崔昭纬崔公,善理钱谷,公忠体国,且明达而有度量,可为相。”

“哦?这个崔昭纬的过往朕也不太了解,不过——”说到这,李晔话锋一转,又道:“其若果真有辅国之才,入阁也亦无不可呀!”

说完,内心不由得暗叹一声,只是脸上却没有丝毫表露。

杨复恭微眯着双眼说道:“崔公之才,足以为相,这一点大家尽管放心。”

“既如此,朕准了便是。”

……

第二日清晨五更时分,天还未放亮,当光范门旁的鼓楼上传来第一通晨鼓,长安城各座城门相对的大街上街鼓齐声响应,六街尘起鼓隆隆。

随着鼓声响起,文武百官们峨冠博带,进入昭训门,站在朝房中等候。

三通鼓过后,文武百官匆匆从朝房中走出,往含元宫行去。

诸臣进了含元宫,到了含元殿门口,按照文东武西,再按照职务和品级区别,排成两班,鱼贯而入,四个殿中侍御史分班面向北立,负责纠仪。

过了片刻,内官传呼:“圣人驾到!”

李晔头戴十二旒冕冠,身上穿了极为隆重的冕服,他面带肃容,在一大群服饰华美的内官们的簇拥中乘撵进殿,升入御座以后,然后有仪表堂堂,声音洪亮的鸿胪寺官高唱:“入班行礼!”

……

PS:

1定策国老:唐代自敬宗到昭宗,每个拥立皇帝的首宦都自称是“定策国老”,以策立皇帝的功臣自居,并视皇帝为“门生天子”。

阅读我的大唐新帝国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